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969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西红花球茎采收;西红花球茎分级;西红花球茎杀菌和上架;西红花球茎储藏期温湿度调控;西红花球茎抹芽和杀菌;西红花种植。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明确西红花采收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产业现状提出西红花球茎分级方法,并筛选出不同等级球茎适宜的杀菌试剂和处理时间,优化球茎储藏期间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明确球茎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规范西红花种植各环节,从而降低球茎腐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属于植物病害防治

技术介绍
西红花(CrocussativusL.),又名番红花、藏红花,为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植物。西红花的花丝(即花柱和柱头)含有水溶性天然色素,已广泛用于食品、饮料、汤料、香料、化妆品的着色和调味等领域。西红花也是传统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用于胃病、调经、发热、麻疹、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的治疗。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西红花中藏红花素、藏红花醛、藏红花酸等多种重要且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抗炎、降血糖、降血脂、抗抑郁等作用,使其药用价值备受关注。因此,西红花既是重要的日用化工和食品香料原料,又是国内外市场紧缺的名贵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素有“红色金子”、“植物黄金”之称。目前,西红花在伊朗、西班牙、中国、法国、希腊、印度、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均有种植,我国自引进西红花以来,种植范围在2004年就已经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59个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西红花的栽培、繁育、花期调控、加工、药理作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不断优化栽培繁育体系,确定了适宜的加工方式,提升了西红花产量和品质。然而,由于我国并非西红花原产地,且西红花主栽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其后特征与原产地差异较大,导致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发生严重,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西红花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了西红花种植企业和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西红花原产地由于气候符合其生长习性,可采用多年连续栽培,其越夏、采花和越冬均在田间。我国引种成功后,在长三角地区种植较早,种植面积较大,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已对西红花种植方式进行了改良,形成“二段式”栽培方式,即分为室内培育采花、田间种球繁育两个阶段。一般将11月中旬球茎移栽大田至翌年5月中旬球茎起土划为田间繁殖球茎阶段;从球茎起土后至球茎移入大田划为室内培育开花阶段,期间经历全休眠期(6月)、同化叶分化期(6月底至7月)、花芽分化期(8月至9月中旬)、引盛期(9月中旬末至10月)和开花期(10月底至11月中旬末)。其中,西红花在室内培育开花阶段,大田进行水稻轮作。因此,西红花球茎作为重要的地下部分,在11月至次年5月的生长期间会被大田许多潜在的致病生物所包围,例如病毒、细菌、线虫等,尤其是真菌;西红花在室内培育开花阶段,容易受长三角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所影响,导致其腐烂病发生严重。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西红花腐烂病的发生与镰刀菌属、丝核菌属、青霉菌属、曲霉菌属、菌核属、茎点霉属、旋孢腔菌属和根霉属的几种真菌有关,主要为青霉病菌(Penicilliumsp.)、炭疽菌(Colletotrichum)、尖孢镰刀菌(Fusarum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上述真菌通过单一或复合侵染球茎,致使其球茎盘产生黄褐色凹陷斑,随后腐烂,鳞茎皱缩干腐,其中以尖孢镰刀菌最具破坏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西红花球茎腐烂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备受国内外关注,相继在腐烂病西红花中分离到链格孢菌、伯克氏菌、担子菌潜伏病原体CSE26,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对西红花生长期间根系和球茎间真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虽然,人们对西红花球茎腐烂病致病菌不断地进行分离和鉴定,但是在西红花栽培和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单个菌群筛选其防治药剂,或使用百菌清、多菌灵等常用农药用于真菌防治。使用时普遍存在杀菌具有局限性,用药量大、防治效果差等问题,不能有效缓解藏红花球茎腐烂病病情。目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发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仍旧是影响西红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西红花球茎的腐烂率,减少西红花种植企业和农户的损失,提升西红花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收西红花球茎,并充分晾干后,清除球茎表面异物;S2、对清理后的西红花球茎进行等级划分;S3、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和农用链霉素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不同时长的杀菌处理,自然风干后,运送到储藏室,用带透气孔的架子,将西红花球茎顶芽向上单层摆放;S4、在西红花球茎储藏期间,根据西红花球茎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控球茎周围环境的温湿度;S5、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抹芽处理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球茎一定时间,取出晾干后立即种植;S6、种植前,对种植地进行清理、翻耕,翻耕后的土地暴晒一星期以上;播种前,在种植田中施加有机肥,并与土壤混匀后,再次翻耕,做成宽1.3m、高0.3m的高畦,高畦四周开宽0.3m、深至少0.3m的排水沟;栽培期间,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按照西红花生长要求进行追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明确西红花采收时期、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产业现状提出西红花球茎分级方法,并筛选出不同等级球茎适宜的杀菌试剂和处理时间,优化球茎储藏期间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明确球茎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即规范西红花种植各环节,从而降低球茎腐烂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步骤S1中,于5月上旬,当西红花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选择晴天挖球,挖球时应避免破坏球茎的完整性。