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短纤维生产制造领域内的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包括卷曲机,卷曲机内设置有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卷曲机内对应所述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分别设置有2把上下对应的卷曲刀,所述卷曲刀内部均开设有进油管路通道,进油管路通道的直径为9.5~10.5mm,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端面与对应卷曲刀端面相平齐,进油管路通道的进油口与供油剂系统相连接,所述卷曲刀上开设置有若干喷油微孔,喷油微孔的轴线与进油管路通道轴线相垂直,喷油微孔与进油管路通道相连通,喷油微孔的直径为0.9~1.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油剂在卷曲机的密封腔内被纤维吸咐,完成纤维上油,避免喷油剂时到处飞溅。
An oiling device for short fiber back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短纤维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涤纶短纤维是由聚酯再纺成丝束切断后得到的纤维。涤纶短纤维需在后纺牵伸生产工序中加入一定量的油剂,才能满足下游客户的生产需求,卷曲机是化纤短纤维后加工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根据机械卷曲原理,对加工中的化纤短纤维丝束进行卷曲变形。原来的生产方式是将原油通过油剂泵定量加入到油剂池,达到相应浓度后满足牵伸生产的需求,再向S655型卷曲机的卷曲箱出来的丝片上,通过油剂泵喷出浓度为8.5%的油剂,该上油的方式油剂消耗较大,增加了成本,且油剂喷出时会产生飞贼现象,对车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能够使油剂在卷曲机的密封腔内被纤维吸咐,完成纤维上油,避免喷油剂时到处飞溅,现场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油剂的利用率,节约油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包括卷曲机,卷曲机内设置有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卷曲机内对应所述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分别设置有2把上下对应的卷曲刀,所述卷曲刀内部均开设有进油管路通道,进油管路通道轴线与对应卷曲刀轴线相重合,进油管路通道的轴向长度与卷曲刀的轴向长度相适应,所述进油管路通道的直径为9.5~10.5mm,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端面与对应卷曲刀端面相平齐,进油管路通道的进油口与供油剂系统相连接,所述卷曲刀上开设置有若干喷油微孔,喷油微孔的轴线与进油管路通道轴线相垂直,喷油微孔与进油管路通道相连通,喷油微孔的直径为0.9~1.1mm。本技术工作时,卷曲辊轮、卷曲刀和侧板构成一个封闭腔,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负责送料,丝束在封闭腔内得到卷曲,供油剂系统将油剂通入卷曲刀的进油管路通道的进油口,油剂在进油管路通道内流动,卷曲刀工作时,油剂通过各喷油微孔喷到纤维上,使得油剂在卷曲机的密闭卷曲箱内被纤维吸咐,完成纤维上油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避免喷油剂时到处飞溅,现场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喷油微孔喷油,可以提高油剂的利用率,节约油剂;使得油剂浓度由8.5%降为8%,就能达到纤维的含油率要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油剂系统包括油剂桶,油剂桶通过出油管路与油泵进口相连接,油泵出口连接有2条并列设置的分管路,分管路端部与对应卷曲刀的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相连接,分管路上均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油泵将油剂桶内的油剂抽入2条分管路,2条分管路将油剂分别送入2个卷曲刀的进油管路通道内,玻璃转子流量计可以测出油剂的流量大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管路上对应油泵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电接点压力表与报警灯相连。电接点压力表可以检测油泵出口的压力,当油泵不工作时,报警灯会亮起来,人们可以快速发现油泵有故障,避免造成损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曲刀侧面设置有2排一上一下分布的喷油微孔组,上方的喷油微孔组和下方的喷油微孔组之间设置有位于中间的喷油微孔组,每排喷油微孔组包括若干沿卷曲刀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喷油微孔一。油剂通过卷曲刀侧面横向排列分布的喷油微孔一喷到纤维上,保证纤维可以充分吸收油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上方的卷曲刀下侧并列设置有至少2组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位于下方的卷曲刀上侧并列设置有至少2组上周向喷油微孔组,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与上周向喷油微孔组相对应设置,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与上周向喷油微孔组均包括若干沿卷曲刀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喷油微孔二。