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858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将各标段进行划分,形成若干个单元;根据各单元的功能以及受到破坏的方式差异,确定各单元的评价因子,构建各单元的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将土地损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的质量分值和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对应的损毁程度;基于指数和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后,确定出土地损毁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针对堤防干扰区的特点提出了土地损毁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方面,对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复垦对策的制定、复垦方向的选择、复垦方案的编制、复垦工艺及复垦工程的实施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land damage in embankment interference area based on different construction un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地损毁评价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土地损毁评价能够揭示土地的可供利用范围及土地在利用上的潜在能力,是土地复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评价结果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及土地复垦对策的制定、复垦方向的选择、复垦方案的编制、复垦工艺及复垦工程的实施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不同的土地占用方式,难以针对不同的单元采取统一标准进行土地损毁评价。目前,国内外大量专家和学者从矿区土地损毁评价、采煤沉陷区土地损毁评价、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土地损毁评价等角度对土地损毁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则属于较新的方向,但是现存评价方法未考虑不同的土地占用方式,且未针对堤防干扰区的特点进行挖损和压占的重点评价。导致最终的评价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及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将各标段进行划分,形成若干个单元;S2:根据各单元的功能以及受到破坏的方式差异,确定各单元的评价因子,构建各单元的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S3:将土地损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S4:确定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的质量分值和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对应的损毁程度;S5:基于指数和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后,获得评价单元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出土地损毁程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土地一共划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主体工程区、临时道路、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主体工程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积物平整量和边坡坡度,所述临时道路的评价因子包括路面宽度、铺筑层厚度、路面材料,所述取土场的评价因子包括挖损面积、挖损深度和边坡坡度,所述弃渣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渣高、边坡坡度,所述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和开挖排水沟量。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土地损毁程度分为轻度损毁、中度损毁和重度损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对于五个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的划分具体如下:对于主体工程区,压占面积<1.0hm2属于轻度损毁,≥5.0hm2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5.0hm2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堆积物平整量<5.0m属于轻度损毁,≥1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5.0~1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边坡坡度<15°属于轻度损毁,≥45°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5~45°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对于临时道路,路面宽度<4.0m属于轻度损毁,≥8.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4.0~8.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铺筑层厚度<0.05m属于轻度损毁,≥0.1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0.05~0.1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路面材料为自然路属于轻度损毁,砂石路属于重度损毁,硬化道路属于中度损毁;对于取土场,挖掘面积<0.5hm2属于轻度损毁,≥1.0hm2属于重度损毁,介于0.5~1.0hm2之间属于中度损毁;挖掘深度<1.0m属于轻度损毁,≥3.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3.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边坡坡度<6.0°属于轻度损毁,≥15°属于重度损毁,介于6.0~15°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对于弃渣场,压占面积<1.0hm2属于轻度损毁,≥5.0hm2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5.0hm2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堆渣高<3.0m属于轻度损毁,>5.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3.0~5.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边坡坡度<15°属于轻度损毁,>25°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5~25°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对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压占面积<1.0hm2属于轻度损毁,≥5.0hm2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5.0hm2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开挖排水沟量<100m3属于轻度损毁,>300m3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0~300m3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具体为:当轻度损毁时,质量分值为1;当中度损毁时,质量分值为2;当重度损毁时,质量分值为3;当土地损毁评价综合值介于0~100时,为轻度损毁;当土地损毁评价综合值介于101~200时,为中度损毁;当土地损毁评价综合值介于201~301时,为重度损毁。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通过下式计算出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其中,C(j)为第j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j=1,2,3,…,m,其中m为评价单元个数;Ai为第j个评价单元的第i个评价因子的分值,B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i=1,2,3,…,n,其中n为评价因子个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1、考虑了不同的土地占用方式对土地损毁造成的主要影响,并分别拟定评价标准,与统一评价标准相比,避免了其可能带来的评分不能真实反映该地区土地占用方式对土地损毁的影响程度问题,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2、考虑了堤防建设过程中对土地造成的主要损毁因素,能方便决策者客观、迅速的了解一个地区堤防干扰区对土地造成的主要影响,为确定复垦适应性评价、复垦方向选择、复垦工程的实施等提供重要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选取的典型标段,按照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将各标段进行划分,形成五个单元,分别为主体工程区、临时道路、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S2:根据各单元的功能以及受到破坏的方式差异,确定各单元的评价因子,构建各单元的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其具体为:主体工程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积物平整量、边坡坡度,权重分别为0.3、0.5、0.2;临时道路的评价因子包括路面宽度、铺筑层厚度、路面材料,权重分别为0.4、0.2、0.4;取土场的评价因子包括挖损面积、挖损深度、边坡坡度,权重分别为0.2、0.5、0.3;弃渣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渣高、边坡坡度,权重分别为0.2、0.5、0.3;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开挖排水沟量,权重分别为0.6、0.4。其中取土场因将开采范围内的覆盖物(包括岩石、表土)全部剥离,造成局部土地的损毁,在土地损毁评价时主要考虑挖损破坏;主体工程区、临时道路、弃渣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因堆放开挖土方、废石、表土、施工材料等,造成土地原有功能丧失,因此在土地损毁评价时重点考虑压占破坏。针对堤防干扰区的特点提出了土地损毁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方面。堤防建设对土地造成的损毁主要包括挖损和压占,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按照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将各标段进行划分,形成若干个单元;/nS2:根据各单元的功能以及受到破坏的方式差异,确定各单元的评价因子,构建各单元的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nS3:将土地损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nS4:确定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的质量分值和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对应的损毁程度;/nS5:基于指数和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后,获得评价单元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出土地损毁程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土地不同的占用方式将各标段进行划分,形成若干个单元;
S2:根据各单元的功能以及受到破坏的方式差异,确定各单元的评价因子,构建各单元的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
S3:将土地损毁程度进行等级划分;
S4:确定土地损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的质量分值和评价单元综合分值对应的损毁程度;
S5:基于指数和法将各评价因子进行量化后,获得评价单元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出土地损毁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土地一共划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主体工程区、临时道路、取土场、弃渣场和施工生产生活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主体工程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积物平整量和边坡坡度,所述临时道路的评价因子包括路面宽度、铺筑层厚度、路面材料,所述取土场的评价因子包括挖损面积、挖损深度和边坡坡度,所述弃渣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堆渣高、边坡坡度,所述施工生产生活区的评价因子包括压占面积和开挖排水沟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土地损毁程度分为轻度损毁、中度损毁和重度损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不同施工单元的堤防干扰区土地损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于五个单元的土地损毁程度的划分具体如下:
对于主体工程区,压占面积<1.0hm2属于轻度损毁,≥5.0hm2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0~5.0hm2之间属于中度损毁;堆积物平整量<5.0m属于轻度损毁,≥1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5.0~1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边坡坡度<15°属于轻度损毁,≥45°属于重度损毁,介于15~45°之间属于中度损毁;
对于临时道路,路面宽度<4.0m属于轻度损毁,≥8.0m属于重度损毁,介于4.0~8.0m之间属于中度损毁;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增川贾晴雯杨婕张秀菊贾文豪王诗韵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