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973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一套从选择亲本,产卵、孵化、仔虾繁育到成虾养殖的精细化养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活力健壮有优势的种虾进行加强培养,繁育优质的仔虾苗;并精细饲养和管理保证虾苗质量;成虾养殖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多元矿物质,增强克氏原螯虾的体质,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通过本方法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平均规格达到45g/只以上,与而普通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相比,平均体重增加了33.3%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A method of breeding large size crayf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技术背景克氏原螯虾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克氏原螯虾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特别广,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甚至自相残杀。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也成为人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然而,现有的养殖技术,产出的龙虾规格较小,平均规格约为30g/只左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限制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通过种虾的选择培育繁育出优质的虾苗结合科学合理的成虾养殖,培育出体重规格大的商品龙虾,实现增产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亲本选择:选择无病无伤、活力强、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来自不同养殖种群的雄性种虾和雌性种虾作为繁育的父本与母本;其中,父本规格要求大于50g/只,母本规格要求大于40g/只,雌雄比例为2:1;2)繁育池设计:修建长75m,宽50m的矩形池塘作为种虾繁育池;池塘深1.2m,坡比1:2.5,池塘堤坝顶宽3m,底宽6m,池塘中间筑设长垄,池塘的两端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滤网,所述进、排水口设有防逃塑料膜;3)亲本培育:将步骤2)中修建的繁育池清塘后,在池塘四周及长垄的四周种植水花生,并保持覆盖率为40%;将步骤1)中选择的种虾投放到繁育池中,消毒后选择动物性饲料作为培育饲料投喂饲养;期间,每半个月对池塘消毒一次,直至种虾性腺发育成熟并交配;4)水位控制:待种虾大多交配后,开始逐步降低繁育池的水位,促使种虾沿着池堤和长垄四周的不同高度打洞,同时保持种虾洞穴内有水,利于种虾进入洞穴产卵与孵化;5)虾苗繁育:待种虾产卵结束仔虾大多孵化后,开始上升水位;要求水位漫过最上层的种虾洞穴,促使种虾带着仔虾或虾卵从洞内进入池塘中,并使用有机菌肥肥水,保证仔虾有充足的饵料,并每半个月对消毒繁育池一次,保持水质爽嫩;待仔虾长至4~5个月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直至转至成虾塘养殖;6)成虾养殖:当繁育池内的虾苗规格达到每公斤500头时,开始起捕将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所述成虾塘设计类同于繁育池,但池塘中间不设长垄,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然后投放虾苗;虾苗投放后后需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以配合饲料投喂饲养,投喂量为投放虾苗体重的3%;每周对成虾塘消毒一次并换水,直至捕捞上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1)中,所述父本与母本种虾养殖种群之间的运输距离不超过一个小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2)中,所述池塘中筑设的长垄为七个,其等距筑设在池塘中间,该长垄规格为:长63m,高1m,顶宽2m;底宽4m;所述进水口的滤网规格为60目,所述排水口的防逃塑料膜高于池塘40c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3)中,所述种虾投放的密度为每亩池塘投放种虾40kg;所述亲本培育的动物性饲料为冰鲜鱼,投喂量为投放种虾体重的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4)中,所述水位控制,粘土池塘可以将水放干,晒塘半个月,然后上水30cm~50cm;沙土池塘,将水位排放至30cm~50cm保持,保证种虾洞穴内有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5)中,所述虾苗繁育投喂的人工饲料为冰鲜鱼糜和配合饲料混合的复合饲料,冰鲜鱼糜和配合饲料的配合体积比例为按1:1,投放量以正好吃完为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5)中,所述虾苗繁育在培育虾苗过程中还需要定期补钙,每7~8天给仔虾补充一次钙元素及多元矿物质,以促进虾苗的生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6)中,所述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的投放密度为每亩投放虾苗5000~6000尾;所述塘内种植的伊乐藻的密度为行株距均为8m;所述成虾养殖饲喂的配合饲料中添加有复合维生素和多元矿物质,以增强克氏原螯虾的体质;所述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3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消毒均为连续使用的复合碘消毒三天,施药量为每亩施用150ml,且消毒后均需使用EM菌剂调水,并施入过硫酸氢钾改底,以保持水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所述清塘为用漂白粉清除塘内的野杂鱼与病原微生物,用药量为每亩用量100斤。