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边防爆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665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所述的防爆孔为圆形,防爆孔在保护单元上呈直线排列。本装置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

A kind of anti explosion hole on the edge of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边防爆孔
本技术涉及PCB工艺制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PCB板边防爆孔。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生产内层≥2OZ厚铜板在喷锡工序后板边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层爆板不良,原因分析为PCB板在各生产工序的前处理水洗过程中有吸潮现象,在喷锡工序的高温作用下,使板边内部水汽遇热蒸发从膨胀从而导致气泡、分层、爆板等不良现象。厂内特别客户型号有发现工艺边有分层起泡不良,分析类似型号结构共同点是2OZ及3OZ厚铜板,板边经过各生产工序水洗浸泡后有吸潮,在高温后膨胀产生起泡、爆板、分层等不良,不良率高达10%左右,通过测试验证在板边增加NPTH排气防爆孔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故平行展开所有型号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CB板边防爆孔,该设计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为圆形。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在保护单元上呈直线排列。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保护单元上各个边的防爆孔中心连线构成矩形。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保护单元上各个边的防爆孔中心连线构成多边形。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防爆孔通过钻孔机加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在PCB板边增加排气防爆孔,选择合适的防爆孔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防爆孔;2.工艺边;3.有效单元;4.保护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4,所述的保护单元4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1,防爆孔1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1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1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的防爆孔1为圆形,也可以加一条圆形孔对力的分散最用效果最佳。所述的防爆孔1在保护单元4上呈直线排列,具体的,所述的保护单元4上各个边的防爆孔1中心连线构成矩形或者所述的保护单元4上各个边的防爆孔1中心连线构成多边形。所述的防爆孔1通过钻孔机加工而成。因内层厚铜板在各工序制作过程中有吸潮现象,故在高温喷锡工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爆板、分层等不良。现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在板边增加一定数量的防爆孔1,作用是在高温喷锡时能将板内的热应力降低和排出吸潮的水分,从而降低不良率,合格率达98.5%以上。PCB板制作工艺流程:开料→内层图形→内层AOI→压合→钻孔→钻防爆孔1→沉铜→全板电镀→外层线路→图形电镀→外层蚀刻→外层AOI→阻焊→后烤→字符→表面处理(喷锡)→成型→电测→FQC→FQA→包装出货。具体地,防爆孔1的设计要求:防爆孔1的直径3.0-3.2mm,经过测试结果得出孔径一旦超出此范围,容易造成防爆功能失效或加重;防爆孔1之间的距离为3.0c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太窄,孔就会越多会导致整板结构强度降低,且增加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距离太宽导致防爆性能覆盖的范围就越窄,效果不明显;防爆孔1距离板边中有效单元3为2.5-3.0mm,防爆孔1距离太过接近有效单元3,当在钻孔时容易造成破孔损坏有效单元3;防爆孔1设置在PCB整板保护单元4的四个边上,根据以上条件设置即可。当然,对于保护单元4的工艺边2,对于PCB板尺寸限制,也可以在工艺边2上钻半孔。本技术装置中,涉及到PCB板制作的工艺流程和钻孔设备为现有技术或材料,所属的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的产品型号和规格,可以直接从市面购买或者订做。PCB板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防爆孔1直径选择为3.175±0.05mm,由于常规钻孔直径为3.175±0.05mm,几乎每款板子的型号都要用到此钻咀直径,因此,不需要更换新的钻咀物料和装卸钻咀的过程将防爆孔钻出,节约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认为“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其特征在于,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边防爆孔,用于有效控制解决板边分层起泡,其特征在于,PCB板包括有限单元和包裹有限单元的保护单元,所述的保护单元的四个边上设有若干防爆孔,防爆孔的直径为3.0-3.2毫米,相邻的防爆孔间距为3.0厘米,防爆孔与有限单元的外边框间距为2.5-3.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边防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孔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元坛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富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