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40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烫金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和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准备酒精、三聚氰胺和丁酮,将酒精和丁酮混合搅拌均匀。该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各制备步骤清晰明确,在材料的选购中不需要使用成品材料,制备成本大大降低,适合流水线生产。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perm aluminum f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烫金箔
,具体为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烫金箔又称烫金纸在我国北方俗称电化铝,它是由在聚酯薄膜(PET)和在其表面涂布的多层化学涂层组成,其结构由基础层、剥离层、颜色层、电镀层和胶水层组合而成,其中有些涂层的作用是产生装饰效果,而加外有些涂层用于控制烫金纸的性能,不同的涂层适用于不同的基材,铝层的作用是为了产生反光效果,是铝丝经高温融化升华后在超低真空条件下凝结到烫金纸上形成的。中国专利CN103072393B提出了一种用于金属币的镭射电化铝烫印箔制备方法及其用该方法制成的镭射电化铝烫印箔,该专利技术在烫印全息图纹后的所述成像层上面没有附着物,所以可以完成再次印刷油墨,实现全息图纹烫印后印刷的目的,但是该专利技术步骤不清晰,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使用多种外购材料,使得制备成本提高,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故而提出一种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具备制备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传统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不清晰,在具体的使用中需要使用多种外购材料,使得制备成本提高,使用者对此颇为烦恼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制备成本低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2)准备酒精50-100份、三聚氰胺20-30份和丁酮40-50份,将酒精50-100份和丁酮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3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3)准备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将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混合,得到第二涂层料备用;4)准备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将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溶解后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到第三涂层料备用;5)使用涂布机在步骤1制得的PET薄膜片上涂布步骤2制得的第一涂层料,得到第一涂层,在第一涂层上涂布步骤3制得的第二涂层料,得到第二涂层,在第二涂层上涂布电化铝层,在电化铝层上涂布步骤4制得的第三涂层料,得到第三涂层。优选的,步骤1所述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铸片横向拉伸时设置预热温度为80℃-90℃,拉伸温度为100℃-110℃,拉伸倍数为4倍。优选的,步骤2所述准备酒精50-100份、三聚氰胺20-30份和丁酮40-50份,将酒精50-100份和丁酮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3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酒精50-100份的酒精为无水乙醇。(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通过准备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将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混合,得到第二涂层料备用,准备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将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溶解后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到第三涂层料备用,使用涂布机在步骤1制得的PET薄膜片上涂布步骤2制得的第一涂层料,得到第一涂层,在第一涂层上涂布第二涂层料,得到第二涂层,在第二涂层上涂布电化铝层,在电化铝层上涂布第三涂层料,得到第三涂层,各制备步骤清晰明确,在材料的选购中不需要使用成品材料,制备成本大大降低,适合流水线生产。2、该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通过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准备酒精50-100份、三聚氰胺20-30份和丁酮40-50份,将酒精50-100份和丁酮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3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制得的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品质较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2)准备酒精50份、三聚氰胺20份和丁酮40份,将酒精50份和丁酮4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3)准备丙烯酸50份、聚氨酯30份、软水50份、活性剂10份、防腐剂10份、碳墨粉20份、流变助剂50份和硅油50份,将丙烯酸50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n2)准备酒精50-100份、三聚氰胺20-30份和丁酮40-50份,将酒精50-100份和丁酮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3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n3)准备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将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混合,得到第二涂层料备用;/n4)准备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将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溶解后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得到第三涂层料备用;/n5)使用涂布机在步骤1制得的PET薄膜片上涂布步骤2制得的第一涂层料,得到第一涂层,在第一涂层上涂布步骤3制得的第二涂层料,得到第二涂层,在第二涂层上涂布电化铝层,在电化铝层上涂布步骤4制得的第三涂层料,得到第三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叠烫型电化铝烫金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T树脂投入单螺杆挤出机内,设定各段温度为180℃、220℃、250℃、260℃、265℃,熔融挤出的流体通过熔体计量泵、过滤器和熔体管道进入衣架式模头后从模唇流延至冷却转鼓上而形成铸片,冷却水鼓的冷却温度设置为25℃,铸片横向拉伸,链夹使用高强度风冷,链夹温度控制不高于90℃,拉伸完成后得到整张的PET薄膜,裁切为合适规格的PET薄膜片备用;
2)准备酒精50-100份、三聚氰胺20-30份和丁酮40-50份,将酒精50-100份和丁酮40-50份混合搅拌均匀,加热到50℃,加入三聚氰胺20-30份,得到第一涂层料备用;
3)准备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将丙烯酸50-100份、聚氨酯30-40份、软水50-100份、活性剂10-20份、防腐剂10-20份、碳墨粉20-30份、流变助剂50-100份和硅油50-100份混合,得到第二涂层料备用;
4)准备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0-20份和地沥青20-30份,将蜡酸20-30份、蜡醇10-30份、脂肪10-20份、树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铭张爱斌陈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祥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