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柜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70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保密柜锁体,包括壳体、锁柱和锁块,壳体内设有电子锁机构、机械锁机构及联动板;电子锁机构包括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电磁挡柱,电磁挡柱与联动板抵挡配合;机械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芯,第一锁芯设有偏心凸块,偏心凸块与联动板间设有联动推拉条;锁柱固定连接于联动板,锁块与联动板间设有传动结构,壳体开设有侧边穿孔和端部穿孔,联动板上移时,联动板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块穿出侧边穿孔,且联动板直接推动锁柱穿出端部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电子锁机构与机械锁机构配合使用,电子锁机构解锁后,电磁铁吸附电磁挡柱,再解锁机械锁机构,具有噪音和磨损小、操作和结构较简单、安全性高的效果。

Lock body of security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密柜锁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
,特别涉及保密柜锁体。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防盗意识的提高,逐渐地将贵重物品或需要保密的文件放置于保险柜中进行储存。防盗锁是保密柜的核心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保密锁通常是采用电子密码锁或者指纹锁,在开锁过程中,使用者仅需通过电子密码或指纹的验证即可将保密柜的锁体打开,如此,即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现有公告号为CN2097042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锁具,包括锁体,以及滑动连接在锁体左侧的锁柱,锁体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锁柱运动的驱动电机,锁体内在其上下两侧沿垂直于锁柱的运动方向分别滑动连接有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上锁舌和下锁舌;锁体内设有与驱动电机相连用于驱动锁柱和上锁舌以及下锁舌同步运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滑架,滑架上设置有齿条。传动过程中,驱动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随之转动,并通过齿条带动滑架移动,滑架移动时即可带动锁柱及上锁舌、下锁舌伸出并锁定。但上述电动锁具存在以下缺点:采用齿轮和齿条传动的方式,在上锁和解锁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较大,且长期使用磨损也较大,此外还需经常添加润滑油,操作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保密柜锁体,采用电子锁机构与机械锁机构配合使用,通过联动块驱动联动板滑移,具有噪音和磨损较小、操作和结构较简单、安全性较高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保密柜锁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的锁柱和锁块,壳体内设置有电子锁机构、机械锁机构及活动设置的联动板;电子锁机构包括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电磁挡柱,电磁挡柱相对电磁铁活动设置,当电磁挡柱远离电磁铁时,电磁挡柱与联动板抵挡配合;机械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芯,第一锁芯设置有偏心凸块,偏心凸块与联动板间设置有联动推拉条,当第一锁芯解锁时,偏心凸块通过联动推拉条带动联动板滑移;锁柱固定连接于联动板,锁块与联动板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壳体开设有侧边穿孔和端部穿孔,联动板向远离电磁铁组件移动时,联动板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块穿出侧边穿孔,且联动板直接推动锁柱穿出端部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锁状态下,电磁挡柱伸出抵挡于联动板顶部,电磁档杆对联动板实现到位自动锁止,即使向壳体内推动联动板也无法缩回;解锁时,当电子验证通过后,电磁铁对电磁挡柱产生吸力将电磁挡柱吸附,使其不再对联动板上端进行抵挡,然后将用于开锁的钥匙插入至第一锁芯的锁眼中,转动第一锁芯,第一锁芯带动偏心凸块转动并带动联动推拉条,使联动推拉条带动联动板上移,锁柱随联动板缩回至壳体内,锁块在传动结构的传动作用下缩回至壳体内。如此,即可实现先电子解锁,后机械解锁,具有双重保险作用,安全性更高,且相对于齿轮传动,噪音和磨损较小,通过联动推拉条间接实现联动块的位移,操作和结构也较简单。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的联动块,联动块开设有条形孔、腰形孔,联动板设置有滑移柱,滑移柱伸入条形孔内,锁块端部设有凸柱,凸柱活动设置于腰形孔,当联动板移动时,滑移柱沿条形孔滑移并驱使联动块转动,腰形孔相对凸柱滑移,从而带动锁块相对侧边穿孔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板上移时,带动滑移柱上移,滑移柱沿条形孔滑移,使其带动联动块转动,同时,凸柱沿腰形孔移动,从而带动锁块沿侧边穿孔水平地向壳体内回缩,如此,通过联动块的转动即可带动锁块移动实现解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联动块设置为T字形,联动块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底端,第一端部开设有第一腰形孔,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条形孔开设于底端;联动块的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壳体,锁块包括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第一锁块设有第一凸柱,第一凸柱活动设于第一腰形孔,第二锁块设有第二凸柱,第二凸柱活动设于第二腰形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板带动联动块转动时,以转轴为圆心,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相对转动,对应地,第一凸柱沿第一腰形孔滑移,第二凸柱沿第二腰形孔滑移,使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同时相对壳体伸缩。