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299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绿化景观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基坑中包括种植土壤层、砾石过滤层、防水层、雨水收集器和溢流管;雨水收集器包括两安装壁、槽体和顶盖,还包括贯穿顶盖的若干节流杆,各节流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各节流杆底部设置有塞体,塞体对位于槽体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连接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安装壁上的贯通孔和溢流管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导水结构与雨水蓄水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集水器和溢流管的设置,可在雨量较大时有效的将雨水通过导水结构在雨水蓄水池中储存,一方面有效避免绿化景观的污染,另一方面便于实现雨水的再利用。

A kind of ecological drainage system for greening and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绿化景观排水
,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利用包括雨水的收集、储存、控制并高效利用等过程。雨水用途包括:补充地下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城市杂用、居民杂用和工业用水等,由此可见,雨水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水资源。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发展较快,但是在我国以往的城镇雨水排水工程中主要以排放为主,雨水的利用率较低,城市道路上的大量雨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水体,针对此部分雨水的收集较容易实现,在其排入水体之前,可通过道路边缘的排水结构改造而实现,但是针对绿化景观较多的区域,仅仅能够进行雨水的吸收,而没有办法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再利用,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会在绿化景观区域堆积,从而使得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泥砾等滞留在其中,导致绿化带的净水能力和消纳能力下降。鉴于上述现有的绿化景观排水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所述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砾石过滤层和防水层;所述种植土壤层与砾石过滤层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所述砾石过滤层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所述雨水收集器包括与所述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之间的槽体,以及对所述槽体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还包括贯穿所述顶盖的若干节流杆,各所述节流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板,各所述节流杆底部设置有塞体,所述塞体对位于所述槽体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所述安装壁上的贯通孔和所述溢流管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包括用于贯穿所述节流杆的中间段,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段两侧的两下滑段,所述通水孔设置于所述下滑段上。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所述槽体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凸起,所述槽体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顶盖超出所述槽体边缘,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段与所述中间段中间通过扭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包括下水段,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水段两侧且自与所述下水段的连接处向上倾斜设置的坡面,所述下水段上包括与所述塞体运动方向平行的两漏水板,所述漏水板沿不同高度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塞体在两所述漏水板贴合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节流杆外围。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器与所述溢流管在横向方向上错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壁上的贯通孔设置于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局部嵌设于所述砾石过滤层内。进一步地,两所述槽体之间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贴合于所述砾石过滤层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当有少量雨水作用时,连接板具有较小的位移量,使得槽体内雨水通道的开度较大,雨水自雨水收集器向砾石过滤层流通,雨水在土壤内顺利的自上而下浸润土壤,伴随雨量的逐渐增大,连接板移动量增加,槽体内雨水通道的开度与雨量的大小负相关,节流后的雨水通过基坑侧壁上与位于安装壁上的贯通孔联通的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而实现再利用。当雨量进一步增大至槽体内雨水通道完全关闭时,雨水收集器的导水能力发挥至百分之百,实现第一级的导流,于此同时,向砾石过滤层流通的雨水量也进一步的提升,当到达砾石过滤层底部时,可通过溢流管上的贯穿孔而进入到溢流管内,从而通过导水结构进入雨水蓄水池,实现第二级的导流,雨水在蓄水池被收集后,可通过过滤等操作而用于浇灌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雨水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复位弹簧);图3为雨水收集器的剖视图;图4为雨水收集器去除顶盖和复位弹簧后的内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过滤网对两雨水收集器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雨水收集器3、安装壁31、槽体32、下水段32a、坡面32b、漏水板32c、凹槽32d、顶盖33、中间段33a、下滑段33b、凸起33c、节流杆34、连接板35、塞体36、复位弹簧37、防水层4、溢流管5、过滤网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如图1~3所示,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和防水层4;种植土壤层1与砾石过滤层2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3,砾石过滤层2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5;雨水收集器3包括与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31、设置于两安装壁31之间的槽体32,以及对槽体32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33,还包括贯穿顶盖33的若干节流杆34,各节流杆34顶部设置有连接板35,各节流杆34底部设置有塞体36,塞体36对位于槽体32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连接板35与顶盖3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7;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和溢流管5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上述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对基坑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在底部设置防水层4,具体可采用多层防水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n所述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和防水层(4);所述种植土壤层(1)与砾石过滤层(2)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3),所述砾石过滤层(2)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5);/n所述雨水收集器(3)包括与所述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31)、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31)之间的槽体(32),以及对所述槽体(32)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33),还包括贯穿所述顶盖(33)的若干节流杆(34),各所述节流杆(34)顶部设置有连接板(35),各所述节流杆(34)底部设置有塞体(36),所述塞体(36)对位于所述槽体(32)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连接板(35)与所述顶盖(3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7);/n所述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所述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和所述溢流管(5)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和雨水蓄水池;
所述基坑中至少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植土壤层(1)、砾石过滤层(2)和防水层(4);所述种植土壤层(1)与砾石过滤层(2)之间设置有雨水收集器(3),所述砾石过滤层(2)底部设置有均匀分布溢流孔的溢流管(5);
所述雨水收集器(3)包括与所述基坑内侧贴合的两安装壁(31)、设置于两所述安装壁(31)之间的槽体(32),以及对所述槽体(32)顶部开口端进行覆盖且具有通水孔的顶盖(33),还包括贯穿所述顶盖(33)的若干节流杆(34),各所述节流杆(34)顶部设置有连接板(35),各所述节流杆(34)底部设置有塞体(36),所述塞体(36)对位于所述槽体(32)内的雨水通道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连接板(35)与所述顶盖(3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7);
所述基坑的侧壁上具有与位于所述安装壁(31)上的贯通孔和所述溢流管(5)一端联通的导水结构,所述导水结构与所述雨水蓄水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3)包括用于贯穿所述节流杆(34)的中间段(33a),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中间段(33a)两侧的两下滑段(33b),所述通水孔设置于所述下滑段(33b)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化养护生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3)与所述槽体(32)连接的部分设置有凸起(33c),所述槽体(32)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凸起(33c)适配的凹槽(32d),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朱忠华郑磊孙从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仁和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