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65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包括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喷座、主体、起泡器和固定盖等,主要是在喷座与主体之间设有外环腔,喷座相邻主体的端面上设有与主体上的一组喷雾孔数量相同的出水柱,每个出水柱均一一对应插装入每个喷雾孔内而形成连通,同时每个出水柱都同时与外环腔连通;因此,分水板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进水将先接入外环腔,再同时进入每个出水柱后,就能由主体上的一组喷雾孔同时喷出一束旋涡状的喷雾,则多束旋涡状的喷雾互相交织就形成了大雾的喷出效果。改进后的喷头面盖以多个喷雾代替了原有结构的单个喷雾,故具有雾状出水量大和能喷出大雾效果等特点,使用效率也更高,从而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A new structure of nozzl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安装在园林水枪头部并用于喷出水型切换的喷头面盖,即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园林水枪的喷出水型,例如喷雾型、直线型或水花型等都是由安装在园林水枪头部的喷头面盖进行转动切换的,该喷头面盖通常是由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喷座和主体等构成,切换的喷出水型档位一般设计为五档,可方便消费者的选择使用。然而,实际使用中却发现,作为其中一档的喷雾型,也就是喷头面盖的雾状出水只出现在其中一个出水孔上,则导致的问题就是雾状出水量过小,雾状喷出形态不够大,难以形成大雾效果,而其它喷出水型段数较多却又不实用,反而占据有限的喷头空间,故实际使用中一直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给消费者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雾状出水量大、能喷出大雾效果、使用效率更高的新型喷头面盖结构。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包括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喷座和主体,该主体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起泡器和固定盖,所述的分水板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孔,喷座上设有若干个与分水孔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的通水孔,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该若干个出水孔是由一组喷雾孔和一组花型孔构成,所述的喷座与主体之间设有外环腔,分水板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与该外环腔连通,所述的喷座相邻主体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喷雾孔数量相同的出水柱,每个出水柱均一一对应插装入每个喷雾孔内并形成连通,每个出水柱同时都与外环腔连通;所述的分水板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进水接入外环腔,再同时进入每个出水柱,并由一组喷雾孔同时旋涡状交织喷出。所述的每个出水柱均设为中空柱,在出水柱的侧面设有两条位置对称且沿轴向延伸的侧进水通道,该两条侧进水通道均朝圆周方向作同向倾斜设置,两条侧进水通道的外端从出水柱顶端贯穿出对称的外斜槽;所述的外环腔进水由两条侧进水通道进入中空的出水柱后,经对称的外斜槽出水而形成单个漩涡,再由每个喷雾孔同时喷出而形成交织的大旋涡状。所述的若干个分水孔是由圆周均布的两个花型分水孔、一个起泡分水孔、一个喷雾分水孔和一个花洒分水孔构成;所述的喷座中间设有中孔,该中孔与其中一个通水孔相通而形成法兰孔,所述的起泡分水孔与法兰孔连通,该法兰孔同时又与主体上的起泡器连通出水。所述的一组喷雾孔设有圆周均布的五个,相应的出水柱也设有圆周均布的五个;所述的一组花型孔设有两个;所述的两个花型分水孔分别经两个通水孔一一对应连通两个花型孔直接出水。所述的喷座与主体之间设有内环腔,固定盖与主体之间设有花洒喷水间隙,所述的花洒分水孔经通水孔连通内环腔,该内环腔连通花洒喷水间隙出水。所述的分水板相邻喷座的端面上设有分别围合两个花型分水孔、一个喷雾分水孔和一个花洒分水孔的圆形凸圈,还设有围合一个起泡分水孔的半圆形凸圈,相应在喷座相邻分水板的端面上设有围合四个通水孔的圆形凸环,该四个圆形凸环分别与四个圆形凸圈一一对应密封插接连通;所述的半圆形凸圈插接连通在法兰孔内。所述的主体相邻喷座的端面上设有分别围合五个喷雾孔的内半圆孔,所述的五个出水柱一一对应密封插接连通在该五个内半圆孔内。所述的主体相邻喷座的端面上设有分别围合两个花型孔的全圆孔,该两个全圆孔分别与两个花型分水孔一一对应密封连通。所述的主体相邻喷座的端面上设有分别密封连通内环腔和花洒喷水间隙的外半圆孔。所述的主体外包裹柔性的包胶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在喷座与主体之间设有外环腔,喷座相邻主体的端面上设有与主体上的一组喷雾孔数量相同的出水柱,每个出水柱均一一对应插装入每个喷雾孔内而形成连通,同时每个出水柱都同时与外环腔连通;因此,分水板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进水将先接入外环腔,再同时进入每个出水柱后,就能由主体上的一组喷雾孔同时喷出一束旋涡状的喷雾,则多束旋涡状的喷雾互相交织就形成了大雾的喷出效果。改进后的喷头面盖以多个喷雾代替了原有结构的单个喷雾,故具有雾状出水量大和能喷出大雾效果等特点,使用效率也更高,从而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极大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5为图1的D—D剖视图。图6为图1的E—E剖视图。图7为图1的立体图。图8为图7的其中一个视向立体分解图。图9为图7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分解图。图10为图1安装在园林水枪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立体图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11所示,1.起泡器、2.固定盖、3.主体、31.内环腔、32.花洒喷水间隙、33.外环腔、34.内半圆孔、35.全圆孔、36.外半圆孔、4.出水孔、41.喷雾孔、42.花型孔、5.分水板、51.分水孔、511.起泡分水孔、512.花型分水孔、513.喷雾分水孔、514.花洒分水孔、515.