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顶出结构及含有该二次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2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回针、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复位组件外侧且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外侧且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连接的挡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避让缺口。上述二次顶出结构,使用时,当注塑模具顶起顶针底板时,带动顶针面板、推板、顶块向上移动,并当复位组件触碰到档块后,使推板停止运动,然后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继续运动,完成二次顶出动作,整个过程由各个零件之间的联动实现,避免了使用胶塞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二次顶出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有该二次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Secondary ejection structure and injection mold containing the secondary ej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顶出结构及含有该二次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及含有该二次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从注塑模具中取出注塑成品,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但是,由于成品的特殊形状或模具的特殊结构等原因,在经过一次顶出动作后,成品仍然留在模穴内,无法自动脱落,需要再增加一次顶出动作,这时就需要采用二次顶出结构。现有的二次顶出结构,一般由模胚加其它的辅助装置如回针,胶塞,限位柱组成,模具顶出时,当注塑机顶棍,顶起顶针底板时带动顶针面板、回针胶塞、限位柱运动,当限位柱触碰下模板时顶针底板停止运动,其它装置继续运动完成二次顶,这种结构设计,导致二次顶出结构中的胶塞在长时间工作后容易磨损,进而导致二次顶出结构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及含有该二次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的二次顶出结构因胶塞容易磨损二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包括顶针底板、设于所述顶针底板上端的顶针面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上端的回针、设于注塑模具的推板一侧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复位组件外侧且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外侧且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连接的挡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避让缺口。上述二次顶出结构,使用时,当注塑模具顶起顶针底板时,带动顶针面板、推板、顶块向上移动,并当复位组件触碰到档块后,使推板停止运动,然后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继续运动,完成二次顶出动作,整个过程由各个零件之间的联动实现,避免了使用胶塞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二次顶出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推板内的弹簧和压覆于所述弹簧外侧的弹块,所述推板于所述弹簧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安装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避让缺口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弹块与所述导向斜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相契合。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的上端延伸至注塑模具的上模板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弹块通过一个伸缩定位螺栓与所述推板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上模板、推板、下模板、方板、底板,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二次顶出结构,所述顶针底板设于所述方板内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端,所述回针,所述回针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上模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挡块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所述下模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块通过多个螺栓分别与所述顶针底板和所述顶针面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块延伸出所述推板部分的长度小于对应的所述避让缺口的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注塑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注塑模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面板10顶针底板71顶块75上模板20顶针面板72挡块76推板30回针73第一螺栓77下模板40复位组件74第二螺栓78方板50弹簧741避让缺口743底板60弹块742第一导向斜面74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查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0、上模板20、推板30、下模板40、方板50、底板60,以及二次顶出结构。具体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顶针底板71、设于所述顶针底板71上端的顶针面板72、设于所述顶针面板72上端的回针73、设于所述推板30一侧复位组件74、设于所述复位组件74外侧且与所述顶针面板72和所述顶针底板71连接的顶块75,以及设于所述顶块75外侧且与所述下模板40连接的挡块76,所述顶块75与所述复位组件74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避让缺口743。其中,所述顶针底板71设于所述方板50内且位于所述底板60的上端,所述回针73,所述回针73依次穿过所述下模板40、所述推板30与所述上模板20连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74包括设于所述推板30内的弹簧741和压覆于所述弹簧741外侧的弹块742,所述推板30于所述弹簧741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安装凹槽,以安装复位组件74,其中,所述弹块742通过一个伸缩定位螺栓与所述推板30连接。上述注塑模具,使用时,当注塑模具的顶棍顶起顶针底板71时,带动顶针面板72、推板30、顶块75向上移动,并当复位组件74中的触碰到档块76后,使推板30停止运动,然后顶针底板71和顶针面板72继续运动,完成二次顶出动作,整个过程由各个零件之间的联动实现,避免了使用胶塞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了二次顶出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避让缺口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弹块与所述导向斜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相契合。进一步地,所述顶块的上端延伸至注塑模具的上模板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挡块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所述下模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块通过多个螺栓分别与所述顶针底板和所述顶针面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块延伸出所述推板部分的长度小于对应的所述避让缺口的深度。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底板、设于所述顶针底板上端的顶针面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上端的回针、设于注塑模具的推板一侧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复位组件外侧且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外侧且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连接的挡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避让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底板、设于所述顶针底板上端的顶针面板、设于所述顶针面板上端的回针、设于注塑模具的推板一侧复位组件、设于所述复位组件外侧且与所述顶针面板和所述顶针底板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外侧且与所述注塑模具的下模板连接的挡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复位组件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避让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推板内的弹簧和压覆于所述弹簧外侧的弹块,所述推板于所述弹簧对应的位置设有一个安装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缺口的上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弹块与所述导向斜面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相契合。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杜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发五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