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26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包括探测回路、基准回路和反馈回路,所述探测回路由电阻RT1、电阻R16和电容C2组成,基准电路由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组成,反馈回路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所述电阻R16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T1串联,再接地,电容C2并在电阻RT1两端,电阻R14与电阻R18并联之后一端与电阻R17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温控器控制电路设置控制模块的基准回路中的电阻阻值,由探测回路对外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空调压缩机正常工作;本汽车空调温控控制电路具有可控性高、测量准确、结构简单等优点。

A control circuit of temperatur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器,具体是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当前汽车空调系统中,为了防止空调压缩机一直工作,导致空调蒸发器结冰进而影响制冷效果,通常会对蒸发器温度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的温度对压缩机进行控制。在蒸发器温度低于一个下限温度时就需要暂时关闭空调压缩机,只有在温度回升到一个上限温度时压缩机才会恢复正常工作。当前汽车电子温控器通用的做法都是选择一个反馈电阻做一个负反馈电阻来控制温控器的下限点和上限点的回滞区间,这种方式有个明显的缺点是往往选定的电阻阻值不常见,购买困难,能控制的点精度也很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路进行优化,从而改变电阻难找和控制精度太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偏差大的缺陷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包括探测回路、基准回路和反馈回路,所述探测回路由电阻RT1、电阻R16和电容C2组成,基准电路由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组成,反馈回路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所述电阻R16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T1串联,再接地,电容C2并在电阻RT1两端,电阻R14与电阻R18并联之后一端与电阻R17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再串联,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电阻R6一端与运放IC2A的1口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8的公共端、电阻R15与电阻R19的公共端,电阻R5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运放IC2A的3口通过电阻R8连接电阻R17和电阻R14,运放IC2A的2口通过电阻R9连接电阻R16和电容C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T1为温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运放IC2A的型号为OP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2为NPN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温控器控制电路设置控制模块的基准回路中的电阻阻值,由探测回路对外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空调压缩机正常工作;本新汽车空调温控控制电路具有可控性高、测量准确、结构简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由探测回路、基准回路、反馈回路组成;探测回路由电阻RT1、电阻R16、电容C2组成;所述电阻R16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T1串联,再接地,电容C2并在电阻RT1两端,其中电阻RT1为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温度;基准电路由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组成;所述电阻R14与电阻R18并联之后一端与电阻R17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再串联,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地相连;反馈回路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电阻R6一端与运放1口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8的公共端、电阻R15与电阻R19的公共端,电阻R5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当运算放大器1口OUT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Q1,三极管Q2工作电阻R15,电阻R19被短路,基准电压改变,从而实现控制点下限和上限的精确可调。通过改变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8,电阻R19的阻值,可以改变温控器的上、下限电。该控制系统去除了市场上现有的通过单个电阻实现负反馈的电路,增加了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三极管Q2组成的反馈回路,有效的减小了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间的误差,解决了因理论计算所需的电阻值难找的困扰,增强了控制精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运放IC2A的型号为OP07。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三极管Q2为NPN三极管,选用上述元器件能够较好的满足本设计的各种功能需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包括探测回路、基准回路和反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回路由电阻RT1、电阻R16和电容C2组成,基准电路由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组成,反馈回路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所述电阻R16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T1串联,再接地,电容C2并在电阻RT1两端,电阻R14与电阻R18并联之后一端与电阻R17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再串联,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电阻R6一端与运放IC2A的1口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8的公共端、电阻R15与电阻R19的公共端,电阻R5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1基极相连,运放IC2A的3口通过电阻R8连接电阻R17和电阻R14,运放IC2A的2口通过电阻R9连接电阻R16和电容C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器控制电路,包括探测回路、基准回路和反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回路由电阻RT1、电阻R16和电容C2组成,基准电路由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组成,反馈回路由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所述电阻R16一端与电源VCC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T1串联,再接地,电容C2并在电阻RT1两端,电阻R14与电阻R18并联之后一端与电阻R17相连,另一端与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再串联,电阻R15、电阻R19并联后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电阻R6一端与运放IC2A的1口相连,另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相连,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14和电阻R18的公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丹骆灵俊方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蓝本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