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854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和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的上部爬架主梁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将内杆插入外套杆中,并通过调节内杆插入深度调整离墙间距,实现调节功能,从而保证操作人员操作时离墙距离,保障施工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材料为钢管、钢片、花纹钢板、螺栓,均具有材料易得、加工及安装难度低、构造简单、安全可靠、易于上手等优点。

New type adjustable cantilever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climb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适用于外轮廓复杂,线条繁复的建筑,便于控制操作平台离墙距离。
技术介绍
在爬架安装过程中,一方面为使后续爬升时便于控制,一般采取直线型布置,减少非必要折角,折角过多将导致架体整体爬升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因现代建筑设计线条复杂,尺寸不一,造成爬架架体布设时离墙间距难以统一,不便于后续施工操作,离墙距离过大影响施工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从爬架架体安装的方便性、安全性,并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适用性出发,综合考虑经济性、可周转性等,故采取该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经济实用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和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由一根方管及两片钢片焊接而成,方管上间隔一定距离焊有两片钢片,每片钢片中部穿孔,两根爬架主梁放在方管上且分别与相应的钢片紧靠,通过螺栓穿过每片钢片中部的穿孔与每根爬架主梁连接固定;内杆由另一根方管及另一钢片焊接而成,另一根方管的一端上垂直焊接有另一钢片,另一钢片中部穿孔,另一方管的另一端能伸入到外套杆的方管内,通过调节内杆的另一方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套杆的方管中的长度能实现调整爬架离墙距离,然后再采用顶紧螺栓穿过外套杆顶紧内杆上进行固定,一根爬架挑梁放在另一根方管上且与另一钢片紧靠,通过螺栓穿过另一钢片中部的穿孔与爬架挑梁连接固定;将花纹钢板铺设于爬架主梁与爬架挑梁上部,利用自攻钉进行固定。本技术将内杆插入外套杆竖向钢管中,并通过内杆伸出长度,实现离墙距离的控制,保障后续施工操作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存在以下优点:①构造简单:由一个外套杆、一个内杆组成;②加工及安装难度低:降低工人加工及施工难度;③质量可靠:安装质量易于控制、检查;④材料易得:均为市面上常见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套杆和内杆连接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外套杆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内杆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立体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安装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其结构包括外套杆1,其由720mm×60mm×40mm×3mm(长×宽×高×壁厚)方管1-1与两片规格为60mm×40mm×4mm(长×宽×高)钢片1-2焊接而成,方管1-1上间隔一定距离(一定距离是按施工要求确定,为本领域技术能实现的技术)焊有两片钢片1-2(一般两片钢片平行且垂直焊接),每片钢片1-2中部开有圆孔,两根爬架主梁3放在方管1-1上且分别与相应的钢片1-2紧靠,通过螺栓穿过每片钢片1-2中部的穿孔与每根爬架主梁3连接固定,即将每根爬架主梁3固定在每片钢片1-2上;内杆2其特点为由700mm×50mm×30mm×3mm(长×宽×高×壁厚)另一方管2-1与规格为60mm×40mm×4mm(长×宽×高)另一钢片2-2焊接而成,另一钢片2-2垂直焊接在另一方管2-1一端上,另一钢片2-2中部穿孔,另一方管2-1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套杆1的方管1-1内,通过伸入的长度而能调节内杆伸出外套杆1的长度,调整至合适位置时,采用顶紧螺栓6穿过外套杆1将内杆顶紧使内杆不能脱离外套杆1,一根爬架挑梁5放在另一根方管2-1上且与另一钢片2-2紧靠,再将螺栓穿过另一钢片2-2中部圆孔与爬架挑梁5进行锁紧固定,安装固定完成后,将花纹钢板4铺设于爬架主梁3与爬架挑梁5上部,并利用自攻钉进行固定,保证后续施工时操作平台的牢固性与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做法为:外套杆1与内杆2连接组合(见图1所示),外套杆1与内杆2顶紧状态(见图3所示),外套杆1及内杆2与爬架主梁3连接固定(见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将外套杆1通过螺栓固定于爬架主梁3上,再将内杆2伸入外套杆1的方管1-1内,通过调节内杆的另一方管2-1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爬架操作平台离墙间距,调整到位后,采用顶紧螺栓6将内杆2进行锁紧,将爬架挑梁5安装于内杆2的另一钢片2-2上并固定到位,再铺设花纹钢板4于爬架主梁3及爬架挑梁5上部后,采用自攻钉将花纹钢板4与爬架主梁3及爬架挑梁5固定锁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1)和内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1)由一根方管(1-1)及两片钢片(1-2)焊接而成,方管(1-1)上间隔一定距离焊有两片钢片(1-2),每片钢片(1-2)中部穿孔,两根爬架主梁(3)放在方管(1-1)上且分别与相应的钢片(1-2)紧靠,通过螺栓穿过每片钢片(1-2)中部的穿孔与每根爬架主梁连接固定;内杆(2)由另一根方管(2-1)及另一钢片(2-2)焊接而成,另一根方管(2-1)的一端上垂直焊接有另一钢片(2-2),另一钢片(2-2)中部穿孔,另一方管(2-1)的另一端能伸入到外套杆(1)的方管(1-1)内,通过调节内杆(2)的另一方管(2-1)的另一端伸入到外套杆(1)的方管(1-1)中的长度能实现调整爬架离墙距离,然后再采用顶紧螺栓穿过外套杆(1)顶紧内杆上进行固定,一根爬架挑梁(5)放在另一根方管(2-1)上且与另一钢片(2-2)紧靠,通过螺栓穿过另一钢片(2-2)中部的穿孔与爬架挑梁(5)连接固定;将花纹钢板(4)铺设于爬架主梁(3)与爬架挑梁(5)上部,利用自攻钉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爬架底部可调挑杆结构,包括外套杆(1)和内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杆(1)由一根方管(1-1)及两片钢片(1-2)焊接而成,方管(1-1)上间隔一定距离焊有两片钢片(1-2),每片钢片(1-2)中部穿孔,两根爬架主梁(3)放在方管(1-1)上且分别与相应的钢片(1-2)紧靠,通过螺栓穿过每片钢片(1-2)中部的穿孔与每根爬架主梁连接固定;内杆(2)由另一根方管(2-1)及另一钢片(2-2)焊接而成,另一根方管(2-1)的一端上垂直焊接有另一钢片(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焘陈忠凯吴程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