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敏村专利>正文

一种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5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良椅垫与椅背结构的椅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包括一椅垫与一椅背,该椅垫包括:一第一框体,其环设有一第一嵌槽与一第二嵌槽;一第一本体,其包括一支架与一坐垫,该坐垫为撑开并包覆于该支架上,该第一本体嵌设于该第一嵌槽中,其嵌设后并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与该第二嵌槽相邻接;以及一第一压条,其塞压于该第二嵌槽中,并与该第一本体所述突出部分相卡掣,而将该第一本体卡固于该第一框体中;该椅背则包括:一第二框体,其表面环设有一槽沟;一靠垫;一固定件,其将该靠垫的边缘固定于该槽沟内;以及一第二压条,其将该靠垫边缘盖压于该槽沟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椅子可使椅子组装时更为方便,并且美观耐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良椅垫与椅背的椅子。
技术介绍
椅垫是椅子中用以承载人体的部位,为令使用人坐得舒适、坐得健康, 在椅垫使用的材质以及结构上皆有其特殊的设计与考虑。除需符合人体工 学,让使用人脊椎与臀部的支撑力获得适当的舒展与分散外,椅垫的柔软性、 透气性,甚至是轻盈性皆为椅垫设计时重要的考虑因素。目前各式各样的座椅中,为增加人体乘坐时的舒适性,通常会在椅垫中 装设以泡棉、硅胶等弹性体,以增加椅垫的柔软性。然而,此种椅垫结构体积较为庞大,在搬运或储藏时并不方便;另一方面,其虽具有柔软的特性, 但因厚度较厚或结构的因素,使人体久坐该种椅垫后,容易感觉闷热而不舒适,也即其散热性与通风性不佳,无法长时间在其上乘坐。而且最重要的是, 上述椅垫的结构,包括第一框体、支撑用的弹性体,以及外层的皮套或布套, 在制造工序上也比较麻烦,其成本也较高。此外,为改善前述座椅椅垫散热性与通风性不足的缺点,市面上也有使 用传统竹编或籐编的网面坐垫,但其虽有较佳的透气性,但网面不具弹性, 在舒适性上反而欠佳,且其加工编织的程序更为复杂,成本也很高。另一种 现有的椅垫,则是利用弹性绳,平行设置所形成的椅垫,其虽具有透气性佳 与弹性佳的优点,但这些弹性绳在使用一段期间后将逐渐产生弹性疲乏,无 法维持其适当的弹性柔软度,故在耐用性上也不足。另一方面,为增加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性与功能性,椅背通常也有各式 各样的型式,令使用者可以舒适地躺靠在上面,或由此矫正坐姿。除此之外, 椅背型式的美观性以及耐用性,也是其设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现有的椅背结构中,通常包括一框体、 一网垫、多个固定钉与一饰条。 其中,网垫是通过固定钉由网垫边缘处固定于框体上。由于以固定钉固定后的网垫边缘并不平整,加上固定钉的外露,造成椅背相当不美观,故必须进 --步在其外部盖设以一饰条,将前述边缘处加以修饰,才能完成收边的动作。 前述现有椅背结构,其在框体上并未标记有固定钉固定处的记号,故在 固定网垫时,并不容易将其边缘固定整齐,且必须通过饰条将前述固定区域 掩盖修饰,而饰条接设时通常需通过黏胶加以黏合,而黏合后还必须待其干 躁固定。故现有的椅背在组装制造过程中也相当不便,需花费较高的人工成 本,而其利用饰条加以修饰的方式,更使椅背在结构上显得较不美观。此外, 饰条所黏设的位置,恰为使用者背部上下移动而容易摩擦的框体侧边处,在 经长久使用后,则存在饰条脱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现有椅垫散热性与通风性不佳的缺点,同时使椅垫的制造更为方 便,成本更为低廉,并使其更为耐用,本技术提供一种仅装设有单层坐 垫表面的椅垫结构,通过其单层且具有弹性的椅垫结构,使其散热性与透气 性均较好,而且因其结构简单,制造的工序与成本可大幅降低,且坐垫的装 设可更为稳固,从而增加其使用的寿命。同时,为改善现有椅背组装的不便,节省其所需的人工成本,并使组装 后的椅背更为美观耐用,本技术也提供一种能够将靠垫边缘轻易收边的 椅背结构,不但能轻易将靠垫边缘掩盖修饰,更能维持其美观性与耐用性。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椅子,包括一椅垫与一椅背,所述 椅垫包括--第一框体,该第一框体上分别环设有一第一嵌槽与一第二嵌槽,该第 二嵌槽开设于该第一嵌槽外缘;一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一支架与一坐垫,该坐垫为撑开并包覆于 该支架上,该第一本体嵌设于该第一嵌槽中,其嵌设后并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与该第二嵌槽相邻接;以及一第一压条,该第一压条塞压于该第二嵌槽中,并与该第一本体所 述突出部分相卡掣,而将该第一本体卡固于该第一框体中;所述椅背包括 一第二框体,该第二框体表面环设有一槽沟;一靠垫;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将该靠垫的边缘固定于该槽沟内; 以及一第二压条,该第二压条将该靠垫边缘盖压于该槽沟中。 