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15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发形成第一轮幼嫩枝条时期,嫁接方法包括:接穗枝条选择、接穗枝条采集、接穗削取、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切砧木接口、插合接穗、“育芽小温室”制作和接口封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采用腹接与芽接揉合的“腹芽混接”方法,解决了传统嫁接方法中因为接穗容易失水或室息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采集少量的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幼嫩枝条,然后与实生茶树砧木进行嫁接,再通过精心的茶园栽培管理,快速形成丰产型树冠,加快了新品种茶园扩繁进程,达到了“年头嫁接、年尾见产”的目的,实现了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高效快速扩繁。

Grafting method of tender ear of large leaf tea t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是一种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
技术介绍
大叶种茶树后代的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无性繁殖方式通常采用扦插、压条、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培育出新的茶树植株。在云南茶区,茶树良种的繁育与推广通常是采用短穗扦插方法扩繁苗木并通过移栽来实现。采用嫁接方法更新大叶种茶树品种或扩繁种质资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科研人员人尝试过,但由于嫁接方法老旧、成活率低、成本高等原因而没有得到推广普及。云南茶区由于冬、春干旱情况严重,导致短穗扦插苗的移栽成活率普遍较低,反复进行补植不但增加了建园成本,而且延迟了茶园投产时间,所以,短穗扦插苗移栽成活率较低是制约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推广普及的瓶颈。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我们进行了“云南大叶种茶树嫁接换种新技术”的系列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发形成第一轮幼嫩枝条时期,通常3月~4月,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呈光杆状态;(5)切砧木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6)插合接穗: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7)“育芽小温室”制作: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仅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8)接口封绑:用制作“育芽小温室”余下的地膜,缠绕接芽的上、下部位几圈,确认封严“育芽小温室”边缘和整个接口后,在砧木切口底部位置打结、拉紧,完成嫁接。优选地,在步骤(1)中选择的接穗枝条的质量要求是: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优选地,在步骤(3)中接穗的质量要求是: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优选地,在步骤(7)中育芽小温室的制作方法及质量要求是: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圈,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体积要求1cm3~2cm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切口要求平滑、无毛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还包括: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腹接与切接相揉合的“腹切混接”方法,解决了传统嫁接方法中因为接穗容易失水或渍水室息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2、通过采集少量的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枝条,然后与实生茶树砧木进行嫁接,再通过精心的茶园栽培管理,培养形成丰产型树冠,加快了新品种茶园投产或新种质资源的扩繁进程,实现了“年头嫁接、年尾见产”的目的,实现了大叶种茶树新品种或新种质资源的高效快速扩繁。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对加快茶树良种推广普及、促进茶叶产品结构调整具有指导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削好的接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插合接穗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作“育芽小温室”及绑扎接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嫁接成活后萌发的新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动形成第一轮较嫩枝条时期3月~4月,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初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动形成第一轮较嫩枝条时期3月~4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出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n(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叶种茶树嫩穗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时期选择在接穗茶树越冬芽萌动形成第一轮较嫩枝条时期3月~4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枝条选择:选择基部皮层出现红棕色、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顶端形成驻芽的健壮的较嫩枝条;
(2)接穗枝条采集:嫁接前一天下午天气转凉后采集,选用枝条中部绿色半木质化部分,剪除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大部分叶身,留叶基2cm2~3cm2叶面积的部分,剪口平齐,保湿贮存、备用;
(3)接穗削取:将采集的接穗枝条进行接芽剪取处理,即把剪过叶的枝条的每个节用嫁接刀削成腋芽上端长10mm~15mm、下端长13mm~16mm的接穗,接穗上桩口面呈45°角并与叶柄基本平行,下桩口面呈20°角的长削面,长度13mm~15mm,保留长削面背部皮层完整,削接穗,即把枝条放在软木砧板上用嫁接刀划切制成,要求制成的接穗芽叶无损伤,削面平滑、无毛刺;
(4)实生砧木接位选择及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实生茶树做砧木,嫁接位置选择在距离茶树根颈部30cm~50cm处、相对直立着生的主干或一级分枝的光滑部位,剪或锯除掉接位以上的树冠及不作嫁接用的其他所有树枝,使砧木呈光杆状态;
(5)切砧木接口:用专用嫁接刀在砧木剪或锯口以下6cm~8cm处的光滑面以20°角向髓心方向斜切一刀至稍带木质部,接口深度15mm~17mm;
(6)插合接穗:将1个削好的接穗下端插入砧木接口的一侧,大的砧木切口可插2个接芽,一侧1个,对准砧、穗形成层,接穗长削面与砧木切口的里面相互吻合,插好的接穗呈叶基靠砧木、腋芽外露、桩头上斜外翘起;
(7)育芽小温室制作:用厚度0.01mm~0.012mm、宽度3cm~4cm、长度40cm~60cm的塑料薄膜带的一端,从接穗叶基上端位置向下展开缠绕整个接合部位1层薄膜,包裹住接口和接穗,利用接穗上桩、叶片和砧木切口翘皮作为支架,经包裹薄膜覆盖后,砧木与接芽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密封且内部有空隙的育芽小温室,室内有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仕科罗亚昆赵远艳胡艳萍石尚陈蜀萍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