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884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4: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弹性件与键帽。壳体具有反馈凸部,弹性件设置于壳体,并接触反馈凸部。键帽设置于壳体,键帽具有驱动凸部,驱动凸部与弹性件接触。其中键帽相对于壳体移动,驱动凸部扭转弹性件后,弹性件脱离驱动凸部,弹性件产生弹力撞击反馈凸部,弹性件与反馈凸部互相撞击后,其一方面会产生反馈声响,另一方面会产生反馈敲击的手感。如此使用者于按压按键时,按键的反馈可有利于使用者拥有较佳的使用感受。

Keys, keyboards and electron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键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反馈的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键盘主要的功能在于输入文字,而键盘可分为薄膜式键盘与机械式键盘。一般薄膜式键盘的按压手感在于按键下方的橡胶帽与剪刀脚的机械结构配合设置,用户于按压按键时,其橡胶帽受按压力压缩,使按键下压。收回按压力后,橡胶帽的回复力会造成反弹,进而使键帽提供回馈的力道,使键帽抬升,如此形成按压键盘按键的手感。机械式键盘则是透过按键下方的轴心与弹簧结构的配合设置,其透过弹簧的压缩与回复力提供按压键盘按键的手感。然,上述的按键结构都具有缺点,若是使用薄膜式键盘的按键,其按键的回馈力道都略显不足。若是使用机械式键盘,则其按键的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键盘及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按键的反馈不佳的问题,或是机械式键盘虽具有反馈的手感,但成本过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键,包括:壳体、弹性件与键帽。壳体具有反馈凸部;弹性件设置于壳体,并接触反馈凸部;键帽设置于壳体,键帽具有驱动凸部,驱动凸部与弹性件接触;其中键帽相对于壳体移动,驱动凸部扭转弹性件后,弹性件脱离驱动凸部,弹性件产生弹力撞击反馈凸部。本申请再提供一种使用按键的键盘。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使用按键的键盘的电子装置。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上述通过使用者按压键帽,键帽相对于按键结构移动,键帽的驱动凸部扭转按键结构的弹性件后,当弹性件脱离驱动凸部时,弹性件产生弹力撞击按键结构的反馈凸部,撞击后一方面会产生反馈声响,另一方面会产生反馈敲击的手感。如此使用者于按压按键时,按键的反馈可有利于使用者拥有较佳使用的手感感受。另外,本申请使用具有反馈的按键的键盘成本相较于传统机械式键盘低。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的按键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的按键的剖视图。图3是本申请的按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侧视图。图5是本申请的按键的另一剖视图。图6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7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8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图9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四。图10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请参阅图1与图2,是本申请的按键的立体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按键1,其为键盘中的其中一个按键,使用者于按压此按键1时,其按键1可提供用户反馈的声响以及反馈的敲击手感,如此按键1的反馈可有利于提升使用者拥有较佳的使用感受。本实施方式的按键1,其包括按键结构11、弹性件13与键帽15。请一并参阅图3,是本申请的按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按键结构11包括壳体119,壳体119具有反馈凸部111。弹性件13设置于按键结构11的壳体119,并接触反馈凸部111。键帽15设置于按键结构11的壳体119,键帽15具有驱动凸部151,驱动凸部151与弹性件13接触。键帽15相对于按键结构11的壳体119移动,驱动凸部151压缩弹性件13后,弹性件13脱离驱动凸部151,弹性件13产生弹力撞击反馈凸部111。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侧视图与另一剖视图。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按键结构11包括底座113、电路单元115、弹性凸件117与壳体119。电路单元115设置于底座113,电路单元115包括多个信号传输点位,弹性凸件117设置于电路单元115,并对应于信号传输点位。壳体119设置于底座113,并覆盖电路单元115。弹性凸件117从壳体119露出,键帽15设置于壳体119。另外,电路单元115可为印刷电路板、可挠性电路板或薄膜电路。再者,壳体119具有定位部1191,定位部1191具有贯通孔1190,弹性凸件117位于贯通孔1190内。键帽15具有抵压轴153,抵压轴153穿设于贯通孔1190,抵压轴153对应弹性凸件117,键帽15罩设定位部1191。其中键帽15更包括二个限位部155,二个限位部155设置于抵压轴153的两侧,贯通孔1190的孔壁对应二个限位部155具有二个限位槽1193,二个限位部155卡固于二个限位槽1193。又,键帽15还包括弹性支撑件157,弹性支撑件157套设于抵压轴153,弹性支撑件157位于键帽15与壳体119之间。弹性支撑件157为压缩弹簧。于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157的一端置于壳体119上,弹性支撑件157的另一端支撑键帽15,使键帽15支撑于按键结构11的上方。另外,键帽15的抵压轴153的二个限位部155卡于贯通孔1190的孔壁的二个限位槽1193,以作为防止键帽15脱离按键结构11。另外,弹性件13及反馈凸部111设置于定位部1191的外侧壁,反馈凸部111设置于弹性件13上方,而驱动凸部151位于键帽15的内侧驱动凸部151位于弹性件13上方,其中驱动凸部151远离按键结构11的表面为斜面110,此斜面110作为引导弹性件13的末端移动归位于驱动凸部151下方的导向结构。弹性件13、反馈凸部111与驱动凸部151位于键帽15与壳体119之间。定位部1191的外侧壁还设有固定轴1195,弹性件13套设于固定轴1195,弹性件13的一端与驱动凸部151接触,弹性件13的另一端固定于壳体119,其中壳体119还包括限位件1197,限位件1197设置于定位部1191外,并位于弹性件13的一侧,弹性件13的另一端固定于限位件1197,弹性件13可为扭转弹簧或弹片等等。请一并参阅图6到图10,是本申请的按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到五。如图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按键1未使用时(如图6),键帽15受到弹性支撑件157的支撑。同时,弹性件13的另一端固定,而一端向上抵靠于反馈凸部111与驱动凸部151,其中弹性件13的一端的中间段抵靠于反馈凸部111,其一端的末端抵靠于驱动凸部151。使用者按压按键1(如图7),键帽15相对于按键结构11移动,即键帽15向下移动,键帽15压缩弹性支撑件157,同时,驱动凸部151下压弹性件13的末端,而对弹性件13进行扭转压缩,弹性件13以固定轴1195为轴心进行扭转。当驱动凸部151垂直向下移动时,驱动凸部151相对于固定轴119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具有反馈凸部;/n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接触所述反馈凸部;以及/n键帽,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键帽具有驱动凸部,所述驱动凸部与所述弹性件接触;/n其中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驱动凸部压缩所述弹性件后,所述弹性件脱离所述驱动凸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力撞击所述反馈凸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反馈凸部;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并接触所述反馈凸部;以及
键帽,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键帽具有驱动凸部,所述驱动凸部与所述弹性件接触;
其中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驱动凸部压缩所述弹性件后,所述弹性件脱离所述驱动凸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力撞击所述反馈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按键结构,其包括:
底座,与所述壳体连接;
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以及
弹性凸件,设置于所述电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贯通孔,所述弹性凸件位于所述贯通孔内,所述键帽具有抵压轴,所述抵压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所述抵压轴对应所述弹性凸件,所述键帽罩设所述定位部,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反馈凸部设置于所述定位部的外侧壁,所述反馈凸部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方,所述驱动凸部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旭丽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