上周向喷油微孔组和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互相对喷,纤维位于上方的卷曲刀和下方的卷曲刀之间时,喷油微孔二可以喷向纤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曲刀侧面开设有至少2个出油孔,出油孔与进油管路通道相连通,出油孔的直径为4~5mm,出油孔与进油管路通道轴线相垂直,出油孔上螺纹连接有密封塞。出油孔的出油量更大,必要时可以打开密封塞,喷出更多的油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2把卷曲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卷曲刀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其中,1卷曲机,2上卷曲辊轮,3下卷曲辊轮,4卷曲刀,5进油管路通道,6a喷油微孔一,6b喷油微孔二,7油剂桶,8出油管路,9油泵,10分管路,11玻璃转子流量计,12电接点压力表,13报警灯,14出油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为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包括卷曲机1,卷曲机1内设置有上卷曲辊轮2和下卷曲辊轮3,卷曲机1内对应上卷曲辊轮2和下卷曲辊轮3分别设置有2把上下对应的卷曲刀4,卷曲刀4内部均开设有进油管路通道5,进油管路通道5轴线与对应卷曲刀4轴线相重合,进油管路通道5的轴向长度与卷曲刀4的轴向长度相适应,进油管路通道5的直径为9.5~10.5mm,进油管路通道5进油口端面与对应卷曲刀4端面相平齐,进油管路通道5的进油口与供油剂系统相连接,卷曲刀4上开设置有若干喷油微孔,喷油微孔的轴线与进油管路通道5轴线相垂直,喷油微孔与进油管路通道5相连通,喷油微孔的直径为0.9~1.1mm。所述供油剂系统包括油剂桶7,油剂桶7通过出油管路8与油泵9进口相连接,油泵9出口连接有2条并列设置的分管路10,分管路10端部与对应卷曲刀4的进油管路通道5进油口相连接,分管路10上均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11。分管路10上对应油泵9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12,电接点压力表12与报警灯13相连。卷曲刀4侧面设置有2排一上一下分布的喷油微孔组,上方的喷油微孔组和下方的喷油微孔组之间设置有位于中间的喷油微孔组,每排喷油微孔组包括若干沿卷曲刀4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喷油微孔一6a。位于上方的卷曲刀4下侧并列设置有至少2组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位于下方的卷曲刀4上侧并列设置有至少2组上周向喷油微孔组,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与上周向喷油微孔组相对应设置,下周向喷油微孔组与上周向喷油微孔组均包括若干沿卷曲刀4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喷油微孔二6b。卷曲刀4侧面开设有至少2个出油孔14,出油孔14与进油管路通道5相连通,出油孔14的直径为4~5mm,出油孔14与进油管路通道5轴线相垂直,出油孔14上螺纹连接有密封塞。本技术工作时,卷曲辊轮、卷曲刀4和侧板构成一个封闭腔,上卷曲辊轮2和下卷曲辊轮3负责送料,丝束在封闭腔内得到卷曲,供油剂系统将油剂通入卷曲刀4的进油管路通道5的进油口,油剂在进油管路通道5内流动,卷曲刀4工作时,油剂通过各喷油微孔喷到纤维上,使得油剂在卷曲机1的密闭卷曲箱内被纤维吸咐,完成纤维上油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喷油剂时到处飞溅,现场环境得到改善,通过喷油微孔喷油,可以提高油剂的利用率,节约油剂;使得油剂浓度由8.5%降为8%,就能达到纤维的含油率要求。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包括卷曲机,卷曲机内设置有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卷曲机内对应所述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分别设置有2把上下对应的卷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刀内部均开设有进油管路通道,进油管路通道轴线与对应卷曲刀轴线相重合,进油管路通道的轴向长度与卷曲刀的轴向长度相适应,所述进油管路通道的直径为9.5~10.5mm, 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端面与对应卷曲刀端面相平齐,进油管路通道的进油口与供油剂系统相连接,所述卷曲刀上开设置有若干喷油微孔,喷油微孔的轴线与进油管路通道轴线相垂直,喷油微孔与进油管路通道相连通,喷油微孔的直径为0.9~1.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包括卷曲机,卷曲机内设置有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卷曲机内对应所述上卷曲辊轮和下卷曲辊轮分别设置有2把上下对应的卷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刀内部均开设有进油管路通道,进油管路通道轴线与对应卷曲刀轴线相重合,进油管路通道的轴向长度与卷曲刀的轴向长度相适应,所述进油管路通道的直径为9.5~10.5mm,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端面与对应卷曲刀端面相平齐,进油管路通道的进油口与供油剂系统相连接,所述卷曲刀上开设置有若干喷油微孔,喷油微孔的轴线与进油管路通道轴线相垂直,喷油微孔与进油管路通道相连通,喷油微孔的直径为0.9~1.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剂系统包括油剂桶,油剂桶通过出油管路与油泵进口相连接,油泵出口连接有2条并列设置的分管路,分管路端部与对应卷曲刀的进油管路通道进油口相连接,分管路上均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纤维后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有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