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801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包括:筛管本体,筛管本体的下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筛孔;筒状筛网,设置在筛管本体的外侧,筒状筛网的内径大于筛管本体的外径;多个分隔环,套设在筛管本体的外壁上,分隔环的内环直径与筛管本体的外径相配合,分隔环的外环直径与筒状筛网的内径相配合,多个分隔环将筛管本体与筒状筛网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填充有石英砂。该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大大降低了土壤回覆、减少了钻孔缩小对建井的影响,并且有助于提高建井效率。

A kind of screen pipe pre coated with quartz s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
本技术涉及水监测井建井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
技术介绍
水监测井是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在地质勘测、地下水污染情监测、垃圾填埋处理等众多领域都需要建立专门的水监测井。目前在水监测井的建井过程中,通常会在开孔后,在孔内放入筛管,之后再在筛管与孔壁之间填埋石英砂,最后用膨润土封口完成建井工作。然而,水监测井的井径通常较小,所以开孔也通常很小,在钻井开孔之后,土壤容易回覆,钻孔会逐渐缩小闭合,在放置完筛管后,孔壁与筛管外壁间的空隙变小,使得石英砂很难达到筛管最深处,很容易导致石英砂无法填埋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在填埋过程中,由于自身土壤的回覆以及受石英砂摩擦井壁,这就导致井壁的土壤可能随之石英砂移动至覆盖住筛管的筛孔,导致后续水监测井监测过程中筛孔不能起到预定效果。因此,目前的筛管尚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水监测井建井过程中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筛管本体,筛管本体的下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筛孔;筒状筛网,设置在筛管本体的外侧,筒状筛网的内径大于筛管本体的外径;多个分隔环,套设在筛管本体的外壁上,分隔环的内环直径与筛管本体的外径相配合,分隔环的外环直径与筒状筛网的内径相配合,多个分隔环将筛管本体与筒状筛网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填充腔室内填充有石英砂。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筛管本体的内径为50mm~80mm,筛管本体的壁厚为0.5mm~2mm;筒状筛网的内径范围为70mm~100m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个分隔环等距离套设在筛管本体的外壁上,上下相邻的分隔环之间的距离为20cm~50c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筛管本体上设置有多组筛孔,多组筛孔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在筛管本体的管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筛管本体上设置有四组筛孔,每组筛孔均包含多个水平开孔的条形的筛孔,多个筛孔从上至下呈等距离分布,上下相邻的筛孔之间的距离为5mm~15mm,同组的筛孔中最上方位置的筛孔与最下方位置的筛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c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筛孔的上下方向孔径小于0.3m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分隔环为平面板状结构或孔径小于0.3mm的网状结构。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石英砂的平均粒度为0.3mm~0.6m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箍,固定箍套设固定在筒状筛网的外壁对应于分隔环的水平位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包括筛管本体、筒状筛网以及多个分隔环,筒状筛网设置在筛管本体的外侧,多个分隔环套设在筛管本体的外壁上将筛管本体与筒状筛网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并且填充腔室内填充有石英砂,这样在水监测井建井工程中采用本技术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钻孔缩小导致石英砂无法填埋的情况,保障了筛管本体的外部完好的填充的有石英砂,也避免了土壤直接覆盖在筛孔上的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土壤回覆、钻孔缩小对建井的影响。另外,由于采用本技术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省去了再建井过程中繁杂且效率低下的填埋石英砂步骤,使得建井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建井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预覆石英砂的筛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A-A截面的示意图(分隔环为网状结构的情况);图3是图1在A-A截面的示意图(分隔环为平面板状结构的情况);图4是筛管本体在筛孔所在水平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在B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预覆石英砂的筛管作具体阐述。<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100包括:筛管本体10、筒状筛网20以及多个分隔环30。筛管本体10的长度根据建井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筛管本体10的内径为50mm~80mm,该内径范围符合水监测井的井直径要求。筛管本体10的壁厚为0.5mm~2mm,筛管本体10采用金属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筛管本体10的下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筛孔,当开设多组筛孔时,多组筛孔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在筛管本体10的管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筛孔组在筛管本体10的高度方向上的开孔位置根据建井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筛管本体10上设置有四组筛孔11,如图5所示,每组筛孔均包含多个水平开孔的条形的筛孔11,多个筛孔11从上至下呈等距离分布,上下相邻的筛孔11之间的距离为5mm~15mm。同组的筛孔中最上方位置的筛孔与最下方位置的筛孔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的L)不小于10cm,该距离范围的设置确保了在筛管本体10较大范围内是设置有筛孔的,从而确保筛管本体10过滤效率高。筛孔11的上下方向孔径(如图5所示的d)小于0.3mm。如图1所示,筒状筛网20设置在筛管本体10的外侧,筒状筛网20的内径大于筛管本体10的外径,筒状筛网20的内径范围为70mm~100mm。筒状筛网20采用孔径小于0.3mm的金属筛网结构,确保土壤中过滤掉土壤中大于0.3mm的颗粒。如图1~3所示,分隔环30呈环状结构,多个分隔环30等距离套设固定在筛管本体10的外壁上,上下相邻的分隔环30之间的距离为20cm~50cm。并且分隔环30的内环直径与筛管本体10的外径相配合,分隔环30的外环直径与筒状筛网20的内径相配合,这样多个分隔环30将筛管本体10与筒状筛网20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40,填充腔室40内填充有平均粒度为0.3mm~0.6mm石英砂。如图3所示,分隔环30为平面板状结构,可采用金属材质或工程塑料,或者2所示,分隔环30也可以采用网状结构设置,该网状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该网状结构的网格孔径小于0.3mm,保证填充在填充腔室40的石英砂不会跑出。如图2~3所示,优选地,还可以在筒状筛网20的外壁套设固定有固定箍50,该固定箍50设置在筒状筛网20的外壁对应于分隔环的水平位置处。由于分隔环30已经套设在筛管本体10的外壁且与筒状筛网20相接触,这样增设固定箍5后,对该位置处的分隔环30,施加一定的压力,起到进一步紧固作用,使得能够稳定的处于该水平位置,不会轻易下滑或上移。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筛管本体,所述筛管本体的下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筛孔;/n筒状筛网,设置在所述筛管本体的外侧,所述筒状筛网的内径大于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径;/n多个分隔环,套设在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分隔环的内环直径与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分隔环的外环直径与所述筒状筛网的内径相配合,多个所述分隔环将所述筛管本体与所述筒状筛网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所述填充腔室内填充有石英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筛管本体,所述筛管本体的下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筛孔;
筒状筛网,设置在所述筛管本体的外侧,所述筒状筛网的内径大于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径;
多个分隔环,套设在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壁上,所述分隔环的内环直径与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分隔环的外环直径与所述筒状筛网的内径相配合,多个所述分隔环将所述筛管本体与所述筒状筛网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由上至下的多个填充腔室,所述填充腔室内填充有石英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筛管本体的内径为50mm~80mm,所述筛管本体的壁厚为0.5mm~2mm;
所述筒状筛网的内径范围为70mm~1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多个所述分隔环等距离套设在所述筛管本体的外壁上,上下相邻的所述分隔环之间的距离为20cm~5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覆石英砂的筛管,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筛管本体上设置有多组筛孔,多组筛孔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且在所述筛管本体的管壁上呈环形阵列分布。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麟君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吾励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