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766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准备;2)边坡土体坡面处理;3)施工作业平台搭设;4)界面增强板铺设;5)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支设;6)挡墙肋板混凝土浇筑;7)墙背填充体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分别通过支架立杆和顶撑吊梁为吊挂横板提供支撑,降低了吊挂横板悬臂支设的难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装配式底板及支架靴帽限定支架立杆的位置,降低了支架立杆布设的难度,提高了支架立杆布设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并可通过控位拉索限定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高度,通过滑轨连接槽限定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横向位置,降低了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布设难度。

Construction method of high retaining wall with plate rib cast-in-place anchor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属于地基与基础工程领域,适用于挡墙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近年来,锚杆技术应用在边坡支护、围岩锚定、滑坡治理、洞室加固、高层建筑基础锚固等等工程中广泛应用,具有实用、安全、经济的特点。板肋式锚杆挡墙相对于重力式挡墙具有结构重量轻、并可发挥边坡土体抗拔能力等优点,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在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时,施工平台的打设、模板支设,以及支护结构的整体性控制常常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装配式砼芯水泥土挡墙组合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和预制混凝土桩间隔设置,预制混凝土桩插装在相邻的大直径水泥土旋搅桩之间,预制混凝土桩顶部放置有桩帽,桩帽的顶部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的侧边放置有预制叠合压顶梁,钢筋笼与预制叠合压顶梁的上部浇筑设置现浇压顶板。该施工方法提高水土压力和弯矩承受能力、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了支护结构的刚度,但施工工艺较复杂,测量精度要求高,注浆要求较高。鉴于此,为提升板肋式锚杆挡墙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可以降低施工平台支设难度、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可以降低施工平台支设难度,而且可以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这种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现场测绘确定挡墙基础和挡墙肋板的空间位置,勘测确定岩体破碎带的埋深和走向;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2)边坡土体坡面处理:对面向挡墙肋板侧的边坡土体进行坡面处理,清除坡面表层的耕植土、软土和碎石土;在边坡土体的上部开挖截水沟;在边坡土体的岩体破碎带部位的边坡坡面上设置坡面盖板,并在坡面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插入岩体破碎带的排水管;3)施工作业平台搭设:在坡脚部位的边坡土体上依次布设找平垫层和装配式底板,并使相接的装配式底板通过板榫连接槽和板侧连接榫连接,采用底板紧固筋对装配式底板施加紧固压力;使支架立杆的底端插入支架靴帽内,并在相邻的支架立杆之间设置支架系杆,并使底层的支架系杆与支架靴帽连接;在边坡土体的顶部设置顶撑压板,并在顶撑压板上设置顶撑吊梁;使吊挂横板一端与支架立杆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吊梁调节栓与顶撑吊梁连接;在吊挂横板上设置两台卷拉机械,并使卷拉机械分别通过控位拉索控制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标高;4)界面增强板铺设:在边坡土体内打设挡墙锚筋;沿边坡土体的坡面先铺设界面连接层,再将界面增强板设于界面连接层的临空面上,使相接的界面增强板通过连接台阶连接,并通过表面敲震使界面连接层的浆液填满浆液嵌入槽,并在界面增强板上设置墙背支撑横筋,通过连接锚钉将墙背支撑横筋与界面增强板和边坡土体连接牢固;5)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支设:挡墙基础施工完成后,将挡墙钢筋笼吊放至挡墙基础的上部,依次将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吊放至挡墙钢筋笼的内侧和外侧,并在墙面内模与支架立杆之间设置内模调位筋,使墙背外模与墙背支撑横筋连接,在墙背外模与墙背支撑横筋之间设置内模横撑板;6)挡墙肋板混凝土浇筑:复核墙背外模和墙面内模的安装质量;采用外部混凝土灌注装置向墙背外模、墙面内模与挡墙基础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挡墙肋板;待挡墙肋板形成强度后,拆除墙面内模;7)墙背填充体施工:采用轻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墙背外模与界面增强板之间灌注轻质混凝土,形成墙背填充体;在墙背填充体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封闭盖板;在挡墙肋板墙面侧的边坡土体上表面设置墙底排水沟。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坡面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钢板或PVC板,坡面盖板与边坡坡面相接处设置盖板封闭层,并通过盖板锚筋将坡面盖板与边坡土体连接牢固;所述排水管采用PVC管或钢管,一端插入岩体破碎带内部,另一端沿边坡坡面铺设至坡脚后与外部排水设备相连通。