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33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燃气体报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包括燃气报警器背部设置钢性垫圈、绑带和螺母,在墙体安装时可将其隐藏在燃气报警器的环槽和凹槽内部,安装操作过程和传统燃气报警器相同;在燃气管上安装时,将绑带取出,燃气报警器与绑带分布在燃气管的两侧;通过锁紧螺栓贯穿燃气报警器下方固定孔后与螺母连接,通过锁紧螺栓拉动绑带将燃气报警器绑紧在燃气管上,整个燃气报警器的设计,既可以在墙体上安装使用,也可以在燃气管上安装,安装使用范围较广,解决了在燃气管悬空焊接等重要连接部位不能固定,只能安装在就近墙体上,当发生燃气泄露时,燃气报警器不能及时报警,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的问题。

A kind of combustible gas detection and alarm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本技术涉及可燃气体报警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技术介绍
可燃气体报警器也称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当工业环境、日常生活环境(如使用天然气的厨房)中可燃性气体发生泄露,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到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器设置的报警值时,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醒采取人员疏散、强制排风、关停设备等安全措施。且气体报警器可联动相关的联动设备如在工厂生产、储运中发生泄露,可以驱动排风、切断电源、喷淋等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传统可燃气体报警器安装位置比较单一,只能在墙体上固定,然而燃气管路大多数会涉及架空使用,然后燃气管连接架空连接和焊接部位不能安装检测报警器,只能安装在较近的墙体上,当发生燃气泄露时,燃气报警器不能及时发出报警,从而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采用燃气报警器背部设置钢性垫圈、绑带和螺母,在墙体安装时可将其隐藏在燃气报警器的环槽和凹槽内部,安装操作过程和传统燃气报警器相同;在燃气管上安装时,将绑带取出,燃气报警器与绑带分布在燃气管的两侧;通过锁紧螺栓贯穿燃气报警器下方固定孔后与螺母连接,通过锁紧螺栓拉动绑带将燃气报警器绑紧在燃气管上,整个燃气报警器的设计,既可以在墙体上安装使用,也可以在燃气管上安装,安装使用范围较广,解决了在燃气管悬空焊接等重要连接部位不能固定,只能安装在就近墙体上,当发生燃气泄露时,燃气报警器不能及时报警,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墙体、燃气管、卡箍、膨胀螺栓、钢性垫圈、螺母、绑带和锁紧螺栓;所述燃气管通过卡箍固定在墙体上;所述燃气管右侧悬空;所述墙体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燃气报警器;所述燃气管悬空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二燃气报警器;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和第二燃气报警器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中部设置有仪表;所述仪表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组件;所述仪表底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仪表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设置有固定孔。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燃气报警器和墙体之间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燃气报警器和燃气管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燃气报警器底部固定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底部外周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顶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固定安装有螺钉;两钢性垫圈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槽上方;所述钢性垫圈可自由转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母和钢性垫圈之间通过绑带两端连接;所述绑带材质为聚乙烯。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绑带内部设置有钢丝;所述钢丝两端分别与钢性垫圈和螺母固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环槽底部设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上的两螺母设置在凹槽内部;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上的绑带设置在环槽内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燃气报警器设置在燃气管一侧;所述第二燃气报警器上的绑带和螺母设置在燃气管另一侧;所述锁紧螺栓贯穿第二燃气报警器的固定孔后和螺母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燃气报警器背部设置钢性垫圈、绑带和螺母,在墙体安装时可将其隐藏在燃气报警器背部封盖的环槽和凹槽内部,安装操作过程和传统燃气报警器相同。2、在燃气管上安装时,将螺母和绑带取出,燃气报警器与绑带和螺母分布在燃气管的两侧;通过锁紧螺栓贯穿燃气报警器下方固定孔后与螺母连接,通过转动锁紧螺栓拉动螺母和绑带将燃气报警器绑紧固定在燃气管上。3、整个燃气报警器的设计,既可以在墙体上安装使用,也可以在燃气管上安装使用,安装使用范围较广,解决了在燃气管悬空焊接等重要连接部位不能固定,只能安装在就近墙体上,当发生燃气泄露时,燃气报警器不能及时报警,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的问题。4、所述螺母和钢性垫圈之间通过绑带两端连接;所述绑带材质为聚乙烯,绑带外皮为聚乙烯材质可起到防腐的效果,防止连接钢丝生锈。5、所述绑带内部设置有钢丝;所述钢丝两端分别与钢性垫圈和螺母固定,绑带内部设置钢丝,可增强绑带的连接强度,在燃气管上安装燃气报警器比较牢固。