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231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锡渣分离装置,涉及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筒体;筒体下部端口处转动装设有内齿轮环;内齿轮环上方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一表面开设有输料通槽;分隔板上表面固定装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分隔板下方并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保持内啮合;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的啮合点与输料通槽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内啮合而将锡渣破碎成粉末状,并利用相配合的正压风和负压风及时将粉末状锡渣排出锡缸,有效地提高了锡渣的分离效果,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锡渣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锡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锡渣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使用波峰焊锡机对线路板的元器件进行焊接的过程中,焊锡机在高温作业过程会使部分接触到空气的液态焊锡氧化,并产生所谓的“锡渣”物质,其中锡渣的主要成分为锡等金属氧化物以及部分残留的助焊剂及其氧化物等,焊锡机锡炉里的锡渣积累会影响到线路板的焊接质量。产生的锡渣和正常的金属锡相混合而构成的混合物共同存在于锡缸内,而且锡渣一般处于所述混合物的表面。锡渣分离装置是一种能够将锡渣从锡缸中分离出来的部件,然而现有的锡渣分离装置大多都采用二次加热的方式来实现锡渣的分离,这样就造成了金属锡的二次氧化,而且二次加热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使用成本较高。还有些锡渣分离装置采用化学分离法,这种分离方法具有腐蚀性大、成本高昂的缺点,而且会产生刺鼻气味,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危害大,对其他元件的腐蚀性强,人力劳动强度大。因此,函需研究出一种锡渣分离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利用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内啮合而将锡渣破碎成粉末状,并利用相配合的正压风和负压风及时将粉末状锡渣排出锡缸,有效地提高了锡渣的分离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锡渣分离装置的使用成本高及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下部端口处转动装设有一内齿轮环;所述内齿轮环上方并位于筒体内固定装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一表面开设有一输料通槽;所述分隔板上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分隔板下方并设置有一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保持内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的啮合点与输料通槽位置相对应;所述筒体上部顶壁内开设有一正压腔室;所述筒体下部底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正压腔室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筒体上部顶面设置有一负压输气管和一正压输气管;所述负压输气管下端贯穿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正压输气管下端贯穿延伸至正压腔室内。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下端部外套设有一环形罩;所述环形罩下端口呈喇叭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内齿轮环外套设有一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内齿轮环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内嵌在筒体下部端口内;所述定位环与筒体转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下端面固定装设有一破碎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部顶面固定装设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至少穿插有一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内转环内表面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转环外设有一外挂环;所述外挂环与内转环转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挂环周侧壁沿环形方向均布设置有吸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负压风和正压风分别通入负压输气管内和正压输气管内,并利用外挂环将筒体安装在锡缸内适当位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及破碎头转动,破碎头将体积较大的锡渣预先破碎,体积较小的锡渣进入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之间的间隙内,随着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的转动,锡渣逐渐进入主动齿轮与内齿轮环啮合处而破碎成粉末状,筒体下端口处的正压风将粉末状锡渣吹起,由于筒体内腔呈负压状态而使得粉末状锡渣通过输料通槽进入筒体内腔内并从负压输气管内排出,从而实现了对锡缸内锡渣的分离,有效地提高了锡渣的分离效率及分离效果;该分离装置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而且节能减排,有利于环保,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筒体安装在外挂环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筒体,2-内齿轮环,3-分隔板,4-驱动电机,5-负压输气管,6-正压输气管,7-环形罩,8-固定块,9-内转环,10-外挂环,11-吸盘,101-正压腔室,102-通气孔,201-定位环,301-输料通槽,401-主动齿轮,402-破碎头,801-导向杆,1001-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下部端口处转动装设有一内齿轮环2;内齿轮环2上方并位于筒体1内固定装设有一分隔板3;分隔板3一表面开设有一弧形结构的输料通槽301;分隔板3上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分隔板3下方并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01;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保持内啮合;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的啮合点与输料通槽301位置相对应;筒体1上部顶壁内开设有一正压腔室101;筒体1下部底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正压腔室101相连通的通气孔102;筒体1上部顶面设置有一负压输气管5和一正压输气管6;负压输气管5下端贯穿延伸至筒体1内部;正压输气管6下端贯穿延伸至正压腔室101内。其中,筒体1下端部外套设有一下端口呈喇叭状结构的环形罩7,保证了正压风在筒体1下端口的聚风效果,从而更快地将粉末状锡渣输送至筒体1内。其中,内齿轮环2外套设有一定位环201;定位环201与内齿轮环2过盈配合;定位环201内嵌在筒体1下部端口内;定位环201与筒体1转动配合。其中,主动齿轮401下端面固定装设有一锥形结构的破碎头402,利用破碎头402将体积较大的锡渣预先破碎,保证了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对锡渣的挤压破碎效果,同时也保证了锡渣的分离效率。如图4所示,筒体1上部顶面固定装设有一固定块8;固定块8上并排穿插有一对导向杆801,通过固定块8在导向杆801上移动,从而实现对锡缸内不同位置的锡渣进行分离;导向杆801两端均固定连接在内转环9内表面上;内转环9外设有一外挂环10;外挂环10与内转环9转动连接,保证了对锡缸内不同位置的锡渣进行分离;外挂环10周侧壁沿环形方向均布设置有吸盘11,便于将外挂环10固定在锡缸内壁上;外挂环10周侧壁沿环形方向均布开设有与吸盘11相适配的放置槽1001。使用时,分别将负压输气管5内和正压输气管6内通入负压风和正压风,利用外挂环10将筒体1安装在锡缸内适当位置;通过驱动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401及破碎头402转动,破碎头402将体积较大的锡渣预先破碎,体积较小的锡渣进入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之间的间隙内,随着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的转动,锡渣逐渐进入主动齿轮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n所述筒体(1)下部端口处转动装设有一内齿轮环(2);所述内齿轮环(2)上方并位于筒体(1)内固定装设有一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一表面开设有一输料通槽(301);/n所述分隔板(3)上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分隔板(3)下方并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01);所述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保持内啮合;/n其中,所述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的啮合点与输料通槽(301)位置相对应;/n所述筒体(1)上部顶壁内开设有一正压腔室(101);所述筒体(1)下部底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正压腔室(101)相连通的通气孔(102);/n所述筒体(1)上部顶面设置有一负压输气管(5)和一正压输气管(6);所述负压输气管(5)下端贯穿延伸至筒体(1)内部;所述正压输气管(6)下端贯穿延伸至正压腔室(1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
所述筒体(1)下部端口处转动装设有一内齿轮环(2);所述内齿轮环(2)上方并位于筒体(1)内固定装设有一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一表面开设有一输料通槽(301);
所述分隔板(3)上表面固定装设有一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贯穿延伸至分隔板(3)下方并设置有一主动齿轮(401);所述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保持内啮合;
其中,所述主动齿轮(401)与内齿轮环(2)的啮合点与输料通槽(301)位置相对应;
所述筒体(1)上部顶壁内开设有一正压腔室(101);所述筒体(1)下部底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匀开设有与正压腔室(101)相连通的通气孔(102);
所述筒体(1)上部顶面设置有一负压输气管(5)和一正压输气管(6);所述负压输气管(5)下端贯穿延伸至筒体(1)内部;所述正压输气管(6)下端贯穿延伸至正压腔室(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下端部外套设有一环形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期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光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