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53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11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光线偏转件、致动组件和图像传感器。通过为摄像头模组设置光线偏转件和镜头组件,以使入射光线经光线偏转件射入镜头组件,使得入射光线的光路能够适应镜头组件的设置方向,降低摄像头模组在预设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其中,镜头组件包括主镜头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以使辅助镜头在偏离主镜头的光轴的第一位置以及与主镜头光轴重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也进一步降低了摄像头模组在镜头组件设置方向上的长度。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摄像头模组安装在电子设备上,以为电子设备提供相应的拍摄功能。随着电子设备的用户对拍摄需求的增加,多镜头、多焦段的镜头组件逐渐应用于电子设备,然而镜头增多也造成了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厚度增加的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同时降低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厚度成为当前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以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同时降低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厚度。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包括主镜头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所述辅助镜头设置在偏离所述主镜头光轴的第一位置;光线偏转件,与所述主镜头位置对应,接收入射光线并将所述入射光线偏转至所述主镜头;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致动件驱动所述主镜头沿其光轴移动;所述第二致动件驱动所述辅助镜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辅助镜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辅助镜头的光轴与所述主镜头的光轴重合;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镜头的光轴上。可选的,所述第一致动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主镜头光轴方向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初始位置和至少一个配合位置;所述主镜头配合于所述第一导轨,并在所述初始位置和配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主镜头处于初始位置时,任一所述辅助镜头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主镜头处于任一所述配合位置时,对应的所述辅助镜头处于第二位置。可选的,所述第二致动件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和对应于第二位置的第二定位部;所述辅助镜头配合于所述第二导轨,并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移动。可选的,所述第二导轨沿垂直于所述主镜头光轴的方向设置。可选的,所述辅助镜头有多个,所述第二导轨与多个所述辅助镜头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辅助镜头分布在所述主镜头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可选的,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一红外滤光片,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设置在所述主镜头的光轴上,且位于所述主镜头与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可选的,所述镜头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附加镜头,所述附加镜头的光轴与所述主镜头的光轴重合。可选的,所述致动组件还包括第三致动件,所述第三致动件驱动所述附加镜头沿其光轴移动。可选的,所述主镜头包括定焦镜头,所述辅助镜头包括增倍镜头。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组装于所述设备主体,且所述主镜头的光轴垂直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设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为摄像头模组设置光线偏转件和镜头组件,以使入射光线经光线偏转件射入镜头组件,使得入射光线的光路能够适应镜头组件的设置方向,降低摄像头模组在预设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其中,镜头组件包括主镜头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以使辅助镜头在偏离主镜头的光轴的第一位置以及与主镜头光轴重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拍摄效果,也进一步降低了摄像头模组在镜头组件设置方向上的宽度。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摄像头模组的辅助镜头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的辅助镜头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摄像头模组的辅助镜头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相关技术中,定焦镜头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只存在一个焦段和一个对应的视野。为了提升摄像头模组的成像效果,通常为摄像头模组设置多个镜头,以利用多个镜头之间的配合实现多焦段的光学变焦功能。然而,多个镜头在组装配合方面存在难度,也会因为多个镜头的的纵向配合而增加摄像头模组的整体厚度,进而降低摄像头模组和使用摄像头模组的电子设备的整体美观性和用户体验。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摄像头模组的辅助镜头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的辅助镜头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摄像头模组1包括:镜头组件11、光线偏转件12、致动组件13和图像传感器14。其中,镜头组件11包括主镜头111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112,辅助镜头112设置在偏离主镜头111光轴的第一位置。光线偏转件12与主镜头111位置对应,用于接收入射光线并将入射光线偏转至主镜头111。图像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主镜头111的光轴上,以对接收到的入射光线进行成像。致动组件13包括第一致动件131和第二致动件132,第一致动件131驱动主镜头111沿其光轴移动,第二致动件132驱动辅助镜头1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线偏转件12可以是棱镜。例如,棱镜可以接收来自平行于摄像头模组1厚度方向的入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棱镜后方向转变为垂直于摄像头模组1厚度方向。或者,所述光线偏转件12也可以是其他改变入射光线传播方向的装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通过为摄像头模组1设置光线偏转件12和镜头组件11,以使入射光线经光线偏转件12射入镜头组件11,使得入射光线的光路能够适应镜头组件11的设置方向,降低摄像头模组1在预设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当镜头组件11主镜头111的光轴垂直于摄像头模组1的长度方向设置时,能够降低摄像头模组1的整体长度。当辅助镜头112处于第一位置时,主镜头111单独接收光线偏转件12传递的入射光线,并与图像传感器14配合进行成像,辅助镜头112的位置避免了对摄像头模组1镜头组件11设置方向上长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摄像头模组1在镜头组件11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当辅助镜头112处于第二位置时,辅助镜头112的光轴与主镜头111的光轴重合,入射光线透过主镜头111和辅助镜头112后在图像传感器14上进行成像,实现了二段焦距的成像效果。所述主镜头111、辅助镜头112的种类可以根据具体的拍摄需求进行设置,下面以主镜头111为定焦镜头,辅助镜头112为增倍镜头为例对镜头组件11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11包括主镜头111和一个辅助镜头112。其中,主镜头111用于实现定焦拍摄;辅助镜头112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镜头组件,包括主镜头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所述辅助镜头设置在偏离所述主镜头光轴的第一位置;/n光线偏转件,与所述主镜头位置对应,接收入射光线并将所述入射光线偏转至所述主镜头;/n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致动件驱动所述主镜头沿其光轴移动;所述第二致动件驱动所述辅助镜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辅助镜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辅助镜头的光轴与所述主镜头的光轴重合;/n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镜头的光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组件,包括主镜头和至少一个辅助镜头;所述辅助镜头设置在偏离所述主镜头光轴的第一位置;
光线偏转件,与所述主镜头位置对应,接收入射光线并将所述入射光线偏转至所述主镜头;
致动组件,包括第一致动件和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致动件驱动所述主镜头沿其光轴移动;所述第二致动件驱动所述辅助镜头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辅助镜头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辅助镜头的光轴与所述主镜头的光轴重合;
图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镜头的光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动件包括平行于所述主镜头光轴方向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包括初始位置和至少一个配合位置;所述主镜头配合于所述第一导轨,并在所述初始位置和配合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所述主镜头处于初始位置时,任一所述辅助镜头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主镜头处于任一所述配合位置时,对应的所述辅助镜头处于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致动件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包括对应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定位部和对应于第二位置的第二定位部;所述辅助镜头配合于所述第二导轨,并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严郑志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