所述步骤S2中,按照单球重量将西红花球茎划分为特大、大、中、小、特小五级,特大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35g以上,大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25~35g之间,中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5~25g之间,小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0~15g之间,特小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0g以下。所述步骤S3中,先后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农用链霉素800倍液浸没西红花球茎,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特大级球茎处理时间为7min,大级球茎和中级球茎处理时间均为5min,小级球茎和特小级球茎处理时间均为3min。进一步的,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浸泡时间与农用链霉素800倍液浸泡时间相同。所述步骤S4中,西红花球茎室内储藏期间,应确保室内干燥,特别是梅雨季节,应及时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湿度不高于90%,晴好天气则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西红花球茎处于顶芽休眠期时,室内平均温度控制在30℃以下,平均湿度为60%~80%,并避光;西红花球茎处于花芽起始与分化期时,室内平均温度控制在22℃~28℃,有利于花芽分化,平均湿度为65%~80%,并避光;西红花球茎处于花朵、叶片生长期时,室内平均温度为20℃~25℃,平均湿度为70%~80%,自然光或人工补光;西红花球茎处于开花期时,室内平均温度为15℃~18℃,平均湿度为70~80%,自然光或人工补光。所述步骤S5中,抹芽处理时,特大级球茎保留2~3个顶芽,大级和中级球茎均保留1~2个顶芽,小级和特小级球茎均保留1个顶芽。进一步的,不同等级球茎抹芽后,均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s。高锰酸钾(K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采收西红花球茎,并充分晾干后,清除球茎表面异物;/nS2、对清理后的西红花球茎进行等级划分;/nS3、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和农用链霉素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不同时长的杀菌处理,自然风干后,运送到储藏室,用带透气孔的架子,将西红花球茎顶芽向上单层摆放;/nS4、在西红花球茎储藏期间,根据西红花球茎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控球茎周围环境的温湿度;/nS5、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抹芽处理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球茎一定时间,取出晾干后立即种植;/nS6、种植前,对种植地进行清理、翻耕,翻耕后的土地暴晒一星期以上;播种前,在种植田中施加有机肥,并与土壤混匀后,再次翻耕,做成宽1.3m、高0.3m的高畦,高畦四周开宽0.3m、深至少0.3m的排水沟;栽培期间,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按照西红花生长要求进行追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收西红花球茎,并充分晾干后,清除球茎表面异物;
S2、对清理后的西红花球茎进行等级划分;
S3、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和农用链霉素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不同时长的杀菌处理,自然风干后,运送到储藏室,用带透气孔的架子,将西红花球茎顶芽向上单层摆放;
S4、在西红花球茎储藏期间,根据西红花球茎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调控球茎周围环境的温湿度;
S5、按照划分等级对西红花球茎进行抹芽处理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球茎一定时间,取出晾干后立即种植;
S6、种植前,对种植地进行清理、翻耕,翻耕后的土地暴晒一星期以上;播种前,在种植田中施加有机肥,并与土壤混匀后,再次翻耕,做成宽1.3m、高0.3m的高畦,高畦四周开宽0.3m、深至少0.3m的排水沟;栽培期间,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并按照西红花生长要求进行追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于5月上旬,当西红花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后选择晴天挖球,挖球时应避免破坏球茎的完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按照单球重量将西红花球茎划分为特大、大、中、小、特小五级,特大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35g以上,大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25~35g之间,中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5~25g之间,小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0~15g之间,特小级球茎的单球重量在10g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先后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农用链霉素800倍液浸没西红花球茎,对其进行杀菌处理;特大级球茎处理时间为7min,大级球茎和中级球茎处理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张永春杨柳燕朱娇李青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