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03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器设备,该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电流检测模块及脉冲电流发生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外接供电电源,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外接负载;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次级线圈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通过对负载电流的检测,控制开关电源芯片的工作频率,使其在待机状态下即轻载时处于低频工作模式,实现开关电源芯片的低功耗甚至接近零瓦待机,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并在重载时处于高频工作模式,保障负载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A power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器设备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行业也在向着环保、节能、安全、低价的方向发展。目前很多常用的家用电器例如:蒸烤双能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时,家用电器内部的部分电路或器件仍然需要供电电源为其供电,这就造成了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下功耗较高,进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及电器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蒸烤双能机、空调等电器设置在待机过程中功耗高,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电流检测模块及脉冲电流发生器,其中,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外接供电电源,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外接负载;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内置开关的开通和关断;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的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生成脉冲触发信号;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脉冲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脉冲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工作频率。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稳压芯片,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及整流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端连接,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后接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接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比较电路,其中,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入端外接电平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及运算放大器,其中,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及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外接电平信号,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包括: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及第二稳压芯片,其中,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外接电平信号,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一端及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其中,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流采样电路还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其中,所述第十四电阻与所述第六电阻并联,所述第十五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十电阻并联。可选地,所述比较电路还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其中,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五电容与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后接地。可选地,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压检测引脚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对所述开关电源芯片进行电压保护。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六电容和第七电容,其中,所述第六电容并联至所述供电电源的两端,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后接地。可选地,所述第一稳压芯片为TL431第一稳压芯片。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与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为光电耦合器。根据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供电电源、电器设备主体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向所述电器设备主体供电。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电流检测模块及脉冲电流发生器,其中,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外接供电电源,另一端与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外接负载;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次级线圈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与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从而通过对负载电流的检测,控制开关电源芯片的工作频率,即控制其内置开关的导通关断频率,进而控制变压器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在负载在待机状态下即轻载时开关电源芯片处于低频工作模式,实现了开关电源芯片的低功耗甚至接近零瓦待机,避免了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并在重载时开关电源芯片处于高频工作模式,保障负载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包括:供电电源、电器设备主体及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向所述电器设备主体供电。通过电源控制电路降低了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电流检测模块及脉冲电流发生器,其中,/n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外接供电电源,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外接负载;/n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内置开关的开通和关断;/n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的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生成脉冲触发信号;/n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脉冲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脉冲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工作频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电流检测模块及脉冲电流发生器,其中,
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外接供电电源,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外接负载;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次级线圈输出的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内置开关的开通和关断;
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的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生成脉冲触发信号;
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脉冲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脉冲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工作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一稳压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及整流二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第三端连接,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二极管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后接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控制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接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芯片的检测引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比较电路,其中,
所述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基准电压生成电路的输入端外接电平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及运算放大器,其中,
所述负载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及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外接电平信号,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琪杨昆陈育新张秋俊方召军巨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