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86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灶具火盖,所述灶具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基座和出火部,所述基座具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出火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的环形板,相邻所述环形板之间存在缝隙而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腔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进气口和出火口,所述环形板包括静止板和转动板,所述静止板相对于所述基座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板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当出气通道中有异物堵塞时,通过驱动转动板转动,以使得异物从出气通道的下部排出,而且粘附于转动板上的异物也能够被甩出,实现对出气通道的疏通和清洁。

Gas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灶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具。
技术介绍
燃气灶具最常见的维修原因为火盖的火孔发生堵塞,现有技术一般采用防止异物进入火孔的方法防止火孔堵塞。现有技术的灶具火盖结构一般为设置多个火孔组成的火孔圈。目前也出现了通过在两块环形的金属板间留有缝隙、以形成环形出火口的火盖结构。这种环形出火口一般朝上开放地设置,容易落入异物、发生堵塞,且该结构的火盖不便于设置防止异物进入出火口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环形出火口容易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灶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灶具火盖,所述灶具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基座和出火部,所述基座具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出火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的环形板,相邻所述环形板之间存在缝隙而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腔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进气口和出火口,其特点在于,所述环形板包括静止板和转动板,所述静止板相对于所述基座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板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出气通道中有异物堵塞时,通过驱动转动板转动,以使得异物受扰动,从出气通道的下部排出,而且在转动板转动时,粘附于转动板上的异物也能够被甩出,因此该燃气灶具能够实现对出气通道的疏通和清洁,且该燃气灶具无需在出火口上方设置防水檐结构,因此结构较为简单,也利于火焰直接对出火口上方的锅具进行加热。较佳地,所述灶具火盖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所述连接臂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在本方案中,由于受转动板结构的限制,不便于将转动板直接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因此通过连接臂转接以使得在结构上便于驱动转动板,上述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等动力装置。较佳地,所述内环火盖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的旋转座,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旋转座。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内环火盖的旋转座带动连接臂转动,使得灶具火盖的结构较为紧凑,也较容易实现转动板的转动。较佳地,所述旋转座的底部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旋转座的旋转轴心线共线。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用户可以于驱使连接部转动以使得旋转座转动,由于连接部位于旋转座的底部,不会占用燃气灶具台面上方空间,从而不影响燃气灶具的美观度。较佳地,所述燃气灶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旋转座之间,以使得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旋转座转动。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驱动轴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至连接部,因此驱动轴的设置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传动装置,以满足燃气灶具的使用需求,并使得驱动轴的位置能够适应燃气灶具、便于用户使用。较佳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至少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同轴转动设置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旋转座同轴转动设置的第二齿轮。在本方案中,通过齿轮传动可以保证传动的平稳性,且结构较为紧凑,可以根据需要改变齿轮组的设置,满足不同的传动比需求和驱动轴的设置位置的需求。较佳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角度传感器和驱动电机,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以测量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角度,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旋转座以驱动所述旋转座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角度传感器信号连接,以使得所述旋转座的转动角度与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角度相对应。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座转动,相比于机械传动,电机驱动的噪音更低,且手动转动驱动轴时,手感较佳。较佳地,所述连接臂相对于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呈轴对称地设置有多个,每一所述转动板都与所有的所述连接臂相连接。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多个连接臂可以对转动板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防止转动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连接臂轴对称地设置可以避免连接臂转动时产生偏心距,有利于提高燃气灶具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静止板和所述转动板交错地排列。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保证构成出气通道的两个环形板中有一个为转动板,因此每个出气通道中的异物都能够收到转动板的扰动,实现异物从出气通道中排出。较佳地,所述出气通道内设置有清洁凸块,所述清洁凸块在两所述环形板之间延伸,所述清洁凸块连接于所述转动板和/或所述静止板。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当转动板转动时,凸块能够对清洁通道进行疏通,而且,连接于转动板上的凸块能够对静止板进行清理,连接于静止板上的凸块能够对转动板进行清理。较佳地,所述出气通道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地设置,所述转动板的截面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利于出气通道中的异物沿着环形板向下滚落或流动地排出,且出气通道的截面自上而下越来越宽,有利于异物的排出。较佳地,所述转动板的上表面呈向上拱起的形状。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转动板的上表面自上而下越来越陡,有利于异物从出气通道中排出。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当该燃气灶具的出气通道中有异物堵塞时,通过驱动转动板转动,异物受到转动板的扰动,会从出气通道的下部排出,而且在转动板转动时,粘附于转动板上的异物受离心力的作用被甩出,因此该燃气灶具能够实现对出气通道的疏通和清洁,且该燃气灶具无需在出火口上方设置防水檐结构,因此结构较为简单,也利于火焰直接对出火口上方的锅具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燃气灶具的灶具火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燃气灶具100灶具火盖200内环火盖10外环火盖20基座1外环混气腔11出火部2出气通道21进气口211出火口212环形板22转动板221静止板222连接臂3旋转座4连接部41驱动装置5驱动轴51传动装置52齿轮组6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角度传感器7驱动电机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具100,如图1所示,该燃气灶具100包括灶具火盖200,灶具火盖200包括内环火盖10和外环火盖20,外环火盖20包括基座1和出火部2,基座1具有外环混气腔11,出火部2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的环形板22,相邻环形板22之间存在缝隙而形成与外环混气腔11相连通的出气通道21,出气通道21的两端口分别构成进气口211和出火口212。环形板22包括静止板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灶具火盖,所述灶具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基座和出火部,所述基座具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出火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的环形板,相邻所述环形板之间存在缝隙而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腔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进气口和出火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包括静止板和转动板,所述静止板相对于所述基座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板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灶具火盖,所述灶具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外环火盖包括基座和出火部,所述基座具有外环混气腔,所述出火部包括至少两个上下叠设的环形板,相邻所述环形板之间存在缝隙而形成与所述外环混气腔相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两端口分别构成进气口和出火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包括静止板和转动板,所述静止板相对于所述基座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板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具火盖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绕所述外环火盖的轴心线转动设置,所述连接臂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包括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的旋转座,所述连接臂连接于所述旋转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的底部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轴心线与所述旋转座的旋转轴心线共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传动装置,所述驱动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设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旋转座之间,以使得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旋转座转动。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慧玲郑军妹俞瑜严力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