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34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网机,包括机架(2)、安装于所述机架(2)上的拉网装置(3)以及与所述拉网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1),所述拉网装置(3)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1)连接且其上安装有若干个链轮的主动转轴部件(3‑3)(3‑2)、其链轮通过拉网链条(3‑4)与所述主动转轴部件(3‑3)(3‑2)连接的从动转轴部件(3‑6)、安装于所述拉网链条(3‑4)设定凸起链板的多个夹紧机构(3‑7)。该拉网机使用调节方便,夹持牢固无滑动,能够大大降低噪音,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A kind of wire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网机
本技术涉及钢筋网焊接
,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网机。
技术介绍
钢筋网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如混凝土路面铺设、桥面铺装、机场跑道铺设等。钢筋网片自动焊接时,是将一根根横筋焊接在纵筋上,每焊接完成一根横筋则需要停止焊接程序并将网片移送出焊接位置,为下一根横筋的焊接腾出位置,从而使网片随着焊接不停地前移。现有多采用一种直线往复式运动的拉网装置,当一根横筋焊接完成后拉网装置的挂钩勾住横筋并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使网片沿着直线运动到设定位置;然后拉网装置重新回到初始位置,新的焊接程序开始;如此反复,最终完成拉网工作。由于拉网装置退回初始位置的过程为空行程,造成了不必要的焊接程序停止时间,存在设备生产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累计误差大的缺陷,难以适应丝材硬度比较大的钢筋网的加工;网片移动过程中与支撑台面因摩擦产生的噪音比较大;挂钩结构调节不方便,当网片宽度或网孔大小有所变化时,必须调节挂钩结构的位置。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拉网装置使用调节不方便,噪音较大,工作效率较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网机,该拉网机使用调节方便,夹持牢固无滑动,能够大大降低噪音,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网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拉网装置以及与所述拉网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拉网装置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其上安装有若干个链轮的主动转轴部件、其链轮通过拉网链条与所述主动转轴部件连接的从动转轴部件、安装于所述拉网链条设定凸起链板的多个夹紧机构。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的凸起链板为L型,其水平板的两侧均具有滑槽,所述夹紧机构的安装孔与滑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可在所述滑槽内移动。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具有所述安装孔的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下端面且中间具有中空腔且两侧具有贯通槽的夹紧主体、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贯通槽的两个夹紧片、分别安装于所述夹紧主体两侧的两个弹簧盖、一端与所述夹紧片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盖连接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内且上端与所述夹紧主体连接的T型杆、套装于所述T型杆竖杆上的第二弹簧,横筋夹于两个所述夹紧片之间且上端顶于所述T型杆上。优选地,所述夹紧主体和所述弹簧盖上均开设有横向调节槽,所述夹紧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槽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横向调节槽贯穿有夹紧转轴,所述夹紧转轴可在所述横向调节槽内横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夹紧主体的外侧具有调节杆,所述弹簧盖上具有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杆和调节孔通过螺母紧固。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下机架、与所述下机架嵌套配合且可伸缩调整的上机架、通过滚轴安装于所述上机架的多根滚筒。优选地,所述滚筒的表面具有若干个大小与纵筋直径相适应且间距与相邻两根纵筋距离相适应的圆槽。优选地,所述上机架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纵向开槽,所述滚轴能够在所述纵向开槽内上下浮动且通过螺栓固定。优选地,所述主动转轴部件和所述从动转轴部件包括两端安装有滚动轴承且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所述上机架的转轴本体、套装于所述转轴本体上的若干个安装调节轴,所述拉网链轮安装于所述安装调节轴上,所述安装调节轴可在所述转轴本体上左右滑动。优选地,所述转轴本体为花轴,所述安装调节轴带有与所述花轴的花键相适应的花键槽,所述安装调节轴通过紧定螺钉与所述转轴本体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拉网机,包括机架、拉网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拉网装置和驱动装置安装于机架上,驱动装置与拉网装置连接,驱动拉网装置工作进行拉网。优选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拉网装置连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准确定位拉网装置移动位置;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便于调速。