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68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燃烧器,其结构包括壳体、燃烧头、通气管、气阀、控制面板、电机、开关、电源线、风叶、点火电极、喷嘴和稳固装置,为解决现有的燃烧器安装时,通常直接通过燃烧头与外物螺栓固定,导致燃烧器底部悬空,影响安装使用的稳固效果的问题,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了稳固装置,在安装时,旋动旋把,带动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进行左右的转动,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进行高度的伸缩,带动顶板伸缩,配合燃烧器在不同场合高度的安装,令顶板底部能够同步稳定的抵住壳体,通过防滑装置增加摩擦力,达到稳定的对燃烧器提供支撑,增加燃烧器安装使用时的稳固效果的优点。

A new type of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在广义的燃烧器概念中,家用的热水器、煤气灶,乃至打火机等都可以认为是燃烧器的一种,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将燃烧器定义为是一种将物质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反应方式转化热能的一种设备—即将空气与燃料通过预混装置按适当比例混兑以使其充分燃烧,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和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在和热能有关的行业以及燃烧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燃烧器安装时,通常直接通过燃烧头与外物螺栓固定,导致燃烧器底部悬空,影响安装使用的稳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燃烧器,解决了现有的燃烧器安装时,通常直接通过燃烧头与外物螺栓固定,导致燃烧器底部悬空,影响安装使用的稳固效果的问题,达到稳定的对燃烧器提供支撑,增加燃烧器安装使用时的稳固效果的优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壳体、燃烧头、通气管、气阀、控制面板、电机、开关、电源线、风叶、点火电极和喷嘴,所述壳体内侧后端与燃烧头外侧前端螺纹连接,所述通气管顶部通过法兰与壳体底部螺栓连接,所述通气管右端与气阀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左侧后端与控制面板右端嵌入配合,所述电机右端与壳体螺栓连接,并且电机右侧中部穿过壳体后与风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左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开关和电源线,所述壳体内侧后端顶部设置有点火电极,并且壳体与点火电极固定连接,所述喷嘴位于壳体内部后端,并且喷嘴底部与通气管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壳体底部与稳固装置螺栓连接,所述电机和点火电极通过开关与电源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由顶板、第一转架、底脚、底板、第二转架、支杆、转杆、螺旋槽、旋把和防滑装置组成,所述第一转架顶端通过底脚与顶板底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架底端通过底脚与底板顶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架顶端通过底脚与顶板底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转架底端通过底脚与底板顶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杆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转架和第一转架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外侧左端和右端通过螺旋槽与支杆螺纹连接,所述转杆转把前端焊接有旋把,所述底板下端面四角与防滑装置螺栓连接,所述顶板上端面左右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与壳体底部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由连接块、垫片和防滑槽,所述连接块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垫片,所述垫片底部设置有防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左右两端顶部上的突出挡板与顶板底部四角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并且螺旋槽在支杆上分别呈左螺纹和右螺纹。进一步的,所述防滑装置分别设置有四个,并且防滑装置底部的覆盖面积大小为25cm²。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槽呈锥齿凹槽状,并且防滑槽的槽深大小为3mm。进一步的,所述述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的结构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架下端面四角和底板上端面四角均与底脚进行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130SZ02/A3。进一步的,所述点火电极的型号为16680。(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燃烧器安装时,通常直接通过燃烧头与外物螺栓固定,导致燃烧器底部悬空,影响安装使用的稳固效果的问题,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了稳固装置,在安装时,旋动旋把,带动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进行左右的转动,使第一转架和第二转架进行高度的伸缩,带动顶板伸缩,配合燃烧器在不同场合高度的安装,令顶板底部能够同步稳定的抵住壳体,通过防滑装置增加摩擦力,达到稳定的对燃烧器提供支撑,增加燃烧器安装使用时的稳固效果的优点,并且通过在底板底部设置了防滑装置,使连接块底部通过垫片与放置面进行接触贴紧,再通过防滑槽提高摩擦力,达到增加放置时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增加稳定性的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区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燃烧头-2、通气管-3、气阀-4、控制面板-5、电机-6、开关-7、电源线-8、风叶-9、点火电极-10、喷嘴-11、稳固装置-12、顶板-1201、第一转架-1202、底脚-1203、底板-1204、第二转架-1205、支杆-1206、转杆-1207、螺旋槽-1208、旋把-1209、防滑装置-1210、连接块-12101、