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小两用电磁炉,它包括壳体、加热装置(3)、控制装置(4)及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12);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圆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电磁加热线圈(31)中心部位设有与中心孔(12)相匹配的空腔(14);采用上述结构后,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加热直径在12厘米至30厘米之间的锅具的缺陷,使电磁炉还适用于直径小于12厘米的锅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大小两 种锅具加热的电磁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如图l所示,包括由上壳体l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 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线圏31和线圏支座32构成,电磁 加热线圈31釆用平面盘式电磁加热线圈,该线围位于紧邻受 热锅底的正下方,电磁加热线圈31与受热锅底之间隔一层平 面透磁绝热隔板11;由于受功率和散热等条件的限制,现有 技术的电磁炉只适用于加热锅底直径在12厘米至30厘米之 间的锅具,不能用来加热锅底直径小于1 2厘米的小尺寸加热 锅具;因此,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对诸如煮蛋、温奶、热咖啡、 熬豆浆、泡方便面等快捷、短时、应急、简便的小尺寸锅具 加热不能适用,这对于工作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快、不善于 炒菜做饭的青年、单身族、上班族等人群来说,不能不说是 一种遗憾。为此,许多相关生产企业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多年 反复的研究和试验,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电磁炉存在的上述弊病,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正常锅具和锅底小于12 厘米的小尺寸锅具都能加热的大小两用电磁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 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和 控制装置,加热装置由电磁加热线圏和线圏支座构成,在电 磁加热线圏正上方的上壳体上设有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所述的电磁 加热线圃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 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 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圏或至少二个不同大 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 管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中心部位设有与平板式透磁绝 热隔板的中心孔相匹配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部设有支承小尺寸锅具的支架。 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的中心孔大小约为12厘米。采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 一是使电磁炉的 用途得到进一步拓展,从只适用于加热锅底直径在12厘米至 30厘米之间的锅具,扩展为对加热锅底直径在12厘米至30 厘米之间的锅具及锅底直径小于12厘米的锅具都能适用;二 是使电磁炉更适应青年、单身族、上班族等工作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快、不善于炒菜做饭人群饮食烹调的需要,更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三是电磁炉成为大小两用后,既节省了电 磁炉的成本,提高了其性价比,又为用户节约开支。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技术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大尺寸锅具加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小尺寸锅具加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所示,为本技术用于大尺寸锅具加热的具体实 施方案,它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 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 线圏31和线圈支座32构成,在电磁加热线圈31正上方的上 壳体1上设有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 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1 2 ,中心孔大小约为1 2厘米; 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圏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 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 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圏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当然电磁加热线圈31还可以采用多 环圆柱状短螺管结构等;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圃31中心部位设 有与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ll的中心孔12相匹配的空腔14。 所述空腔14的底部设有支承小尺寸锅具的支架33。大尺寸锅具直接放置在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ll上即可加热使用。图3所示,为本技术用于小尺寸锅具加热的具体实 施方案,与上述方案不同之处是,当加热锅具的尺寸小于12 厘米时,小尺寸加热锅具从中心孔12放入到电磁加热线圈 31的空腔14中,底部搁置在支架33上,从图3中可以说明, 小尺寸加热锅具被下层的电磁加热线圏31所包围,使小尺寸 加热锅具处在磁场强度最强的区域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提 髙加热效率和速度。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如图l相比, 现有技术的电磁加热线圈31采用平面盘式加热线圃,而本实 用新型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带有中心孔的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 ll以及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等结构的电磁加热线圈31,使得 本技术既可适用于加热直径在12厘米至30厘米之间的 普通平底锅具,又可以对直径小于12厘米的小尺寸锅具进行 加热。权利要求1、一种大小两用电磁炉,它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线圈(31)和线圈支座(32)构成,在电磁加热线圈(31)正上方的上壳体(1)上设有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其特征是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12);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中心部位设有与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孔(12)相匹配的空腔(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两用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 空腔(14)的底部设有支承小尺寸锅具的支架(3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小两用电磁炉,其特征是所述 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孔(12)大小约为12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小两用电磁炉,它包括壳体、加热装置(3)、控制装置(4)及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12);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圆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电磁加热线圈(31)中心部位设有与中心孔(12)相匹配的空腔(14);采用上述结构后,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加热直径在12厘米至30厘米之间的锅具的缺陷,使电磁炉还适用于直径小于12厘米的锅具。文档编号F24C7/00GK201047621SQ20072010924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吕伟叶, 应锦成, 廖加华, 杨子勤, 胡兆火 申请人:永康市凯思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小两用电磁炉,它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加热装置(3)和控制装置(4),加热装置(3)由电磁加热线圈(31)和线圈支座(32)构成,在电磁加热线圈(31)正上方的上壳体(1)上设有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其特征是:所述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孔(12);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由至少一个短螺管结构的线圈和至少一个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或者由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或至少二个不同大小的锥形短螺管结构的线圈按大小布置成阶梯式或塔式螺线管结构;所述的电磁加热线圈(31)中心部位设有与平板式透磁绝热隔板(11)的中心孔(12)相匹配的空腔(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吕伟叶,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凯思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