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8338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2:22
本申请适用于数据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依照设定方式对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该设定方式包括:从根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遍历,按照从左到右的子树顺序依次遍历完每一子树后,遍历根节点的右侧位置;当遍历到当前子树时,从当前子树的孩子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遍历完当前子树中每一节点的左右位置;依照升序编码方式为遍历到的每一节点位置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得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不牺牲整体的写的性能,提升系统的整体使用便捷度,提升系统性能。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iscontinuous pre sort traversal tree algorit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属于数据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各种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系统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存储树型结构的数据。例如,在进行数据存储时,经常需要使用树形数据结构来表示部门之间、事务之间等之间的关联关系。比如,在综合项目管理平台中的任务管理中,一个任务可以存在父任务、子任务,并且父任务和子任务之间通常是一对多的关系,从数据结构来看,可以将其视为树形存储结构。现有技术中,树型结构数据存储及操作算法常使用预排序遍历树算法,也叫左右值算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层数据结构设计,像Windows、Linux下文件夹结构。在这种数据结构中,设置一颗树下的每个节点的左右值为唯一,通过左右值把所有节点连接起来,按顺序遍历左右值到达查询效果。这种查询速度非常之快,而且只要一次查询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可以轻易的查询节点是否存在子节点,父节点的路径等。但由于这种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核心是牺牲写的性能来换取读取的性能,因此当需要新增、删除或修改一个数据节点时基本上需要锁表来完成所有的节点的左右值的更新,存在增删改操作繁琐复杂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增删改操作繁琐复杂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应于数据的树形存储结构,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每一节点配置有一左值和一右值;所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依照设定方式对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所述设定方式包括:从根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遍历,按照从左到右的子树顺序依次遍历完每一子树后,遍历所述根节点的右侧位置;其中,当遍历到当前子树时,从当前子树的孩子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遍历完当前子树中每一节点的左右位置;依据遍历顺序,采用不连续的实数,依照升序编码方式为遍历到的每一节点位置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得到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应于数据的树形存储结构,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每一节点配置有一左值和一右值;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包括:配置模块,用于依照设定方式对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所述设定方式包括:从根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遍历,按照从左到右的子树顺序依次遍历完每一子树后,遍历所述根节点的右侧位置;其中,当遍历到当前子树时,从当前子树的孩子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遍历完当前子树中每一节点的左右位置;依据遍历顺序,采用不连续的实数,依照升序编码方式为遍历到的每一节点位置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得到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对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改进,形成了“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各个节点进行一定顺序的非连续的实数型预排序,避免原有的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各个节点进行了连续的整数型预排序,在新增节点时要连带更新大量其他节点的左值及右值数据的麻烦,使得在对树形存储结构中增加节点、删除节点、查询节点时均能够快捷方便地实现,不牺牲整体的写的性能,提升系统的整体使用便捷度,提升系统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形存储结构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形存储结构的示意图二;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树形存储结构的示意图三;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描述了包括显示器和触摸敏感表面的终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物理键盘、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终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应于数据的树形存储结构,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每一节点配置有一左值和一右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n依照设定方式对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所述设定方式包括:/n从根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遍历,按照从左到右的子树顺序依次遍历完每一子树后,遍历所述根节点的右侧位置;其中,当遍历到当前子树时,从当前子树的孩子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遍历完当前子树中每一节点的左右位置;依据遍历顺序,采用不连续的实数,依照升序编码方式为遍历到的每一节点位置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得到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非连续型预排序遍历树算法对应于数据的树形存储结构,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每一节点配置有一左值和一右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依照设定方式对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所述设定方式包括:
从根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遍历,按照从左到右的子树顺序依次遍历完每一子树后,遍历所述根节点的右侧位置;其中,当遍历到当前子树时,从当前子树的孩子节点的左侧位置开始,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遍历完当前子树中每一节点的左右位置;依据遍历顺序,采用不连续的实数,依照升序编码方式为遍历到的每一节点位置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得到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照设定方式对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每一节点的左值和右值进行配置之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节点插入指令,基于待插入节点在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相关节点的左值或右值,得到一取值参照区间;所述相关节点包括父节点、左邻接点和/或右邻接点;
基于所述取值参照区间,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的左值及右值;其中,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任一节点的左值大于其父节点的左值,任一节点的右值小于其父节点的右值,任一节点的左值大于其左邻节点的右值,任一节点的右值小于其右邻节点的左值;
将所述待插入节点插入至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节点插入指令,基于待插入节点在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相关节点的左值或右值,得到一取值参照区间,包括:
响应于节点插入指令,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在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目标插入位置;
基于所述目标插入位置,若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不存在一左邻接点,则基于所述待插入节点的右邻接点的左值及父节点的左值,得到所述取值参照区间;
基于所述目标插入位置,若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不存在一右邻接点,则基于所述待插入节点的左邻接点的右值及父节点的右值,得到所述取值参照区间;
基于所述目标插入位置,若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不存在一左邻接点及一右邻接点,则基于所述待插入节点的父节点的左值与右值,得到所述取值参照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节点插入指令,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在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的目标插入位置,包括:
响应于节点插入指令,从所述树形存储结构中找出与待插入节点中数据相关的数据内容;
确定所述数据内容所在的目标存储节点;
基于所述目标存储节点,确定所述待插入节点在所述树形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