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98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盒体内关于盒体型心对称设置有靠近红外线主板的限位板,盒壁上关于盒体型心对称开有与限位板位置对应的滑道孔;盒壁内侧靠近滑道孔设有限位片;滑道孔穿设有可沿其滑动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设有使第一滑块限位滑动于限位板与限位片之间挡板;第二滑块远离与第一滑块相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夹;盒盖上设有与红外线主板相连接的开关按钮、复位按钮以及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本装置可以双重定位,具有更好地稳定性,收纳方便便于携带,数据收集精度高,夹头几乎不会压迫滴管,对液滴流速影响极小。

A deformation liquid veloc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
技术介绍
在临床输液工作中,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调节输液速度。对于不需要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来严格控制滴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由护士肉眼判断滴速的快慢并进行相应的调节。在输液管路连接后、更换输液瓶时、巡视有异常时,都需要进行人工测量并判断,这样护士每天都要浪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测量和调节滴速。红外输液滴速测量装置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产生的。目前市场上的红外输液滴速测量装置应用的都是红外光被阻断的原理,一般仪器内以红外线主板为核心,设备在莫菲氏滴管的两侧各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线,当液滴滴落是会阻断红外线的传播,从而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大大减小,通过检测接收到的红外线并送至信号处理器,即可以测得变化周期,进而得到滴速。红外线主板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接收器依次通过采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和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通过D/A转换电路和显示装置相连,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都位于测量仪本体内且位于莫菲氏滴管同侧,采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微处理器、D/A转换电路和显示装置都位于测量仪本体内。而后将信号反应到与红外线主板连接的显示器上。通常主板上会设置纽扣电池安装槽,以标准电池为之供能。这种红外输液滴速测量装置的缺点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护士手持时测量时不稳定易晃动读数不准;而使用市面的通用夹子,夹住滴管会影响流速,而且单一的夹子不利于定位,同样数据收集不准确操作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滴速测量装置的缺点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护士手持时测量时不稳定易晃动读数不准;而使用市面的通用夹子,夹住滴管会影响流速,而且单一的夹子不利于定位,同样数据收集不准确且依然费力耗时。本技术提供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包括盒体、盒盖、盒体内设有红外线主板,盒体外远离盒盖一侧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盒盖上设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与红外线主板相连接,盒体由底板和环绕底板的盒壁组成,红外线主板位于盒体内中部,盒体内关于盒体型心对称设置有靠近红外线主板的限位板,盒壁上关于盒体型心对称开有与限位板位置对应的滑道孔;盒壁内侧靠近滑道孔设有限位片;滑道孔穿设有可沿其滑动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另一端设有使第一滑块限位滑动于限位板与限位片之间挡板;第二滑块远离与第一滑块相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夹;盒盖上设有与红外线主板相连接的开关按钮、复位按钮以及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进一步的,弹簧夹包括夹板、弹簧以及夹头,弹簧夹还包括弹簧夹底板、盖于弹簧夹底板上的弹簧夹盖板,弹簧夹两块夹板为L型,垂直纸面方向平行“L”竖向做镜像面,以镜像方式对接;两块夹板竖直部分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为压缩弹簧,夹头位于夹板竖直部分处沿夹板水平部分方向延伸而设。进一步的,夹板水平部分上远离夹板竖直部分的一端设有防滑凸棱。进一步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铰接处,设有转向限位块。进一步的,盒体正视图轮廓为凸六边形,弹簧夹正视图轮廓为等腰梯形且上述等腰梯形下底边长度等于上述凸六边形对应边单边边长;上述等腰梯形下底角与上述凸六边形对应位置内角互补。本装置可以双重定位,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收纳方便便于携带,数据收集精度高,夹头几乎不会压迫滴管,对液滴流速影响极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盒盖平面正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盒体平面正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弹簧夹盖板平面正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拉伸状态平面侧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卡接状态平面侧视图;图6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平面正视图;图7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收纳状态平面正视图;图8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的夹板