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一锁块呈一字形,第二锁块呈Z字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块与第二锁块伸出壳体的端部处于同一高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电磁挡柱侧壁设置有限位块,壳体内一体成型有安装架,电磁铁组件安装于安装架,安装架设有两个相对的限位部,两个限位部之间形成有供电磁挡柱伸出的间隙,限位部与限位块限位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挡柱在未受到电磁铁产生的磁力作用时相对伸出,使限位块与限位部相抵当实现限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设置有应急解锁机构,应急解锁机构包括第二锁芯、拨杆,拨杆固定连接于第二锁芯,转动拨杆,部分拨杆伸入间隙并推动限位块,限位块带动电磁挡柱缩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急情况下,可将应急解锁机构替代电子锁机构,将备用钥匙插入第二锁芯的锁眼中,转动钥匙后,第二锁芯带动拨杆向靠近电磁挡柱的方向转动,拨杆下端打于限位块上,将限位块向电磁铁的方向推移,从而带动电磁挡柱回缩,使其不再对联动板上端具有抵挡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内设置有导向柱,联动板开设有条形的滑移孔,滑移孔的延伸方向与联动板运动方向相同,导向柱与滑移孔导向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板上下滑移时,滑移孔沿导向柱直线移动,实现较好的限位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壳体内一体成型有多组侧板导向组件,侧板导向组件分别对应设置于联动板、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联动板上下移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向侧边左右移动时,侧板导向组件可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使联动板、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的移动更平稳,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联动板设有抵挡块,第二锁块对应设置有抵挡台阶,抵挡台阶与抵挡块止挡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锁块在联动块的传动作用下向壳体外移动,直至抵挡台阶与抵挡块相抵,停止移动,此时第二锁块处于完全上锁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第二锁块外移过度而使第二锁块的头部磨损较大,影响上锁的牢固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联动板开设有移动槽,转轴位于移动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位于移动槽内,当联动板上下移动时,移动槽可对转轴起到避让的作用,此外,当移动槽底端与转轴相抵时,即可对联动板的向上运动行程进行限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电子锁机构与机械锁机构配合使用,电子锁机构解锁后,电磁铁将电磁挡柱吸附,电磁挡柱不再对联动板上行进行抵挡,再解锁机械锁机构,通过联动推拉条驱动联动板滑移实现锁柱和锁块的解锁,具有噪音和磨损较小、操作和结构较简单、安全性较高的效果;2.采用在壳体内转动设置T字形的联动块,通过联动块实现联动板与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之间的联动,当联动板移动时带动联动块转动,从而达到锁块和锁柱解锁或上锁的目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保密柜锁体,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锁柱(21)和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子锁机构、机械锁机构及活动设置的联动板(2);/n所述电子锁机构包括电磁铁组件,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3)、电磁挡柱(31),所述电磁挡柱(31)相对所述电磁铁(3)活动设置,当所述电磁挡柱(31)远离所述电磁铁(3)时,所述电磁挡柱(31)与所述联动板(2)抵挡配合;/n所述机械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芯(4),所述第一锁芯(4)设置有偏心凸块(41),所述偏心凸块(41)与所述联动板(2)间设置有联动推拉条(5),当所述第一锁芯(4)解锁时,所述偏心凸块(41)通过联动推拉条(5)带动所述联动板(2)滑移;/n所述锁柱(21)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板(2),所述锁块与所述联动板(2)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壳体(1)开设有侧边穿孔(122)和端部穿孔,所述联动板(2)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组件移动时,所述联动板(2)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块穿出侧边穿孔(122),且所述联动板(2)直接推动锁柱(21)穿出端部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保密柜锁体,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锁柱(21)和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子锁机构、机械锁机构及活动设置的联动板(2);
所述电子锁机构包括电磁铁组件,所述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3)、电磁挡柱(31),所述电磁挡柱(31)相对所述电磁铁(3)活动设置,当所述电磁挡柱(31)远离所述电磁铁(3)时,所述电磁挡柱(31)与所述联动板(2)抵挡配合;
所述机械锁机构包括第一锁芯(4),所述第一锁芯(4)设置有偏心凸块(41),所述偏心凸块(41)与所述联动板(2)间设置有联动推拉条(5),当所述第一锁芯(4)解锁时,所述偏心凸块(41)通过联动推拉条(5)带动所述联动板(2)滑移;
所述锁柱(21)固定连接于所述联动板(2),所述锁块与所述联动板(2)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壳体(1)开设有侧边穿孔(122)和端部穿孔,所述联动板(2)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组件移动时,所述联动板(2)通过传动结构带动锁块穿出侧边穿孔(122),且所述联动板(2)直接推动锁柱(21)穿出端部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密柜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联动块(6),所述联动块(6)开设有条形孔(641)、腰形孔,所述联动板(2)设置有滑移柱(25),所述滑移柱(25)伸入所述条形孔(641)内,所述锁块端部设有凸柱,所述凸柱活动设置于所述腰形孔,当所述联动板(2)移动时,滑移柱(25)沿所述条形孔(641)滑移并驱使所述联动块(6)转动,所述腰形孔相对所述凸柱滑移,从而带动所述锁块相对所述侧边穿孔(122)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密柜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6)设置为T字形,所述联动块(6)包括第一端部(62)、第二端部(63)和底端(64),所述第一端部(62)开设有第一腰形孔(621),所述第二端部(63)开设有第二腰形孔(631),所述条形孔(641)开设于所述底端(64);所述联动块(6)的中心通过转轴(61)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锁块包括第一锁块(22)和第二锁块(23),所述第一锁块(22)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文杰王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