垫片-12102、防滑槽-1210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壳体1、燃烧头2、通气管3、气阀4、控制面板5、电机6、开关7、电源线8、风叶9、点火电极10、喷嘴11和稳固装置12,壳体1内侧后端与燃烧头2外侧前端螺纹连接,通气管3顶部通过法兰与壳体1底部螺栓连接,通气管3右端与气阀4螺栓连接,壳体1左侧后端与控制面板5右端嵌入配合,电机6右端与壳体1螺栓连接,并且电机6右侧中部穿过壳体1后与风叶9固定连接,控制面板5左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开关7和电源线8,壳体1内侧后端顶部设置有点火电极10,并且壳体1与点火电极10固定连接,喷嘴11位于壳体1内部后端,并且喷嘴11底部与通气管3顶端进行焊接,壳体1底部与稳固装置12螺栓连接,电机6和点火电极10通过开关7与电源线8电连接,稳固装置12由顶板1201、第一转架1202、底脚1203、底板1204、第二转架1205、支杆1206、转杆1207、螺旋槽1208、旋把1209和防滑装置1210组成,第一转架1202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架1202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第二转架1205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转架1205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支杆120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转架1205和第一转架1202内侧中部转动连接,转杆1207外侧左端和右端通过螺旋槽1208与支杆1206螺纹连接,转杆1207转把前端焊接有旋把1209,底板1204下端面四角与防滑装置1210螺栓连接,顶板1201上端面左右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与壳体1底部螺栓连接。其中,所述防滑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壳体(1)、燃烧头(2)、通气管(3)、气阀(4)、控制面板(5)、电机(6)、开关(7)、电源线(8)、风叶(9)、点火电极(10)和喷嘴(11),所述壳体(1)内侧后端与燃烧头(2)外侧前端螺纹连接,所述通气管(3)顶部通过法兰与壳体(1)底部螺栓连接,所述通气管(3)右端与气阀(4)螺栓连接,所述壳体(1)左侧后端与控制面板(5)右端嵌入配合,所述电机(6)右端与壳体(1)螺栓连接,并且电机(6)右侧中部穿过壳体(1)后与风叶(9)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左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开关(7)和电源线(8),所述壳体(1)内侧后端顶部设置有点火电极(10),并且壳体(1)与点火电极(10)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1)位于壳体(1)内部后端,并且喷嘴(11)底部与通气管(3)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壳体(1)底部与稳固装置(12)螺栓连接,所述电机(6)和点火电极(10)通过开关(7)与电源线(8)电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装置(12),所述稳固装置(12)由顶板(1201)、第一转架(1202)、底脚(1203)、底板(1204)、第二转架(1205)、支杆(1206)、转杆(1207)、螺旋槽(1208)、旋把(1209)和防滑装置(1210)组成,所述第一转架(1202)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架(1202)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架(1205)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转架(1205)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杆(120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转架(1205)和第一转架(1202)内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杆(1207)外侧左端和右端通过螺旋槽(1208)与支杆(1206)螺纹连接,所述转杆(1207)转把前端焊接有旋把(1209),所述底板(1204)下端面四角与防滑装置(1210)螺栓连接,所述顶板(1201)上端面左右两端通过圆形通孔与壳体(1)底部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烧器,包括壳体(1)、燃烧头(2)、通气管(3)、气阀(4)、控制面板(5)、电机(6)、开关(7)、电源线(8)、风叶(9)、点火电极(10)和喷嘴(11),所述壳体(1)内侧后端与燃烧头(2)外侧前端螺纹连接,所述通气管(3)顶部通过法兰与壳体(1)底部螺栓连接,所述通气管(3)右端与气阀(4)螺栓连接,所述壳体(1)左侧后端与控制面板(5)右端嵌入配合,所述电机(6)右端与壳体(1)螺栓连接,并且电机(6)右侧中部穿过壳体(1)后与风叶(9)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左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开关(7)和电源线(8),所述壳体(1)内侧后端顶部设置有点火电极(10),并且壳体(1)与点火电极(10)固定连接,所述喷嘴(11)位于壳体(1)内部后端,并且喷嘴(11)底部与通气管(3)顶端进行焊接,所述壳体(1)底部与稳固装置(12)螺栓连接,所述电机(6)和点火电极(10)通过开关(7)与电源线(8)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装置(12),所述稳固装置(12)由顶板(1201)、第一转架(1202)、底脚(1203)、底板(1204)、第二转架(1205)、支杆(1206)、转杆(1207)、螺旋槽(1208)、旋把(1209)和防滑装置(1210)组成,所述第一转架(1202)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架(1202)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后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架(1205)顶端通过底脚(1203)与顶板(1201)底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并且第二转架(1205)底端通过底脚(1203)与底板(1204)顶端前部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杆(1206)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二转架(1205)和第一转架(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亮崔曦元
申请(专利权)人:济源市金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