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622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包括壳体、M个开关电路板、2M个功率输入端子、2N个功率输出端子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N个继电器、两个功率输入接口和一个通信接口,其中,所述两个功率接口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中的每一个继电器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所述功率分配装置,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板,构建充电桩模块与充电枪线的矩阵式分布,可实现每一个功率模块的任意动态调整。

A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分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功率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不断推动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装置作为其中的重要一项内容,也在不断的扩展和改进。目前的电动车充电装置主要分为两类,即单枪充电桩和多枪充电桩。对于单枪充电桩,在汽车充电时,充电桩内部所有功率模块同时给一把枪供给电能。这种模式在充电高峰期可实现快速充电,但是,若要享受夜间低电价福利,采取夜间多车慢充的方式时,就需要投建多个单枪充电桩,这就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土地占用面积;而若在夜间轮流对车辆快充补电,就会有人员值守,提高用人成本。对于多枪充电桩,一般采用几个接触器串并联的方式实现功率分配,而且通常是多模块并联成组后进行功率调度,无法充分调度单一模块。该模式集成度低、功率分配能力有限,同样无法满足夜间多车慢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装置,以更加方便的对充电装置的功率输出进行分配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包括:壳体(1)、M个开关电路板(2)、2M个功率输入端子(3)、2N个功率输出端子(4)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5),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02)、2N个继电器(201)、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和一个通信接口(205),其中,所述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201)中的每一个继电器(201)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204)。可选的,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和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均通过导轨或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可选的,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通过线缆与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功率输入接口(203)相连。可选的,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与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继电器接线端子(204)间采用铜排(6)连接。可选的,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与2N个所述铜排(6)呈矩阵式布置。可选的,所述通信控制端子(5)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可选的,所述通信控制端子(5)通过连通电路板(7)与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的通信接口(205)相连。可选的,所述开关电路板(2)还包括固定端子(206)。可选的,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上的2N个继电器(201)分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上下两侧。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包括壳体(1)、M个开关电路板(2)、2M个功率输入端子(3)、2N个功率输出端子(4)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5),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02)、2N个继电器(201)、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和一个通信接口(205),其中,所述两个功率接口(203)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201)中的每一个继电器(201)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204)。所述功率分配装置,通过设置开关电路板,构建充电桩模块与充电枪线的矩阵式分布,可实现每一个功率模块的任意动态调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原理示意图。标号说明:壳体(1)、开关电路板(2)、功率输入端子(3)、功率输出端子(4)、通信控制端子(5)、铜排(6)、连通电路板(7)、继电器(201)、控制电路板(202)、功率输入接口(203)、继电器接线端子(204)、通信接口(205)、固定端子(2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开关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功率分配原理示意图,结合图1-图4,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可以包括:壳体(1)、M个开关电路板(2)、2M个功率输入端子(3)、2N个功率输出端子(4)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5),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02)、2N个继电器(201)、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和一个通信接口(205),其中,所述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201)中的每一个继电器(201)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204)。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上的2N个继电器(201)分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上下两侧,即开关电路板(2)的上侧有N个继电器(201),下侧有N个继电器(201)。其中,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和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均可以通过导轨或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和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与所述壳体(1)的固定连接,保证线路导通或断开的方便控制。其中,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可以通过线缆与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相连。每一个开关电路板(2)上都有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而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起到的是转接固定的作用,功率输入端子(3)与功率输入接口(203)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功率输入端子(3)的总数量与功率输入接口(203)的总数量相同,为2M个。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与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继电器接线端子(204)间采用铜排(6)连接。铜排(6)的个数为充电枪数量的两倍,即与功率输出端子(4)的个数相同,为2N个。其中,所述通信控制端子(5)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通信控制端子(5)可以根据充电桩主控单元发送的汽车充电的需求功率的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M个开关电路板(2)、2M个功率输入端子(3)、2N个功率输出端子(4)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5),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n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02)、2N个继电器(201)、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和一个通信接口(205),其中,所述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201)中的每一个继电器(201)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M个开关电路板(2)、2M个功率输入端子(3)、2N个功率输出端子(4)和M个通信控制端子(5),其中M为开关电路板的个数,N为充电枪的个数,M和N均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开关电路板(2)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每一个所述开关电路板(2)包括一个控制电路板(202)、2N个继电器(201)、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和一个通信接口(205),其中,所述两个功率输入接口(203)分别连接一个功率模块的正负极,所述2N个继电器(201)中的每一个继电器(201)对应设置有一个继电器接线端子(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和所述功率输出端子(4)均通过导轨或螺栓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输入端子(3)通过线缆与所述开关电路板(2)的功率输入接口(20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占栋栾永明于士友齐辉宫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