拉网装置为拉网的重要部分,拉网装置包括主动转轴部件、从动转轴部件和多个夹紧机构,主动转轴部件与驱动装置连接,主动转轴部件和从动转轴部件均安装有若干个链轮,两者的链轮通过拉网链条连接,实现链轮-链条传动。多个夹紧机构安装于拉网链条设定凸起链板上,夹紧机构安装于拉网链条之上并跟随拉网链条运动,拉网装置没有空行程,减少了焊接程序停机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夹持牢固无滑动,累计误差较小,拉网距离较为精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拉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动转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从动转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安装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拉网链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夹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夹紧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驱动装置1、机架2、拉网装置3、网片4、横筋4-1、纵筋4-2、下机架2-1、支撑脚轮2-1-1、上机架2-2、滚筒2-2-1、止动螺栓2-3、轴承座3-1、主动转轴部件3-2、链轮3-3、拉网链条3-4、紧定螺钉3-5、从动转轴部件3-6、夹紧机构3-7、滚动轴承3-2-1、安装调节轴3-2-2、主动转轴本体3-2-3、从动转轴本体3-6-1、弹簧盖3-7-1、夹紧转轴3-7-2、安装板3-7-3、夹紧主体3-7-4、第一弹簧3-7-5、T型杆3-7-6、第二弹簧3-7-7、夹紧片3-7-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拉网机,该拉网机使用调节方便,夹持牢固无滑动,能够大大降低噪音,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10,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拉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主动转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从动转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安装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拉网链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夹紧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夹紧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拉网机,包括机架2、安装于机架2上的拉网装置3以及与拉网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1,拉网装置3包括与驱动装置1连接且其上安装有若干个链轮的主动转轴部件3-33-2、其链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安装于所述机架(2)上的拉网装置(3)以及与所述拉网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1),所述拉网装置(3)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1)连接且其上安装有若干个链轮的主动转轴部件(3-3)(3-2)、其链轮通过拉网链条(3-4)与所述主动转轴部件(3-3)(3-2)连接的从动转轴部件(3-6)、安装于所述拉网链条(3-4)设定凸起链板的多个夹紧机构(3-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安装于所述机架(2)上的拉网装置(3)以及与所述拉网装置(3)连接的驱动装置(1),所述拉网装置(3)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1)连接且其上安装有若干个链轮的主动转轴部件(3-3)(3-2)、其链轮通过拉网链条(3-4)与所述主动转轴部件(3-3)(3-2)连接的从动转轴部件(3-6)、安装于所述拉网链条(3-4)设定凸起链板的多个夹紧机构(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3-7)的凸起链板为L型,其水平板的两侧均具有滑槽,所述夹紧机构(3-7)的安装孔与滑槽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可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3-7)包括具有所述安装孔的安装板(3-7-3)、固定于所述安装板(3-7-3)下端面且中间具有中空腔且两侧具有贯通槽的夹紧主体(3-7-4)、分别安装于两侧所述贯通槽的两个夹紧片(3-7-8)、分别安装于所述夹紧主体(3-7-4)两侧的两个弹簧盖(3-7-1)、一端与所述夹紧片(3-7-8)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盖(3-7-1)连接的第一弹簧(3-7-5)、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内且上端与所述夹紧主体(3-7-4)连接的T型杆(3-7-6)、套装于所述T型杆(3-7-6)竖杆上的第二弹簧(3-7-7),横筋(4-1)夹于两个所述夹紧片(3-7-8)之间且上端顶于所述T型杆(3-7-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主体(3-7-4)和所述弹簧盖(3-7-1)上均开设有横向调节槽,所述夹紧片(3-7-8)上设置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槽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瑞洲成思源杨雪荣刘吉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