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910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布水器,壳体的侧壁底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布水器相连通,壳体的内壁中心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筛网,筒体的内部放置有依附料,依附料的缝隙间填充有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壳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和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和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刚进入壳体的高浓度硝态氮污水首先与壳体内部的污水混合稀释到一定程度,再与污泥接触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过高的污水浓度抑制厌氧氨氧化过程。

An efficient amx denitrification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中氮素主要表现为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等形式,氮素污染有诸多危害,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量大幅度下降,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MX脱氮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红菌)将废水中的氨氮在不消耗碳源的条件下转化为氮气,实现低能耗的生物脱氮,现有的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中,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都是铺设在壳体底部,进水管直接通入污泥中,这样使得高浓度硝态氮污水第一时间与污泥接触,但是硝态氮污水浓度过高,会对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它解决了硝态氮污水浓度过高影响厌氧氨氧化过程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布水器,所述壳体的侧壁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布水器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中心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筒体的内部放置有依附料,所述依附料的缝隙间填充有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所述壳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和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和排气管。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筒体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集流罩。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位于壳体的内部,且螺旋桨叶的输送方向与导流板的导流方向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高污泥设置高度,刚进入壳体的高浓度硝态氮污水首先与壳体内部的污水混合稀释到一定程度,再与污泥接触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过高的污水浓度抑制厌氧氨氧化过程。2、本技术通过集流罩和导流板的设置,在布水器的作用下带动壳体内的水体产生自循环,消除壳体内的死区,获得更好的泥水混合效果,脱氮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布水器2、集流罩3、筛网4、筒体5、依附料6、导流板7、排水管8、三相分离器9、排气管10、电机11、螺旋桨叶12、进水管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布水器2,壳体1的侧壁底端设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与布水器2相连通,壳体1的内壁中心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筒体5,筒体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筛网4,筒体5的内部放置有依附料6,依附料6的缝隙间填充有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壳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7和三相分离器9,三相分离器9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8和排气管10。采用上述方案,依附料6可选用碎石子、鹅卵石等类似物品,使得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分布在依附料6的间隙内,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通过提高污泥设置高度,使得刚进入壳体1的高浓度硝态氮污水首先与壳体1内部的污水混合稀释到一定程度,再与污泥接触发生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过高的污水浓度抑制厌氧氨氧化过程。筒体5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集流罩3。采用上述方案,集流罩3控制水体流动方向,使得布水器2带动的水流在壳体1内产生内循环,提高脱氮效率。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叶12,螺旋桨叶12位于壳体1的内部,且螺旋桨叶12的输送方向与导流板7的导流方向相同。采用上述方案,电机11启动带动螺旋桨叶12转动,螺旋桨叶12推动水体流动,加快循环速度,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工况决定是否启动电机11。工作原理:高浓度硝态氮污水通过进水管13和布水器2通入壳体1内,污水首先与壳体1内部的污水混合稀释,并且通过集流罩3进入筒体5内,流过筒体5的污水与其内部的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生成气体,生成的气体和一部分污水通过三相分离器9排出壳体1,剩余的污水经过导流板7的作用沿着筒体5的外壁下降到壳体1底部重新进行循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布水器(2),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端设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与布水器(2)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壁中心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筒体(5),所述筒体(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筛网(4),所述筒体(5)的内部放置有依附料(6),所述依附料(6)的缝隙间填充有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所述壳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7)和三相分离器(9),所述三相分离器(9)上固定连通有排水管(8)和排气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AMX脱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布水器(2),所述壳体(1)的侧壁底端设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与布水器(2)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壁中心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筒体(5),所述筒体(5)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筛网(4),所述筒体(5)的内部放置有依附料(6),所述依附料(6)的缝隙间填充有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所述壳体(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板(7)和三相分离器(9),所述三相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碧州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