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建立一套从选择亲本,产卵、孵化、仔虾繁育到成虾养殖的精细化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选择活力健壮有优势的种虾进行加强培养,繁育优质的仔虾苗;并精细饲养和管理保证虾苗质量;成虾养殖的配合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多元矿物质,增强克氏原螯虾的体质,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通过本方法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平均规格达到45g/只以上,与而普通养殖的克氏原螯虾相比,平均体重增加了33.3%以上,增产效果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亲本选择8月20号左右开始挑选种虾,要求种虾无病无伤、活力强。选择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种虾,以防止已经完成交配。父本与母本选择来自不同养殖种群,且运输距离不超过一小时,保证二者具有相同的环境适应性。父本规格要求大于50g/只,母本规格要求大于40g/只。雌雄配比2:1。2、繁育池设计修建长×宽=75m×50m的矩形池塘作为种虾繁育池,池塘深度1.2m,坡比1:2.5,堤坝顶宽3m,底宽6米。池塘中间等距离筑七个长垄,该长垄长63m,顶宽2m,底宽4m,高为1.0m,长垄两端距离池塘坝底距离6m。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建在田埂高处,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的低处。进排水口用60目长3~4米的网袋过滤杂物与防逃。防逃塑料膜高于埂面40cm。3、亲本培育(1)清塘:每亩用100斤漂白粉清塘,清除野杂鱼与病原微生物。(2)种草:池塘四周以及长垄四周种植水花生,水草覆盖率保持在40%左右。(3)种虾投放:每亩投放40kg种虾,种虾下塘后每亩施用150ml复合碘消毒,连用三天。(4)饲料投喂:亲本培育饲料选择动物性饲料为佳,一般以冰鲜鱼为优。投喂量按照投放种虾体重的3%计,根据吃食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投喂点沿着池边和长垄四周投喂,注意不要投到水草上面。(5)日常管理:每半个月消毒一次,每亩施用150ml复合碘消毒,连用两天。消毒后使用EM菌调水,过硫酸氢钾改底,保持水质爽嫩。定期割除增生的水花生,保持水花生覆盖率40%左右。4、控制水位随着克氏原螯虾性腺发育成熟,亲本陆续开始的交配,交配后的种虾开始打洞产卵。种虾打洞时需要驱赶敌害生物,比如水鸟、老鼠、黄鼠狼等等。9月下旬种虾大都交配完毕,此时可以逐步降低池塘水位,促使种虾沿着池堤和长垄四周打洞,而水花生此时正可以作为虾洞的遮蔽物。随着水位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1)亲本选择:选择无病无伤、活力强、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来自不同养殖种群的雄性种虾和雌性种虾作为繁育的父本与母本;其中,父本规格要求大于50g/只,母本规格要求大于40g/只,雌雄比例为2:1;/n2)繁育池设计:修建长75m,宽50m的矩形池塘作为种虾繁育池;池塘深1.2m,坡比1:2.5,池塘堤坝顶宽3m,底宽6m,池塘中间筑设长垄,池塘的两端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滤网,所述进、排水口均设有防逃塑料膜;/n3)亲本培育:将步骤2)中修建的繁育池清塘后,在池塘四周及长垄的四周种植水花生,并保持覆盖率为40%;将步骤1)中选择的种虾投放到繁育池中,消毒后选择动物性饲料作为培育饲料投喂饲养;期间,每半个月对池塘消毒一次,直至种虾性腺发育成熟并交配;/n4)水位控制:待种虾大多交配后,开始逐步降低繁育池的水位,促使种虾沿着池堤和长垄四周的不同高度打洞,同时保持种虾洞穴内有水,利于种虾进入洞穴产卵与孵化;/n5)虾苗繁育:待种虾产卵结束仔虾大多孵化后,开始上升水位;要求水位漫过最上层的种虾洞穴,促使种虾带着仔虾或虾卵从洞内进入池塘中,并使用有机菌肥肥水,保证仔虾有充足的饵料,并每半个月对消毒繁育池一次,保持水质爽嫩;待仔虾长至4~5个月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直至转至成虾塘养殖;/n6)成虾养殖:当繁育池内的虾苗规格达到每公斤500头时,开始起捕将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所述成虾塘设计类同于繁育池,但池塘中间不设长垄,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然后投放虾苗;虾苗投放后后需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以配合饲料投喂饲养,投喂量为投放虾苗体重的3%;每周对成虾塘消毒一次并换水,直至捕捞上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亲本选择:选择无病无伤、活力强、性腺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来自不同养殖种群的雄性种虾和雌性种虾作为繁育的父本与母本;其中,父本规格要求大于50g/只,母本规格要求大于40g/只,雌雄比例为2:1;
2)繁育池设计:修建长75m,宽50m的矩形池塘作为种虾繁育池;池塘深1.2m,坡比1:2.5,池塘堤坝顶宽3m,底宽6m,池塘中间筑设长垄,池塘的两端设有独立的进、排水口;所述进水口设有滤网,所述进、排水口均设有防逃塑料膜;
3)亲本培育:将步骤2)中修建的繁育池清塘后,在池塘四周及长垄的四周种植水花生,并保持覆盖率为40%;将步骤1)中选择的种虾投放到繁育池中,消毒后选择动物性饲料作为培育饲料投喂饲养;期间,每半个月对池塘消毒一次,直至种虾性腺发育成熟并交配;
4)水位控制:待种虾大多交配后,开始逐步降低繁育池的水位,促使种虾沿着池堤和长垄四周的不同高度打洞,同时保持种虾洞穴内有水,利于种虾进入洞穴产卵与孵化;
5)虾苗繁育:待种虾产卵结束仔虾大多孵化后,开始上升水位;要求水位漫过最上层的种虾洞穴,促使种虾带着仔虾或虾卵从洞内进入池塘中,并使用有机菌肥肥水,保证仔虾有充足的饵料,并每半个月对消毒繁育池一次,保持水质爽嫩;待仔虾长至4~5个月时,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直至转至成虾塘养殖;
6)成虾养殖:当繁育池内的虾苗规格达到每公斤500头时,开始起捕将虾苗转至成虾塘养殖;所述成虾塘设计类同于繁育池,但池塘中间不设长垄,清塘后种植伊乐藻,然后投放虾苗;虾苗投放后后需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以配合饲料投喂饲养,投喂量为投放虾苗体重的3%;每周对成虾塘消毒一次并换水,直至捕捞上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父本与母本种虾养殖种群之间的运输距离不超过一个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格克氏原螯虾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池塘中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宇朱志飞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华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