其中,所述坐垫可为网垫、皮垫或布垫;而所述第一压条则可由具有弹 性、可挠性的材质所制成,其形状可为中空管状或其它构型;另一方面,所 述靠垫可为一网垫、皮垫或布垫。而所述固定件则可为"n "形钉或是黏胶,。 此外,所述第二压条则可为中空管状或任何形式的条状物,并具有可挠性而 能够塞压于该槽沟中。本技术所述的椅垫结构,人体乘坐的椅垫仅为单层坐垫,该坐垫边 缘为撑开包覆于该支架上,故其中间载坐部分有弹性而具有相当的舒适性, 同时该坐垫因非一般弹性绳,故也可避免弹性疲乏的缺点,使椅垫有较长的 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则由于该坐垫仅为单层结构,故能产生极佳的透气性 与通风性,在散热效果上也较佳。此外,本技术的椅垫结构简单,组装 也容易,故在制造步骤与所需的成本上均较现有结构的为少。另一方面,通过本技术所述的椅背中槽沟的设计,靠垫边缘在装设 时可以该槽沟为固定基线,并利用固定件将其固定其中。固定件固定后虽也 会外露,但可进一步通过第二压条的盖压,形成一平整、美观的收边边缘。 因此,通过过本技术,椅背在组装时即可以槽沟做为基线,进行靠垫边 缘的固定,其固定后也仅需施力将第二压条压入槽沟中,即可轻易完成椅背 的组装,故可减少人工成本的需求。此外,由于第二压条是盖压于槽沟中, 其不易因身体的摩擦而脱落,相较于现有椅背结构具有更好的耐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垫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垫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背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背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背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子组装后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椅垫11第一框体111第一嵌槽112第二嵌槽113支撑杆12第一本体121支架122坐垫13第一压条2椅背21第二框体211槽沟212固定板22靠垫23固定件24第二压条A椅脚Al支撑板B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椅子做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该图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椅垫的分解立体图。本技术所述椅垫的结构,包括一第一框体11、 一第一本体12与一第一压条13。 第一本体12为嵌设于第一框体11中,并通过第一压条13将第一本体12卡 固于第一框体ll上。请继续参阅图l,第一框体ll,于其表面分别环设有一第一嵌槽lll与 一第二嵌槽112,第二嵌槽112开设于该第一嵌槽111的外缘处,并形成有 一高度段差。第一嵌槽111所开设的大小为依第一本体12的外缘设置,而 第二嵌槽112则配合第一嵌槽111所设位置,在其外缘形成一较高位置的嵌 槽。第一框体11的底部可横跨设置有两条用以固定的支撑杆113,支撑杆 113所设数目与形状并未设有特别的限制。第一本体12,其包括一支架121与一坐垫122,坐垫122为撑开包覆于 支架121上。坐垫122包覆时,先撑开并覆盖于支架121表面后,将坐垫122 四边拉开撑紧,而后将此四边边缘固定于支架121的底面上。其固定方式可 用黏胶黏着固定,或利用固定钉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加以固定。坐垫122在本 实施例中为采用一网垫,但其并不仅限于此,其亦可利用布垫、皮垫或其它 具有适当弹性材质的坐垫。第一压条13,其为一具有弹性或具可挠性的条状结构,其可为中空管状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框体,该第一框体上分别环设有一第一嵌槽与一第二嵌槽,该第二嵌槽开设于该第一嵌槽外缘;    一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一支架与一坐垫,该坐垫为撑开并包覆于该支架上,该第一本体为嵌设于该第一嵌槽中,其嵌设后并突出一预定高度而与该第二嵌槽相邻接;    一第一压条,该第一压条塞压于该第二嵌槽中,并与该第一本体所述突出部分相卡掣,而将该第一本体卡固于该第一框体中;    一第二框体,该第二框体表面环设有一槽沟;    一靠垫;    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将该靠垫的边缘固定于该槽沟内;以及    一第二压条,该第二压条将该靠垫边缘盖压于该槽沟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村
申请(专利权)人:何敏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