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167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空压机、储气罐、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空压机、储气罐和喷枪依次相连,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依次相连,空压机、储气罐、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均设置在手推车上,手推车的底板上设置有包括竖梁和横梁的门形架,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喷涂移动架,所述喷枪设置在喷涂移动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枪设置在喷涂移动架上,通过改变喷涂移动架相对横梁的位置,可以便捷且稳定地带动喷枪移动位置,可以使涂料的喷涂既均匀又丰满,还能够防止涂料滴落,避免防水材料喷涂失败后无法达到防水效果。

A portable spraying device for waterpro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涂装置
,特别是指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
技术介绍
现市场上的喷涂设备按照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喷涂设备、半自动喷涂设备和全自动喷涂设备三种。双空压防水涂料喷涂机是半自动喷涂设备中的一种,是科研人员在第一代喷涂机的基础上,又一次伟大的创新。双空压防水涂料喷涂机是由空压机、储气罐、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等装置所组成,通过气动以及机械传动相结合的原理,达到又快又好的喷涂效果。双空压防水涂料喷涂机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特别是在双空压机的作用下,出气量更大,更能大幅的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难度比较大的墙面等施工面上,能有效避免涂料在常规施工过程中滴滴撒撒的现象,能有效的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及节省了材料,更能体现易实施的特性。但是现有手持式的喷枪的喷涂效果过于依赖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喷涂的均匀性和美观性等因素无法控制,全凭工人的施工经验来决定,若施工工人经验较少,不仅会导致喷涂不均、美观性差等问题,而且仍然导致涂料滴撒的问题,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防水失败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解决了现有防水涂料喷涂机喷涂均匀性和连贯性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空压机、储气罐、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空压机、储气罐和喷枪依次相连,搅拌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依次相连,通过高压气体带动混合涂料从喷枪喷出,上述喷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为现有技术。所述空压机、储气罐、搅挤机、浆料挤出泵和喷枪均设置在手推车上,通过手推车可以便捷移动整个装置的位置,为喷涂施工提供便捷。手推车的底板上设置有包括竖梁和横梁的门形架,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喷涂移动架,所述喷枪设置在喷涂移动架上,通过改变喷涂移动架相对横梁的位置,可以便捷且稳定地带动喷枪移动位置,可以使涂料的喷涂既均匀又丰满,还能够防止涂料滴落,避免防水材料喷涂失败后无法达到防水。进一步地,所述喷涂移动架竖直设置,喷涂移动架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皮带轮转动能够带动皮带转动。所述喷枪固定设置在皮带上,上方的转轴固定连接有摇柄,转动摇柄可以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喷枪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喷枪更加稳定地改变高度位置,使防水材料的喷涂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的外侧设置有水平卡槽,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喷涂移动架上下相对的水平滑槽,所述喷涂移动架的后侧设置有与水平卡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喷涂移动架的底端设置有与水平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座。喷涂移动架可以在水平滑槽和水平卡槽的导向及限位作用下,便捷且稳定地移动水平位置,进而带动喷枪改变水平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卡槽及水平滑槽的槽口均小于槽底的宽度,所述滑块为滑动卡接在水平卡槽内的凸字形结构,所述滑座为滑动卡接在水平滑槽内的凸字形结构。两个凸字形结构共同对喷涂移动架进行限位和导向,能够保证限定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及各个转动方向的自由度,喷涂移动架稳定可靠地在水平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和滑座的外周角均为光滑的圆弧形,能够使喷涂移动架的移动更加顺畅。进一步地,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U形的推杆,便于推动手推车。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包括两个万向轮、两个定向轮,两个万向轮对称设置在靠近推杆的一侧,两个定向轮对称设置在远离推杆的一侧。万向轮与定向轮相互配合的设计方案,既能保证移动位置的便捷性,又便于转向。本技术的喷枪设置在喷涂移动架上,通过改变喷涂移动架相对横梁的位置,可以便捷且稳定地带动喷枪移动位置,可以使涂料的喷涂既均匀又丰满,还能够防止涂料滴落,避免防水材料喷涂失败后无法达到防水。通过转动摇柄可以带动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皮带转动,皮带带动喷枪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喷枪更加稳定地改变高度位置,使防水材料的喷涂更加均匀。万向轮与定向轮相互配合的设计方案,既能保证移动位置的便捷性,又便于转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喷涂移动架与横梁的滑动配合结构;图4为图1中喷涂移动架与底板的滑动配合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空压机1、储气罐2和喷枪5依次相连,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依次相连,通过高压气体带动混合涂料从喷枪喷出,上述部件的原理及相互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所述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均设置在手推车上,搅挤机3设置在浆料挤出泵的上方,搅挤机3通过固定架卡接在手推车上,通过手推车可以便捷移动整个装置的位置,为喷涂施工提供便捷。如图2所示,手推车上设置有U形的推杆9,便于推动手推车。手推车的底板6的底面设置有滚轮,滚轮包括两个万向轮65、两个定向轮66,两个万向轮65对称设置在靠近推杆9的一侧,两个定向轮66对称设置在远离推杆9的一侧。万向轮65与定向轮66相互配合的设计方案,既能保证移动位置的便捷性,又便于转向。所述手推车的底板6上设置有包括竖梁71和横梁72的门形架,所述横梁72上滑动设置有喷涂移动架8,所述喷枪5设置在喷涂移动架8上,通过改变喷涂移动架8相对横梁72的位置,可以便捷且稳定地带动喷枪移动位置,可以使涂料的喷涂既均匀又丰满,还能够防止涂料滴落,避免防水材料喷涂失败后无法达到防水。进一步地,所述喷涂移动架8竖直设置,喷涂移动架8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转轴81,转轴81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82,两个皮带轮82通过皮带83传动连接,皮带轮82转动能够带动皮带83转动。所述喷枪5固定设置在皮带83上,上方的转轴81固定连接有摇柄84,转动摇柄84可以带动皮带轮83转动,皮带轮82带动皮带83转动,皮带83带动喷枪5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喷枪5更加稳定地改变高度位置,使防水材料的喷涂更加均匀。实施例2,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横梁72的外侧设置有水平卡槽63,如图2所示,所述底板6上开设有与喷涂移动架8上下相对的水平滑槽64,所述喷涂移动架8的后侧设置有与水平卡槽63滑动配合的滑块85,喷涂移动架8的底端设置有与水平滑槽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空压机(1)、储气罐(2)和喷枪(5)依次相连,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均设置在手推车上,手推车的底板(6)上设置有包括竖梁(71)和横梁(72)的门形架,所述横梁(72)上滑动设置有喷涂移动架(8),所述喷枪(5)设置在喷涂移动架(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空压机(1)、储气罐(2)和喷枪(5)依次相连,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储气罐(2)、搅挤机(3)、浆料挤出泵和喷枪(5)均设置在手推车上,手推车的底板(6)上设置有包括竖梁(71)和横梁(72)的门形架,所述横梁(72)上滑动设置有喷涂移动架(8),所述喷枪(5)设置在喷涂移动架(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移动架(8)竖直设置,喷涂移动架(8)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转轴(81),转轴(81)上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82),两个皮带轮(82)通过皮带(83)传动连接,所述喷枪(5)固定设置在皮带(83)上,上方的转轴(81)固定连接有摇柄(8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防水材料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72)的外侧设置有水平卡槽(63),所述底板(6)上开设有与喷涂移动架(8)上下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伟周支军谢国兴李强梅跃飞王健马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