6、燃气管在一定直径范围内,燃气报警器均可以正常固定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整体安装状态示意图。图2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第一燃气报警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第一燃气报警器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燃气报警器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绑带结构局部剖视图。图6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第二燃气报警器安装状态示意图。图中:1、墙体;2、燃气管;3、卡箍;4、膨胀螺栓;5、钢性垫圈;6、螺母;7、绑带;701、钢丝;8、锁紧螺栓;9、第一燃气报警器;901、第二燃气报警器;902、仪表;903、报警组件;904、检测探头;905、固定板;906、固定孔;907、封盖;908、环槽;909、固定槽;910、螺钉;91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6所示,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燃气管2、卡箍3、膨胀螺栓4、钢性垫圈5、螺母6、绑带7和锁紧螺栓8;所述燃气管2通过卡箍3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燃气管2右侧悬空;所述墙体1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燃气报警器9;所述燃气管2悬空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二燃气报警器901;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和第二燃气报警器90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中部设置有仪表902;所述仪表902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组件903;所述仪表902底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探头904;所述仪表902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板905;所述固定板905中部设置有固定孔906;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和墙体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所述第二燃气报警器901和燃气管2之间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底部固定设置有封盖907;所述封盖底907部外周设置有环槽908;所述环槽908顶部设置有固定槽909;所述固定槽909内部固定安装有螺钉910;两钢性垫圈5通过螺钉910固定在固定槽909上方;所述钢性垫圈5可自由转动;所述螺母6和钢性垫圈5之间通过绑带7两端连接;所述绑带7材质为聚乙烯;所述绑带7内部设置有钢丝701;所述钢丝701两端分别与钢性垫圈5和螺母6固定;所述环槽908底部设置设置有凹槽911;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上的两螺母6设置在凹槽911内部;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上的绑带7设置在环槽908内部;所述第二燃气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燃气管(2)、卡箍(3)、膨胀螺栓(4)、钢性垫圈(5)、螺母(6)、绑带(7)和锁紧螺栓(8);所述燃气管(2)通过卡箍(3)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燃气管(2)右侧悬空;所述墙体(1)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燃气报警器(9);所述燃气管(2)悬空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二燃气报警器(901);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和第二燃气报警器(90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中部设置有仪表(902);所述仪表(902)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组件(903);所述仪表(902)底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探头(904);所述仪表(902)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板(905);所述固定板(905)中部设置有固定孔(9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燃气管(2)、卡箍(3)、膨胀螺栓(4)、钢性垫圈(5)、螺母(6)、绑带(7)和锁紧螺栓(8);所述燃气管(2)通过卡箍(3)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燃气管(2)右侧悬空;所述墙体(1)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燃气报警器(9);所述燃气管(2)悬空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二燃气报警器(901);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和第二燃气报警器(90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中部设置有仪表(902);所述仪表(902)右侧固定设置有报警组件(903);所述仪表(902)底部固定设置有检测探头(904);所述仪表(902)两侧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板(905);所述固定板(905)中部设置有固定孔(9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和墙体(1)之间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所述第二燃气报警器(901)和燃气管(2)之间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气报警器(9)底部固定设置有封盖(907);所述封盖(907)底部外周设置有环槽(908);所述环槽(908)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杭奥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