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厚联专利>正文

汽化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023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汽化燃烧器,由一中空的腔体构成汽化燃烧器本件[1],其特征是在汽化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进燃料管[2]和燃烧出气孔[3]。(*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具用汽化和燃烧
目前,市售燃具按照其采用的燃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烧固体燃料如煤、柴等的燃具,其缺陷较多;第二类是烧气体燃料如天燃气、煤气等的燃具,其优点较多,但需安装供气管道,在无气、断气的情况下不能使用;第三类是烧液体燃料如合成液体燃料的燃具,由于本类燃具兼有前两类燃具的优点,而且克服了前两类燃具的主要缺陷,因此使用液体燃料的燃具目前在国内外得到相当广泛的推广应用,但这种燃具一般不能烧气体燃料。市场流行的烧液体燃料的燃具,目前主要是采用外加压力或者预热自升压来实现液体燃料的汽化和输送的,经汽化器汽化后的燃料通过管道导入到燃烧器内燃烧,其共同点是液体燃料的汽化和燃烧均需由汽化器和燃烧器两个不同的部件来分别完成。另外,现有预热升压式燃具的汽化器多数为较细的螺旋管,易发生堵塞。有的汽化器与储液体燃料箱合为一体,其所需预热时间约2分钟后才能正常使用,极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颖的汽化燃烧器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最简便、优化的结构将液体燃料的汽化和燃烧的两种功能合二为一,同时,也可用作气体燃料的燃烧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述汽化燃烧器,由一个中空的腔体构成汽化燃烧器本体,其特征是在汽化燃烧器本体上设有进燃料管和燃烧出气孔。本技术所述汽化燃烧器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汽化燃烧器本体由有凹槽的环状金属腔体和上盖构成,在上盖上设有燃烧出气孔,凹槽与进燃料管连通。本技术所述汽化燃烧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汽化燃烧器本体的下部安装有预热器。采用本技术所述汽化燃烧器具有以下优点(1)液体燃料的汽化和燃烧由同一个部件快速完成,特别适合于各种液体燃料尤其是合成液体燃料的汽化和燃烧;(2)汽化燃烧器本体较薄,表面积较小,极易预热,大大缩短了预热时间,液体燃料在很短时间内就可充分汽化进入正常使用状态;(3)结构特别简单,生产成本极低,性能安全可靠,是使用液体燃料燃具的理想换代产品;(4)可以同时用作气体燃料的燃烧器。下面参照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汽化燃烧器俯视示意图图2汽化燃烧器剖视示意图图3汽化燃烧器仰视示意图图4有支撑腿的汽化燃烧器剖视示意图图5有支撑腿的汽化燃烧器仰视示意图图6汽化燃烧器上盖示意图图7汽化燃烧器剖视示意图图8汽化燃烧器腔体俯视示意图图9汽化燃烧器剖视示意图图10汽化燃烧器腔体俯视示意图图11安装有汽化燃烧器的燃具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所述汽化燃烧器的具体实施例,它由一中空的腔体构成汽化燃烧器本体1,在汽化燃烧器本体1上设有进燃料管2和燃烧出气孔3。图6~10是更好的实施例,汽化燃烧器本体1由有凹槽的环状金属腔体4和上盖5构成,在上盖5上开有燃烧出气孔3,凹槽6与进燃料管2连通,如图11所示在汽化燃烧器本体的下部还可安装有预热器7。图11是安装有这种汽化燃烧器的燃具的实施例。这种汽化燃烧器的工作过程极为简单,当液体燃料由进燃料管2进入汽化燃烧器本体1的腔体4内受热后,迅速汽化并由燃烧出气孔3喷出燃烧,燃烧产生的部分热量又传给汽化燃烧器本体1,使其中的液体燃料受热汽化,形成自动良性循环,使液体燃料源源不断的被汽化燃烧。权利要求1.汽化燃烧器,由一中空的腔体构成汽化燃烧器本体,其特征是在汽化燃烧器本体上设有进燃料管和燃烧出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燃烧器,其特征是汽化燃烧器本体〔1〕由有凹槽的环状金属腔体〔4〕和上盖〔5〕构成,在上盖〔5〕上开有燃烧出气孔〔3〕,凹槽〔6〕与进燃料管〔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化燃烧器,其特征是在汽化燃烧器本体〔1〕的下部安装有预热器〔7〕。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新颖的汽化燃烧器,它由中空的腔体构成汽化燃烧器本体,在汽化燃烧器本体上设有进燃料管和燃烧出气孔。它采用最简便、优化的结构将液体燃料的汽化和燃烧两种功能合二为一,大大缩短了预热时间,液体燃料能得到充分汽化,同时它还可用作气体燃料的燃烧器。文档编号F24C3/08GK2209284SQ9424611公开日1995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廖厚联 申请人:廖厚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厚联
申请(专利权)人:廖厚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