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起飞专利>正文

一种拣拾装置及拣拾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248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拣拾装置及拣拾机器人,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环部,相邻第一环部之间具有间隙,复数个第一环部和固定部形成一容置兜,固定部上连接有一延伸杆,延伸杆自由外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拣拾装置,用户不需要弯腰或深蹲即可进行拣拾操作,并且拣拾操作简单易上手,同时拣拾装置具有容纳功能,减少了传统手工拣拾操作的程序,提高工人在拣拾板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拣拾工作长期弯腰深蹲对人体的伤害。

A picking device an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拣拾装置及拣拾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拣拾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拣拾装置及拣拾机器人。
技术介绍
板栗是市场上活跃的坚果品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然而当板栗成熟后会掉落在地上,需要人工下蹲进行拣拾;对于工人而言,长时间的下蹲拣拾对身体有极大的伤害,并且板栗上有毛刺,容易刺伤拣拾者手部皮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拣拾工具,帮助工人减缓拣拾板栗带来的痛苦,同时提高拣拾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拣拾装置,不需要工人弯腰、深蹲进行拣拾工作,一方面降低了工作状态对人体的伤害,另一方面提高工人在拣拾板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一种拣拾装置,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环部,相邻第一环部之间具有间隙,复数个第一环部和固定部形成一容置兜,固定部上连接有一延伸杆,延伸杆自由外延,延伸杆用于扩大拣拾装置的使用范围。优选地,还包括复数个第二环部,第二环部与第一环部交错设置。优选地,相邻第一环部之间平行设置。优选地,相邻第二环部之间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一环部所形成的平面与第二环部的所形成的平面呈夹角设置。优选地,第一环部所形成的平面与第二环部的所形成的平面垂直设置。优选地,延伸杆的延伸方向与容置兜开口方向一致。优选地,延伸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手柄。优选地,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一种拣拾机器人,包括一种拣拾装置以及设置于拣拾机器人上的机械臂,拣拾装置与机械臂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用户不需要弯腰或深蹲即可进行拣拾操作,并且拣拾操作简单易上手,同时拣拾装置具有容纳功能,减少了传统手工拣拾操作的程序,提高工人在拣拾板栗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拣拾工作长期弯腰深蹲对人体的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拣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容置兜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容置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拣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的容置兜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容置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容置兜,101-固定部,102-第一环部,103-第二环部,20-延伸杆,30-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具体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拣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拣拾装置,包括容置兜10、延伸杆20和手柄30,其中,容置兜10由多个第一环部102和固定部101构成。其中第一环部102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件,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作用力消失后可恢复其原有状态;比如金属材料,如铁、铝、铜或合金材质,除此之外,还可以是采用塑料材质,将第一环部102与固定部101注塑而成。固定部101上连接有一延伸杆20,延伸杆20自由外延,延伸杆20用于扩大拣拾装置的使用范围。其中,延伸杆20的延伸方向与容置兜10开口方向一致。且延伸杆20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手柄30。具体地,固定部101,固定部101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环部102,相邻第一环部102之间具有间隙,容置兜10由复数个第一环部102和固定部101形成,相邻第一环部102之间平行设置,如图2的本技术提供的容置兜10的俯视图,以及图3本技术提供的容置兜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用户在使用本拣拾装置时,身体处于站立状态,手握本装置的手柄30,需要对板栗或与板栗尺寸类似的产品进行拣拾时,将本装置的容置兜10部分对准目标拣拾物并且接触,此时目标拣拾物位于本装置的相邻两第一环部102之间,由于第一环部102的底部相对于固定部101的连接部分为自由端,因此具有弹性特性,用户持手柄30在下压力作用下,位于目标拣拾物两侧的第一环部102发生弹性形变,进而目标拣拾物被推入容置兜10内;当目标拣拾物被推入容置兜10后,所示第一环部102恢复到其原来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恢复后的相邻第一环部102之间的间隙小于目标拣拾物的轮廓尺寸,因此目标拣拾物在容置兜10内可以随本技术的拣拾装置移动。用户可以进行下一个目标拣拾物的操作,当容置兜10被装满时,用于可将容置兜10内的目标拣拾物倒入其它收集装置内。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拣拾机器人,包括一种拣拾装置以及设置于拣拾机器人上的机械臂,其中拣拾装置与机械臂连接。具体实施例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拣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与上述具体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拣拾装置,包括容置兜10、延伸杆20和手柄30,其中,容置兜10由多个第一环部102、多个第二环部103和固定部101构成,第一环部102和第二环部103与固定部101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环部102和第二环部103为具有弹性力的弹性件,能够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当作用力消失后可恢复其原有状态;比如金属材料,如铁、铝、铜或合金材质;除此之外,还可以是采用塑料材质,将第一环部102和第二环部103与固定部101注塑而成。固定部101上连接有一延伸杆20,延伸杆20自由外延,延伸杆20用于扩大拣拾装置的使用范围。其中,延伸杆20的延伸方向与容置兜10开口方向一致。且延伸杆20的自由端设置有一手柄30。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部分在于增加了第二环部103。具体地,第二环部103与第一环部102交错设置。第一环部102所形成的平面与第二环部103的所形成的平面呈夹角设置。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部102所形成的平面与第二环部103的所形成的平面垂直设置。如图5本技术提供的容置兜10的俯视图,以及如图6本技术提供的容置兜10立体结构示意图所示。对于本实施相对上一实施例所增加的第二环部103,其目的在于提供增强容置兜10的阻挡性能,放置被拣拾的目标拣拾物漏出容置兜10,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环部103设置于容置兜10的两侧,使靠近容置兜10底部中间位置的相邻第二环部103之间具有较大间隙,具体如5、图6所示。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1中描述的工作原理相同。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拣拾机器人,包括一种拣拾装置以及设置于拣拾机器人上的机械臂,其中拣拾装置与机械臂连接。综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环部,相邻所述第一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环部为弹性件,复数个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固定部形成一容置兜,所述固定部上连接有一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自由外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复数个第一环部,相邻所述第一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环部为弹性件,复数个所述第一环部和所述固定部形成一容置兜,所述固定部上连接有一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自由外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数个第二环部,所述第二环部与所述第一环部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环部之间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环部之间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拣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部所形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二环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起飞
申请(专利权)人:肖起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