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2564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包括供气机构、供水机构、混合机构、回收机构和观察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氧气回收管和第二氧气回收管,所述观察机构包括液位观察管、观察窗、第二控制阀、固定架和自动泄压阀。通过在供气机构和混合机构之间增加回收机构,将溶氧锥内的氧气通过第一氧气回收管和第二氧气回收管进行回收再次利用,防止浪费;在混合机构上增加观察机构,通过观察窗可直接观察到溶氧锥内的液面高度,通过观察与溶氧锥连接导通的液位观察管的液面高度,可知道溶氧锥内的液面高度,可及时将溶氧锥内的富氧水排出。

An oxygen recover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
本技术涉及增氧
,具体是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增氧系统主要是用于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保证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的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在2017年4月26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新型溶氧锥装置”的技术专利,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206126983U,该专利通过容器、底座、水泵、氧气源以及连接管实现高度溶氧,但此专利公开的增氧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目前的增氧系统没有氧气回收机构,不能对增氧系统的供气机构中剩余的氧气进行回收,造成浪费。2.目前的增氧系统没有观察机构,不能及时知道增氧系统的溶氧锥中的液面高度,不能做到及时将富氧水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包括供水机构、氧气源、防回水进气管、底座、溶氧锥、设置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和所述溶氧锥之间的回收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溶氧锥上的观察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一氧气回收管和第二氧气回收管,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溶氧锥连接导通,所述观察机构包括液位观察管和观察窗,所述观察窗设置于所述溶氧锥上,所述液位观察管与所述溶氧锥的排水口连接。优选的,所述观察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液位观察管上的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液位观察管上的自动泄压阀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液位观察管和所述溶氧锥之间。优选的,所述溶氧锥内设置有混合管,所述混合管内设置有一溶氧锥进水管,所述溶氧锥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供水机构的第二三通管连接。其中,所述混合管的底部开设有混合管排空口。优选的,所述液位观察管与所述排水口之间还设置有排污组件。其中,所述排污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排水阀,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阀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阀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出口。优选的,所述液位观察管的一端通过一三通与所述排水管连接导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供气机构和混合机构之间增加回收机构,将溶氧锥内的氧气通过第一氧气回收管和第二氧气回收管进行回收到防回水进气管循环利用,防止浪费;在混合机构上增加观察机构,通过观察窗可直接观察到溶氧锥内的液面高度,通过观察与溶氧锥连接导通的液位观察管的液面高度,可知道溶氧锥内的液面高度,可及时将溶氧锥内的富氧水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供气机构1,氧气源11,空气进气口12,进气阀13,单向阀14,氧气进气口15,防回水进气管16,氧气进气管17;供水机构2,出水管21,水泵22,第一三通管23,进水控制阀24,第二三通管25,射流器26;混合机构3,底座32,溶氧锥进水管33,溶氧锥34,混合管35,溶氧锥出水口36,混合管排空口37,排污组件38,排水口381,排水管382,排水阀383;回收机构4,第一控制阀41,第二氧气回收管42,第一氧气回收管43;观察机构5,液位观察管51,观察窗52,第二控制阀53,固定架54,自动泄压阀5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当本技术实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参照图1,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包括供气机构1、供水机构2、混合机构3、回收机构4和观察机构5;所述供气机构1与所述混合机构3连接,所述供水机构2与所述混合机构3连接,所述回收机构4的一端与所述供气机构1连接,所述回收机构4的另一端与所述混合机构3连接,所述观察机构5与所述混合机构3连接。所述供气机构1包括氧气源11、空气进气口12、进气阀13、单向阀14、氧气进气口15、防回水进气管16和氧气进气管17。所述氧气源11通过一氧气管与所述单向阀14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阀14的另一端与所述氧气进气口15连接,所述氧气进气管17的一端与所述氧气进气口15连接,所述氧气进气管17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的一端连接,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阀13连接,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水机构2连接,所述进气阀13处安装有空气进气口12。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用于防止当供气机构1内出现负压时水流倒吸进所述氧气管。所述供水机构2包括出水管21、水泵22、第一三通管23、进水控制阀24、第二三通管25和射流器26。所述水泵22与所述出水管21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管23连接,所述进水控制阀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管23连接,所述进水控制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管25连接,所述射流器26与所述第一三通管23连接,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的另一端与所述射流器26连接,所述射流器26与所述第二三通管25连接,所述进水控制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管25连接,所述第二三通管25与所述混合机构3连接。所述射流器26用于将氧气和水进行混合,通过调节所述进水控制阀24,改变经过所述第一三通管23的水量,进而改变进入所述射流器26的水量。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底座32、安装在所述底座32上的溶氧锥34、溶氧锥进水管33、混合管35、溶氧锥出水口36、排水口381、混合管排空口37和排污组件38。所述第二三通管25与所述溶氧锥进水管33的一端连接,所述溶氧锥进水管3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混合管35内,所述混合管35安装在所述溶氧锥34底部,所述混合管35的底部还挖切有混合管排空口37,所述溶氧锥出水口36位于所述溶氧锥34的下壁面上,所述排水口381设置于所述溶氧锥34的底部,所述排污组件38安装在所述溶氧锥34的底部。所述混合管35用于将氧气和水进一步进行混合。所述排污组件38用于排除所述溶氧锥34底部的污垢,所述排污组件38包括排水管382和排水阀383;所述排水管382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口381连接,所述排水管38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阀383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阀383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出口384。所述回收机构4用于对所述混合机构3内的氧气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第一控制阀41、第一氧气回收管43和第二氧气回收管42;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一端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包括供水机构(2)、氧气源(11)、防回水进气管(16)、底座(32)和溶氧锥(34),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和所述溶氧锥(34)之间的回收机构(4)以及设置于所述溶氧锥(34)上的观察机构(5);/n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第一控制阀(41)、第一氧气回收管(43)和第二氧气回收管(42),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一端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溶氧锥(34)连接导通;/n所述观察机构(5)包括液位观察管(51)和观察窗(52),所述观察窗(52)设置于所述溶氧锥(34)上,所述液位观察管(51)与所述溶氧锥(34)的排水口(38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包括供水机构(2)、氧气源(11)、防回水进气管(16)、底座(32)和溶氧锥(34),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和所述溶氧锥(34)之间的回收机构(4)以及设置于所述溶氧锥(34)上的观察机构(5);
所述回收机构(4)包括第一控制阀(41)、第一氧气回收管(43)和第二氧气回收管(42),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一端与所述防回水进气管(16)连接导通,所述第一氧气回收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4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氧气回收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溶氧锥(34)连接导通;
所述观察机构(5)包括液位观察管(51)和观察窗(52),所述观察窗(52)设置于所述溶氧锥(34)上,所述液位观察管(51)与所述溶氧锥(34)的排水口(38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可回收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机构(5)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液位观察管(51)上的第二控制阀(53)、设置于所述液位观察管(51)上的自动泄压阀(55)和固定架(54),所述固定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松清杨慧珠苏松明黄翠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