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522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盛槽和水箱,所述的盛槽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栽培装置,所述的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底端通过转盘轴承连接在盛槽内,所述的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棒,所述的固定棒上固定有栽培载体,所述的盛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的盛槽下端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的水箱上设有水泵,所述的顶板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出水管的雾化喷头,所述的顶板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顶板底端外侧边缘处安装有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生长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有效的提高其灌溉和阳光的照射,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

A three-dimensional cultivation frame for Auricularia auric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木耳栽培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
技术介绍
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分和光照,传统的栽培装置结构简单,不能满足木耳的生长需求,导致产量低,因此需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能有效的提高其灌溉和阳光的照射,可以在室内栽培也可以在室外栽培,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盛槽和水箱,所述的盛槽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栽培装置,所述的栽培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柱和顶板,所述的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底端通过转盘轴承连接在盛槽内,所述的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支撑座和顶板之间,所述的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棒,所述的固定棒上固定有栽培载体,所述的盛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杆贯穿过滤网,所述的盛槽下端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流管,所述的回流管位于过滤网下方,所述的水箱上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内部,水泵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顶板,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到顶板内部,所述的顶板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出水管的雾化喷头,所述的顶板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顶板底端外侧边缘处安装有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生长灯,所述的生长灯向内倾斜照射在栽培载体上,所述的水箱上端设有进液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栽培装置通过转盘轴承旋转连接在盛槽内,可以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时候旋转栽培装置,使各个支撑杆上的木耳都能接受均匀光照,生长均衡,同时不用绕着装置摘收,采摘方便,水箱和雾化喷头的设置可以及时补充水分或营养液,并且栽培装置底部设置的盛槽可以接住流下来的水或营养液,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重新流回水箱内循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生长灯的设置可以在阳光不足时提供光照,不影响木耳生长。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柱设置有多个,并均匀环绕分布在支撑座和顶板上,且每根支撑柱均竖向向内倾斜设置作为改进,所述的底座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作为改进,所述的栽培载体是用于种植木耳的栽培基质。作为改进,所述的盛槽、支撑座和顶板均为圆柱形,所述的顶板的尺寸大于支撑座的尺寸,盛槽的尺寸大于顶板的尺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底座,2、盛槽,3、水箱,4、支撑座,5、支撑柱,6、顶板,7、支撑杆,8、固定棒,9、栽培载体,10、过滤网,11、回流管,12、水泵,13、雾化喷头,14、太阳能电池板,15、生长灯,16、万向轮,17、进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盛槽2和水箱3,所述的盛槽2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栽培装置,所述的栽培装置包括支撑座4、支撑柱5和顶板6,所述的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的支撑杆7底端通过转盘轴承连接在盛槽2内,所述的支撑柱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和顶板6之间,所述的支撑柱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棒8,所述的固定棒8上固定有栽培载体9,所述的盛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的支撑杆7贯穿过滤网10,所述的盛槽2下端与水箱3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的回流管11位于过滤网10下方,所述的水箱3上设有水泵12,所述的水泵12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3内部,水泵12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顶板6,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到顶板6内部,所述的顶板6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出水管的雾化喷头13,所述的顶板6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的顶板6底端外侧边缘处安装有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4的生长灯15,所述的生长灯15向内倾斜照射在栽培载体9上,所述的水箱3上端设有进液口17。所述的支撑柱5设置有多个,并均匀环绕分布在支撑座4和顶板6上,且每根支撑柱5均竖向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的底座1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的栽培载体9是用于种植木耳的栽培基质。所述的盛槽2、支撑座4和顶板6均为圆柱形,所述的顶板6的尺寸大于支撑座4的尺寸,盛槽2的尺寸大于顶板6的尺寸。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固定棒的栽培载体上种植黑木耳,在室外光线充足时,可以利用底座底部的万向轮将装置移动到室外,并且可以旋转支撑座使栽培装置上各个支撑柱上的木耳均能得到充足的光照,需要对木耳补充水分或营养液时,启动水泵,水箱内的水或营养液通过雾化喷头喷洒在黑木耳上,喷洒下来的水或营养液流到盛槽内,经过过滤网的过滤后通过回流管流回水箱内循环使用,在光照条件不足时可以打开生长灯进行光照的补充,保证黑木耳的正常生长。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盛槽(2)和水箱(3),所述的盛槽(2)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栽培装置,所述的栽培装置包括支撑座(4)、支撑柱(5)和顶板(6),所述的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的支撑杆(7)底端通过转盘轴承连接在盛槽(2)内,所述的支撑柱(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和顶板(6)之间,所述的支撑柱(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棒(8),所述的固定棒(8)上固定有栽培载体(9),所述的盛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的支撑杆(7)贯穿过滤网(10),所述的盛槽(2)下端与水箱(3)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的回流管(11)位于过滤网(10)下方,所述的水箱(3)上设有水泵(12),所述的水泵(12)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3)内部,水泵(12)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顶板(6),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到顶板(6)内部,所述的顶板(6)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出水管的雾化喷头(13),所述的顶板(6)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的顶板(6)底端外侧边缘处安装有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4)的生长灯(15),所述的生长灯(15)向内倾斜照射在栽培载体(9)上,所述的水箱(3)上端设有进液口(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立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盛槽(2)和水箱(3),所述的盛槽(2)内部中间固定安装有栽培装置,所述的栽培装置包括支撑座(4)、支撑柱(5)和顶板(6),所述的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的支撑杆(7)底端通过转盘轴承连接在盛槽(2)内,所述的支撑柱(5)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和顶板(6)之间,所述的支撑柱(5)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棒(8),所述的固定棒(8)上固定有栽培载体(9),所述的盛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所述的支撑杆(7)贯穿过滤网(10),所述的盛槽(2)下端与水箱(3)之间连接有回流管(11),所述的回流管(11)位于过滤网(10)下方,所述的水箱(3)上设有水泵(12),所述的水泵(12)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箱(3)内部,水泵(12)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接顶板(6),所述的出水管延伸到顶板(6)内部,所述的顶板(6)底部设有多个连接出水管的雾化喷头(13),所述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超
申请(专利权)人:辛集市万隆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