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910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6:05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方法包括:发送端获取往返时间,根据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

A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end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
本申请属于通信
,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用手机等终端看直播、进行视频通讯、视频会议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在无线传输的环境下,信号的稳定性、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以及网络带宽等因素影响多媒体流的传输性能。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需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音视频传输的质量,降低延时。目前的数据传输方法一般为单纯的前向纠错或丢包重传,数据传输方法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接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不能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往返时间;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包括: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一编码,生成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及第一标识,其中,每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每个第一数据包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标识;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在纠错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发送重传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一编码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校验。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重传请求,将与所述重传请求对应的第一数据包重新发送至所述接收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还包括: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生成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及与每个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标识;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发送重传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还包括: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二编码,生成与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其中,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是发送端根据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后生成的;若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括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及第一标识,其中,每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每个第一数据包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标识;所述若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包括: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若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纠错失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向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括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及与每个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标识;所述若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包括:若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发送重传请求。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包括与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所述若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包括:若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发送端根据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在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从而可以根据往返时间进行不同的数据恢复方法,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发送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接收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往返时间;/n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往返时间;
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恢复丢失的数据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包括:
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一编码,生成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及第一标识,其中,每个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包,每个第一数据包对应一个所述第一标识;
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在纠错失败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发送重传请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一编码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校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之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重传请求,将与所述重传请求对应的第一数据包重新发送至所述接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还包括:
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将所述待发送数据生成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包及与每个第二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标识;
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二标识发送重传请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时间采用预设类型的数据传输机制处理待发送数据,还包括:
若所述往返时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第二编码,生成与所述待发送数据对应的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
对应地,所述接收端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检测到已接收的数据丢包时,根据所述第二前向纠错数据块进行纠错。


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