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柄部、套筒以及电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36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柄部、套筒以及电动设备,包括主体,主体的侧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平面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加强面,两个垂直平面与两个加强面连接形成侧面的部分,加强面为外凸型,垂直平面上设有夹持槽,垂直平面的底端与主体形成阻挡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柄部强度强、不易断裂、加工方便等特点。

A new type of handle, sleeve and electr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柄部、套筒以及电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柄部、套筒以及电动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五金工具,包括钻头、凿子或花锤等等,由于电动设备的出现,操作者可以通过将工具的柄部伸入至电动设备的夹口内,通过柄部与夹口的配合实现工具与电动设备的配合。但是现有的电动设备的冲击力或旋转力越来越大,导致电动设备与柄部之间的连接处的受力要求更大,通常都是工具的柄部的承受力不够,导致工具柄部发生断裂,从而使得整个工具直接报废,严重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柄部、套筒以及电动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柄部,包括主体,其中,主体的侧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平面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加强面,两个垂直平面与两个加强面连接形成侧面的部分,加强面为外凸型,垂直平面上设有夹持槽,垂直平面的底端与主体形成阻挡部。采用两个夹持槽的设置,通过两个夹持槽进行夹持柄部的效果,两个加强面外凸的设置,提高柄部整体的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此种结构通过提高向两侧面凸出,提高侧面的强度,降低了转动产生径向应力对柄部的影响,提高柄部整体的强度。阻挡部的设置,在柄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效果,防止柄部过度伸入至电动设备内。其中,加强面上设有外弧边,外弧边与主体的假想外切圆重合。采用外弧边直接与主体的假想外切圆重合,使得侧面的强度达到最高,另外还有一个作用是加工更加方便。其中,垂直平面到主体中心的距离为L1,加强面到主体中心的距离为L2,1mm≤L2-L1≤2mm。垂直平面与加强面之间的尺寸限定,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如两者之间的相差较小时,虽然强度提高了,但是夹持效果变差,不易产生固定效果,容易发生脱落;如两者之间的相差较大时,整体的强度就降低了,通过多次实验表明,在1mm≤L2-L1≤2mm这个限定范围内,即能保证夹持效果,又可以保证强度,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无需精准加工,即可控制在这个范围内,降低加工成本。其中,垂直平面的长度为主体侧面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垂直平面的长度限定,进一步,保证了阻挡部的效果。其中,夹持槽为跑道型设置,夹持槽的长度为垂直平面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且夹持槽位于靠近主体顶端一侧。夹持槽为跑道型的设置,针对不同的夹持长度都可以进行夹持,而且夹持槽整体长度的限定,进一步提高夹持效果,夹持槽靠近主体顶端一侧的设置,使得柄部大部分伸入至电动设备内形成夹持效果,提高电动设备夹持的稳定性。其中,夹持槽的顶端与主体顶端的距离为5mm-7mm。距离的限定,进一步保证了夹持槽的稳定性。其中,夹持槽的底面为矩形面,底面至夹持槽的边壁顶端通过弧面连接。通过弧面连接,使得夹持槽与电动设备之间的夹持配合度更高。其中,主体的顶端为圆台形。主体顶端采用圆台形的设置,起到导向效果。一种套筒,还包括上述的一种新型柄部,套筒设有与柄部适配的通孔,通孔两侧上设有与垂直平面适配的凸起以及与夹持槽适配的夹持孔。采用此种套筒设置,可以用于夹持上述的柄部,也可以夹持四坑柄部,起到双用效果。一种电动设备,其中,还包括上述的一种套筒,套筒的一端与电动设备配合固定,另一端与柄部连接固定。此种电动设备,可以更好的与柄部连接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透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新型柄部,包括主体1,主体1的侧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平面11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加强面12,即一个垂直平面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强面12连接,围绕形成了主体1侧面的部分,此处主体1侧面的部分具体是指主体1的中上段。