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90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热交换器单元,其具备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对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多个冷却机构根据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

Heat exchange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热交换器单元的电子部件的冷却。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空调装置而言,通过利用配管连接压缩机、室外机、室内机以及减压装置等,并使封入至配管内的制冷剂循环,从而进行配置有室内机的室内的空气调节。在空调装置中,室外机和室内机作为使制冷剂在配管内循环的热交换器单元发挥功能。这样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备风扇、热交换器、压缩机以及电气部件箱等。在电气部件箱搭载有装配了控制用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装配了构成倒相电路的功率模块的电路基板、以及电抗器等。功率模块由于发热量大,从而有可能成为影响到搭载于电气部件箱的其他电装部件的动作的热源。因此,需要冷却功率模块。以往,作为冷却功率模块的方法存在制冷剂冷却。制冷剂冷却是通过在功率模块与配管内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功率模块的方法。根据制冷剂冷却,通过控制配管中的制冷剂的流量,能够冷却作为热源的功率模块。另一方面,若过度地冷却功率模块,则可能在功率模块的周边产生结露。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检测有无结露的结露传感器来控制膨胀阀,防止制冷剂的温度变得过低,从而防止功率元件及其周边的结露。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998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的制冷装置中,成为冷却对象的功率元件即热源为一个。然而,在室外机的电气部件箱装配有风扇驱动用功率模块和压缩机驱动用功率模块。而且,这些功率模块的发热量不同。这样,在存在多个发热量不同的热源的情况下,若在制冷剂冷却中根据发热量大的热源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则可能在发热量小的热源的周边产生结露。即,一般来说,若基于发热量大的压缩机驱动用的功率模块的温度来控制制冷剂流量,则发热量小的风扇驱动用的功率模块本身及其周边部的温度变得过低,从而可能产生结露。若在这样的场所产生结露,则可能导致功率模块的电极或者安装有功率模块的基板的配线部分等的腐蚀,另外,可能导致功率模块本身的绝缘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结露并且充分地冷却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的可靠性高的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是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的热交换器单元,其具备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对上述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上述多个冷却机构根据上述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具备上述的热交换器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和空调装置,通过根据发热量的冷却方法来对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将多个热源分别充分地冷却,并且不会将发热量低的热源过度地冷却,从而防止该热源的周边处的结露的产生。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单元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中的电气部件箱的冷却构造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简要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从侧方示意性地示出热交换器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图5是从侧方示意性地示出热交换器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图。图6是简要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热交换器单元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存在各结构部件的大小与实际的装置不同的情况。实施方式1图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中的电气部件箱的冷却构造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在图1中示出有热源31和热源32。热源31的发热量大于热源32的发热量。在发热量大的热源31安装有冷却用部件4。在发热量小的热源32安装有散热部件5。冷却用部件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冷却机构,散热部件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冷却机构。冷却用部件4是通过制冷剂冷却热源31的制冷剂冷却用的部件。冷却用部件4具有由铝等导热率高的金属构成的板6。在板6埋设有铜制的制冷剂配管7。制冷剂配管7与热交换器单元连接,构成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制冷剂配管7的一个端部与设置于制冷剂配管的膨胀阀连接。膨胀阀调节制冷剂配管中的制冷剂的流量。在板6,在制冷剂配管7中流动的制冷剂与热源31之间进行热交换,从热源31吸热。散热部件5是通过空气冷却作为冷却对象的热源32的空冷用部件,用于使热源32的散热面积扩大。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散热部件5使用散热翅片。散热部件5设置为翅片的叶片与垂直方向平行。在以往技术中,通过使用冷却用部件的制冷剂冷却来冷却多个热源全部。因此,在那些多个热源的发热量不同的情况下,若为了避免发热量大的热源的冷却不足而根据发热量大的热源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则可能在发热量小的热源的周边产生结露。与此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1的构造中,对于发热量大的热源31通过冷却用部件4进行制冷剂冷却,对于发热量小的热源32通过散热部件5进行空冷。因此,能够防止热源32中的结露的产生。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简要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单元的立体图。在图2和图3中,作为热交换器单元示出有室外机1。图3为了明示室外机1的内部结构,用虚线示出设置于内部的一部分的要素。室外机1具备壳体100。壳体100具有底面10、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底面10呈矩形。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分别设置为在底面10的边部向上方向延伸。第1侧面11是室外机1的正面。第1侧面11与第3侧面13对置,并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侧面12与第4侧面14对置,并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侧面11与第2侧面12连接。第3侧面13与第2侧面12连接。第4侧面14与第1侧面11及第3侧面13连接。室外机1具有风扇部20、热交换部30以及机械部40。风扇部20配置于壳体100的顶面15,并配置于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的上方。热交换部30配置于风扇部20的下方,并配置于由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构成的四棱柱状的部分的上侧。机械部40配置于热交换部30的下方并且壳体100的最下部。即,机械部40配置于由第1侧面11、第2侧面12、第3侧面13以及第4侧面14构成的四棱柱状的部分的下侧。在风扇部20设置有风扇21。风扇21被风扇防护罩22覆盖。通过风扇21,壳体100的内部的空气向上方流动,由于其影响壳体100的外部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向壳体100的内部供给。在热交换部30设置有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热交换器131和热交换器132的剖面形状分别呈L字形。热交换器131配设为:构成L字的一个面沿着壳体100的第1侧面11,构成L字的另一面沿着壳体100的第2侧面12。热交换器132配设为:构成L字的一个面沿着壳体100的第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单元,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其中,/n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n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n对所述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n所述多个冷却机构根据所述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单元,与封入有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
发热量不同的多个热源;和
对所述多个热源分别进行冷却的多个冷却机构,
所述多个冷却机构根据所述多个热源的发热量而使冷却方法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是具备压缩机和风扇的室外机,
所述多个热源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的第1功率模块、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第2功率模块,
所述多个冷却机构包括用于冷却所述第1功率模块的第1冷却机构、和用于冷却所述第2功率模块的第2冷却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冷却机构是通过制冷剂冷却来对所述第1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却用部件,所述制冷剂冷却由与和所述压缩机连接的所述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来进行,
所述第2冷却机构是通过空冷来对所述第2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散热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冷却机构具有与所述第1功率模块接触的板、和所述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
从所述板的下侧连接所述制冷剂配管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单元,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单元具备:
风扇部,配置有所述风扇;
热交换部,配置有多个热交换器;以及
机械部,配置有搭载了电子部件的电气部件箱和所述压缩机,
在所述风扇部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俊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