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冷疗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94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疗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液氮冷疗舱,包括用于包覆人体的舱体,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冷源介质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一冷却机构。该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冷却结构对人体皮肤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冷疗,提高安全性并且温度不会突然降到很低,有一个缓冲过程,其冷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人体更为适应该过程。

A liquid nitrogen cold treatment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冷疗舱
本技术涉及冷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氮冷疗舱。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201510502907.2公开了一种超低温冷疗仪,包括气体仓和冷疗舱,气体仓和冷疗舱之间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气体仓包括液氮罐、气囊、液氮腔体、涡轮风机和气体仓排气口,吸气电机通过控制气囊的进出气把液氮压入液氮腔体中,液氮腔体中的液氮在涡轮风机的作用下汽化为氮气,氮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冷疗舱,氮气在冷疗舱内进行循环,氮气在循环的过程中通过排气口进入气体仓,气体仓排气口用于将气体仓内的氮气排出。对体育、健身、医学康复或军事训练后的疲劳缓解有显著效果,对人体刺激小,人容易承受,无副作用,通过液氮就可以冷疗,操作方便可以随时治疗。冷疗(coldtherapy),利用低于体温的介质接触人体,使之降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与冷冻疗法的区别在于,它所加于人体的低温不会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短暂较深的低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过长则作用相反;冷作用于局部可使血管收缩,继而扩张,有利于改善局部循环;冷使呼吸加深,临床用于高烧、软组织损伤早期、神经官能症;也常用于保健,提高机体抵抗力;冷疗最常见的用途是广泛用于运动员劳损拉伤等,比如冰敷、冷水浴等。采用低温氮气或者液氮对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的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最早始于国外。冷疗现在有作为普通人的软组织损伤等症的物理辅助治疗措施的趋势。如上述的专利技术专利所述,采用低温氮气对人体皮肤进行冷却,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手段和措施。该专利的缺陷在于:通过低温气体的直接接触使人体皮肤表面没有一个预冷过程,其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氮冷疗舱,该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冷却结构对人体皮肤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冷疗,提高安全性并且温度不会突然降到很低,有一个缓冲过程,其冷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人体更为适应该过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氮冷疗舱,包括用于包覆人体的舱体,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冷源介质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一冷却机构。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将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将冷源介质直接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第二冷却机构为间歇式将冷源介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舱体内壁的冷却盘管,所述的冷却盘管与外设的或者设置在舱体上的储存冷源介质的存储机构相连。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若第一冷却机构内的冷却介质为氮气,则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和存储机构之间设有膨胀阀。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第二冷却机构包括用于喷出冷源介质的朝向舱体内部的若干喷头;所述的喷头与第一冷却机构连通,或,与外设的或者设置在舱体上的储存冷源介质的存储机构相连。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喷头上设有用于控制喷头通断的控制阀。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舱体内壁设有位于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外侧的隔板,所述的隔板为非金属材质;所述的隔板上设有用于使隔板两侧气体流动的强制对流设备、与喷头正对的通孔。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舱体上设有供用户进入的门体,所述的舱体的顶部设有供用户头部伸出的带孔的弹性罩。在上述的液氮冷疗舱中,所述的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将第二冷却机构输出的氮气排到室外或者集中气体处理设备中的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冷却结构对人体皮肤表面进行非接触式的冷疗,提高安全性并且温度不会突然降到很低,有一个缓冲过程,其冷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人体更为适应该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液氮冷疗舱,包括用于包覆人体的舱体1,所述的舱体1内设有用于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冷源介质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一冷却机构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站在或者坐在或躺在舱体1内,通过第一冷却机构2来对舱体1内空间进行速冷,使人体皮肤温度降低,达到冷疗的目的。换句话说,本舱体1可以是卧式、立式、坐式等,在此不做过多限制。至于冷源选择是低温氮气(即液氮经过减压蒸发得到)还是低温液氮,都是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过多的限制。优选地,所述的舱体1内设有用于将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将冷源介质直接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3。本实施例将第一冷却机构2和第二冷却机构3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通过第二冷却机构3辅助对人体皮肤进行冷却,可以进一步提高冷疗作用面积和接触直接性,但是优选通过间歇性的喷出冷源介质。即,所述的第二冷却机构3为间歇式将冷源介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3。要实现间歇式的将冷源介质与人体直接接触,可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第二冷却机构3包括用于喷出冷源介质的朝向舱体1内部的若干喷头31;所述的喷头31与第一冷却机构2(如果第一冷却机构2的冷却介质是液氮)连通,或,与外设的或者设置在舱体1上的储存冷源介质(在第一冷却机构2的冷却介质是氮气的情况下,采用这种设置模式)的存储机构相连;所述的喷头31上设有用于控制喷头31通断的控制阀32;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控制阀32按照设定的频率开闭,这样可以让皮肤足够的时间予以适应。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2包括设置在舱体1内壁的冷却盘管,该盘管以蛇形迂回的方式布置在舱体1内,所述的冷却盘管与外设的或者设置在舱体1上的储存冷源介质的存储机构相连。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仅仅有冷却盘管可供选择,比如带中空腔的金属导热板、冷却夹条等。储存冷源介质的存储机构优选设置在室外,而不与舱体1直接整体设置,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客户会需要多台冷疗设备,这个时候,通过在室外设置存储机构其无论是安全系数还是工作效率、管道布置都会方便很多。在实际应用中,若第一冷却机构2内的冷却介质为氮气,则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2和存储机构之间设有膨胀阀。通过膨胀阀使液氮予以气化成为低温氮气。为了避免人体和第一冷却机构2和第二冷却机构3直接接触导致皮肤上的水分凝固,进而造成人体受伤,所述的舱体1内壁设有位于第一冷却机构2和第二冷却机构3外侧的隔板4,所述的隔板4为非金属材质,隔板4可选材质为耐低温塑料,如TPU,或者木板;所述的隔板4上设有用于使隔板4两侧气体流动的强制对流设备41、与喷头31正对的通孔42。强制对流设备4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氮冷疗舱,包括用于包覆人体的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冷源介质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一冷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冷疗舱,包括用于包覆人体的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冷源介质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一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体内设有用于将以氮气或液氮为冷源介质且将冷源介质直接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冷却机构为间歇式将冷源介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第二冷却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包括设置在舱体内壁的冷却盘管,所述的冷却盘管与外设的或者设置在舱体上的储存冷源介质的存储机构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氮冷疗舱,其特征在于,若第一冷却机构内的冷却介质为氮气,则所述的第一冷却机构和存储机构之间设有膨胀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氮冷疗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锐
申请(专利权)人:分子冷链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