加强面12具体为外凸型,且为弧形凸出,加强面12包括外弧边,外弧边与主体1的假想外切圆重合。垂直平面11到主体1中心的距离为L1,加强面12到主体1中心的距离为L2,1mm≤L2-L1≤2mm,垂直平面11与加强面12之间的尺寸限定,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如两者之间的相差较小时,虽然强度提高了,但是夹持效果变差,不易产生固定效果,容易发生脱落;如两者之间的相差较大时,整体的强度就降低了,通过多次实验表明,在1mm≤L2-L1≤2mm这个限定范围内,即能保证夹持效果,又可以保证强度,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无需精准加工,即可控制在这个范围内,降低加工成本。此处优选的L2-L1=1.5mm。主体1的下段13用于与五金工具的连接部连接,下段13具体是指垂直平面11底端至主体1底端的一段,下段13具体为圆柱形,此处圆柱形的截面与中上段的假想外切圆轴向重合,当下段13也为圆柱形时,整体的加工更加方便,只需进行垂直平面11的切割或铣床加工即可实现,无需对加强面12进行另外加工。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此处五金工具具体是指钻头、凿子或花锤等具有柄部的工具。主体顶端14为圆台形。主体顶端14采用圆台形的设置,起到导向效果。垂直平面11的顶端伸入至圆台形上,此处垂直平面11的顶端为弧面设置。垂直平面11的底端与主体1形成阻挡部15,阻挡部15为斜面设置,且斜面朝向侧面的底端斜向。斜面的角度为110°-130°,优选为120°。垂直平面11的长度为主体1侧面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四,此处垂直平面11的长度优选为主体1侧面长度的十分之七。夹持槽2位于垂直平面11上,且位于靠近主体1顶端一侧,夹持槽2的顶端与主体1顶端的距离为5mm-7mm,此处优选为5.5mm。夹持槽2为跑道型设置,夹持槽2的长度为垂直平面11的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此处夹持槽2的长度优选为垂直平面11的二分之一,此处夹持槽2、垂直平面11以及主体侧面,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限定,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夹持效果以及整体强度。夹持槽2为跑道型的设置,针对不同的夹持长度都可以进行夹持,而且夹持槽2整体长度的限定,进一步提高夹持效果,夹持槽2靠近主体1顶端一侧的设置,使得柄部大部分伸入至电动设备内形成夹持效果,提高电动设备夹持的稳定性。夹持槽2的底面21为矩形面,底面21至夹持槽2的边壁顶端通过弧面连接,通过弧面连接,使得夹持槽2与电动设备之间的夹持配合度更高。主体1为一体成型设置,可以通过冷压成型也可以通过铣床成型。采用两个夹持槽2的设置,通过两个夹持槽2进行夹持柄部的效果,两个加强面12外凸的设置,提高柄部整体的强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此种结构通过提高向两侧面凸出,提高侧面的强度,降低了转动产生径向应力对柄部的影响,提高柄部整体的强度。阻挡部15的设置,在柄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效果,防止柄部过度伸入至电动设备内。实施例2:参照附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柄部,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侧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平面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加强面,两个垂直平面与两个加强面连接形成侧面的部分,加强面为外凸型,垂直平面上设有夹持槽,垂直平面的底端与主体形成阻挡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柄部,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的侧面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平面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加强面,两个垂直平面与两个加强面连接形成侧面的部分,加强面为外凸型,垂直平面上设有夹持槽,垂直平面的底端与主体形成阻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柄部,其特征在于:加强面上设有外弧边,外弧边与主体的假想外切圆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柄部,其特征在于:垂直平面到主体中心的距离为L1,加强面到主体中心的距离为L2,1mm≤L2-L1≤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柄部,其特征在于:垂直平面的长度为主体侧面长度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柄部,其特征在于:夹持槽为跑道型设置,夹持槽的长度为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荣郑皓阳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永大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