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盒体1、红外线主板11、红外发射器12、红外接收器13、限位板14、滑道孔15、限位片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18、挡板19、盒盖2、液晶显示屏21、开关按钮22、复位按钮23、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24、弹簧夹3、夹板31、弹簧32、夹头33、弹簧夹底板34、弹簧夹盖板35、限位块19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到图5所示本技术具体提供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它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盒体1、盒盖2、盒体1内设有红外线主板11,盒体1外远离盒盖2一侧设有红外发射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盒盖2上设有液晶显示屏21,液晶显示屏21与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盒体由底板和环绕底板的盒壁组成,红外线主板11位于盒体1内中部,盒体1内关于盒体1型心对称设置有靠近红外线主板11的限位板14,盒壁上关于盒体1型心对称开有与限位板14位置对应的滑道孔15;盒壁内侧靠近滑道孔15设有限位片16;滑道孔15穿设有可沿其滑动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第一滑块17一端与第二滑块18铰接,另一端设有使第一滑块17限位滑动于限位板14与限位片16之间挡板19;第二滑块18远离与第一滑块17相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夹3;盒盖2上设有与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的开关按钮22、复位按钮23以及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24。使用时可以将两端拉出,而后弯折到合适角度,再夹住滴管的两端。不用时收纳于盒体。便于携带。操作时先打开开关而后调节到测速模式。还以作为时钟。参照图2、图3和图8,弹簧夹3包括夹板31、弹簧32以及夹头33,弹簧夹3还包括弹簧夹底板34、盖于弹簧夹底板34上的弹簧夹盖板35,弹簧夹3两块夹板31为L型,垂直纸面方向平行“L”竖向做镜像面,以镜像方式对接;两块夹板31竖直部分之间设有弹簧32,弹簧32为压缩弹簧,夹头33位于夹板31竖直部分处沿夹板31水平部分方向延伸而设。如此设计的弹簧夹结构在使用时可以按压弹簧夹两侧实现夹口的张开。较之于通常直板的夹板,有更小的操作空间。夹板31水平部分上远离夹板31竖直部分的一端设有防滑凸棱35。定位时,食指拇指按住夹板两端防滑凸棱处,让滴液管自夹口处进入,待滴液管位于图中圆形位置处,松开拇指食指即可。参考图4和图5,第一滑块17与第二滑块18铰接处,设有转向限位块191。可以实现在滑块转向时限定一定角度,更便于对接夹住滴管。如图6和图7所示盒体1正视图轮廓为凸六边形,弹簧夹3正视图轮廓为等腰梯形且上述等腰梯形下底边长度等于上述凸六边形对应边单边边长;上述等腰梯形下底角与上述凸六边形对应位置内角互补。整体呈现完整化可收纳结构,边缘轮廓线连续。在不失美感的同时也极其便于携带。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包括盒体(1)、盒盖(2)、所述盒体(1)内设有红外线主板(11),所述盒体(1)外远离所述盒盖(2)一侧设有红外发射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所述盒盖(2)上设有液晶显示屏(21),所述液晶显示屏(21)与所述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所述盒体由底板和环绕底板的盒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主板(11)位于所述盒体(1)内中部,所述盒体(1)内关于所述盒体(1)型心对称设置有靠近所述红外线主板(11)的限位板(14),所述盒壁上关于盒体(1)型心对称开有与所述限位板(14)位置对应的滑道孔(15);所述盒壁内侧靠近所述滑道孔(15)设有限位片(16);所述滑道孔(15)穿设有可沿其滑动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7)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18)铰接,另一端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块(17)限位滑动于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限位片(16)之间挡板(19);所述第二滑块(18)远离与所述第一滑块(17)相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夹(3);所述盒盖(2)上设有与所述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的开关按钮(22)、复位按钮(23)以及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液速测量仪,包括盒体(1)、盒盖(2)、所述盒体(1)内设有红外线主板(11),所述盒体(1)外远离所述盒盖(2)一侧设有红外发射器(12)和红外接收器(13),所述盒盖(2)上设有液晶显示屏(21),所述液晶显示屏(21)与所述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所述盒体由底板和环绕底板的盒壁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主板(11)位于所述盒体(1)内中部,所述盒体(1)内关于所述盒体(1)型心对称设置有靠近所述红外线主板(11)的限位板(14),所述盒壁上关于盒体(1)型心对称开有与所述限位板(14)位置对应的滑道孔(15);所述盒壁内侧靠近所述滑道孔(15)设有限位片(16);所述滑道孔(15)穿设有可沿其滑动且相互铰接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7)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18)铰接,另一端设有使所述第一滑块(17)限位滑动于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限位片(16)之间挡板(19);所述第二滑块(18)远离与所述第一滑块(17)相铰接处的一端连接有弹簧夹(3);所述盒盖(2)上设有与所述红外线主板(11)相连接的开关按钮(22)、复位按钮(23)以及时钟/测速模式切换按钮(24)。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蓉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