圆形凸圈、516.半圆形凸圈、6.喷座、61.通水孔、62.法兰孔、63.中孔、64.出水柱、641.侧进水通道、642.外斜槽、65.圆形凸环、7.包胶圈、8.出水圈、9.园林水枪、91.出水口、10.螺钉。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如图1、图7、图10~图11所示,可通过轴心处的螺钉10转动安装在园林水枪9头部并用于喷出水型的切换,其结构主要是由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5、喷座6和主体3构成,该主体内设有可拆式密封安装的起泡器1、出水圈8和固定盖2,上述这几个部件均为圆形部件。其中,分水板5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孔51,其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用,本实施例如图8、图9所示设为以轴心为圆心作圆周均布的五个,这五个分水孔51分别为两个花型分水孔512、一个起泡分水孔511、一个喷雾分水孔513和一个花洒分水孔514。而且,分水板5相邻喷座6的端面上设有分别围合两个花型分水孔512、一个喷雾分水孔513和一个花洒分水孔514的圆形凸圈515,还设有围合一个起泡分水孔511的半圆形凸圈516。所述的喷座6上设有若干个与分水孔51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的通水孔61,根据图7所示选用五个分水孔51,则通水孔61也选用位置对应的五个;而喷座6相邻分水板5的端面上设有围合四个通水孔61的圆形凸环65,该四个圆形凸环正好分别与四个圆形凸圈515一一对应密封插接连通,喷座6中间还设有中孔63,该中孔与最后一个通水孔相通形成法兰孔62,分水板5上的半圆形凸圈516直接插接连通在法兰孔62内,则分水板5上的起泡分水孔511就能通过半圆形凸圈516与法兰孔62连通,该法兰孔同时又与主体3上的起泡器1连通而进行出水。所述的喷座6相邻主体3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出水柱64,根据图7所示选用五个圆周均布的出水柱64,每个出水柱均设为中空柱,在出水柱64的侧面设有两条位置对称且沿轴向延伸的侧进水通道641,该两条侧进水通道641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包括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5)、喷座(6)和主体(3),该主体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起泡器(1)和固定盖(2),所述的分水板(5)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孔(51),喷座(6)上设有若干个与分水孔(51)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的通水孔(61),主体(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4),该若干个出水孔(4)是由一组喷雾孔(41)和一组花型孔(4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座(6)与主体(3)之间设有外环腔(33),分水板(5)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51)与该外环腔(33)连通,所述的喷座(6)相邻主体(3)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喷雾孔(41)数量相同的出水柱(64),每个出水柱均一一对应插装入每个喷雾孔(41)内并形成连通,每个出水柱(64)同时都与外环腔(33)连通;所述的分水板(5)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51)进水接入外环腔(33),再同时进入每个出水柱(64),并由一组喷雾孔(41)同时旋涡状交织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包括同轴心依次固定的分水板(5)、喷座(6)和主体(3),该主体内设有密封安装的起泡器(1)和固定盖(2),所述的分水板(5)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孔(51),喷座(6)上设有若干个与分水孔(51)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连通的通水孔(61),主体(3)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孔(4),该若干个出水孔(4)是由一组喷雾孔(41)和一组花型孔(4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座(6)与主体(3)之间设有外环腔(33),分水板(5)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51)与该外环腔(33)连通,所述的喷座(6)相邻主体(3)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与喷雾孔(41)数量相同的出水柱(64),每个出水柱均一一对应插装入每个喷雾孔(41)内并形成连通,每个出水柱(64)同时都与外环腔(33)连通;所述的分水板(5)上的其中一个分水孔(51)进水接入外环腔(33),再同时进入每个出水柱(64),并由一组喷雾孔(41)同时旋涡状交织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出水柱(64)均设为中空柱,在出水柱(64)的侧面设有两条位置对称且沿轴向延伸的侧进水通道(641),该两条侧进水通道(641)均朝圆周方向作同向倾斜设置,两条侧进水通道的外端从出水柱(64)顶端贯穿出对称的外斜槽(642);所述的外环腔(33)进水由两条侧进水通道(641)进入中空的出水柱(64)后,经对称的外斜槽(642)出水而形成单个漩涡,再由每个喷雾孔(41)同时喷出而形成交织的大旋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头面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分水孔(51)是由圆周均布的两个花型分水孔(512)、一个起泡分水孔(511)、一个喷雾分水孔(513)和一个花洒分水孔(514)构成;所述的喷座(6)中间设有中孔(63),该中孔与其中一个通水孔(61)相通而形成法兰孔(62),所述的起泡分水孔(511)与法兰孔(62)连通,该法兰孔同时又与主体(3)上的起泡器(1)连通出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东龚飞黄纪风曹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叶园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