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装配式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其上表面设置支架靴帽,沿装配式底板横向设置紧固筋穿设孔,并在装配式底板之间的相接面上分别设置梯形的板榫连接槽和板侧连接榫;所述顶撑压板与边坡土体通过顶撑锚筋连接,顶撑压板与顶撑吊梁之间设置吊梁斜撑;所述顶撑吊梁横向与水平面平行,其下表面设置与吊挂横板相连接的吊梁调节栓;所述吊梁调节栓包括螺栓和螺杆,且螺栓两侧的螺杆紧固方向相反;所述吊挂横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吊挂横板与边坡土体的坡面之间设置横梁斜撑;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采用钢板轧制而成,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与挂篮横梁相接处设置横断面呈等腰梯形的滑轨连接槽;所述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均包括挂篮横梁、挂篮底板和挂篮护栏,并使挂篮底板与控位拉索连接;所述挂篮横梁的一侧壁上设置与滑轨连接槽相连接的挂篮连接隼,另一侧壁与挂篮底板垂直焊接连接;所述挂篮护栏沿挂篮底板环向布设,并与挂篮底板焊接连接或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步骤4)所述界面增强板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在界面增强板相接处设置连接台阶,在界面增强板与界面连接层的相接面上设置浆液嵌入槽,界面增强板与墙背填充体的相接面设置抗滑凹槽。作为优选:步骤5)所述墙面内模采用钢模或合金模板,墙面内模与内模调位筋相接处设置限位槽板;所述墙背外模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墙背外模面向挡墙钢筋笼的侧壁上设置钢筋笼定位筋,墙背外模另一侧壁设置墙背排水体;所述钢筋笼定位筋与挡墙钢筋笼绑扎连接;所述墙背排水体采用透水混凝土或排水管材,并与墙身排水管连通;所述墙身排水管的一端设于墙背排水体内,另一端穿过墙面内模,墙身排水管采用钢管或PVC管。作为优选:步骤7)所述封闭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材料,其上靠近挡墙肋板的墙背侧设置墙顶排水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岩体破碎带部位设置坡面盖板和排水管,不但可对岩体破碎带提供侧面支撑,而且可以降低岩体破碎带内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分别通过支架立杆和顶撑吊梁为吊挂横板提供支撑,降低了吊挂横板悬臂支设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采用装配式底板及支架靴帽限定支架立杆的位置,降低了支架立杆布设的难度,提高了支架立杆布设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并可通过控位拉索限定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高度,通过滑轨连接槽限定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横向位置,降低了第一挂篮和第二挂篮的布设难度。(3)本专利技术沿边坡土体临空面铺设了界面连接层和界面增强板,不但可借助界面增强板提升边坡土体与墙背填充体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起到边坡土体坡面压重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分别通过内模调位筋和墙背支撑横筋限定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的位置,降低了模板支设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墙背外模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两侧面分别设置钢筋笼定位筋和墙背排水体,可同步满足挡墙钢筋笼定位和墙背排水体设置的要求,提高了现场施工质量和可靠度。(5)本专利技术墙背填充体采用轻质混凝土材料,可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n1)施工准备:现场测绘确定挡墙基础(1)和挡墙肋板(2)的空间位置,勘测确定岩体破碎带(3)的埋深和走向;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n2)边坡土体坡面处理:对面向挡墙肋板(2)侧的边坡土体(4)进行坡面处理,清除坡面表层的耕植土、软土和碎石土;在边坡土体(4)的上部开挖截水沟(5);在边坡土体(4)的岩体破碎带(3)部位的边坡坡面上设置坡面盖板(6),并在坡面盖板(6)的下表面设置插入岩体破碎带(3)的排水管(7);/n3)施工作业平台搭设:在坡脚部位的边坡土体(4)上依次布设找平垫层(8)和装配式底板(9),并使相接的装配式底板(9)通过板榫连接槽(10)和板侧连接榫(11)连接,采用底板紧固筋(12)对装配式底板(9)施加紧固压力;使支架立杆(13)的底端插入支架靴帽(14)内,并在相邻的支架立杆(13)之间设置支架系杆(15),并使底层的支架系杆(15)与支架靴帽(14)连接;在边坡土体(4)的顶部设置顶撑压板(16),并在顶撑压板(16)上设置顶撑吊梁(17);使吊挂横板(18)一端与支架立杆(1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吊梁调节栓(19)与顶撑吊梁(17)连接;在吊挂横板(18)上设置两台卷拉机械(20),并使卷拉机械(20)分别通过控位拉索(21)控制第一挂篮(22)和第二挂篮(23)的标高;/n4)界面增强板铺设:在边坡土体(4)内打设挡墙锚筋(24);沿边坡土体(4)的坡面先铺设界面连接层(53),再将界面增强板(25)设于界面连接层(53)的临空面上,使相接的界面增强板(25)通过连接台阶(54)连接,并通过表面敲震使界面连接层(53)的浆液填满浆液嵌入槽(55),并在界面增强板(25)上设置墙背支撑横筋(26),通过连接锚钉(27)将墙背支撑横筋(26)与界面增强板(25)和边坡土体(4)连接牢固;/n5)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支设:挡墙基础(1)施工完成后,将挡墙钢筋笼(28)吊放至挡墙基础(1)的上部,依次将墙面内模(29)和墙背外模(30)吊放至挡墙钢筋笼(28)的内侧和外侧,并在墙面内模(29)与支架立杆(13)之间设置内模调位筋(31),使墙背外模(30)与墙背支撑横筋(26)连接,在墙背外模(30)与墙背支撑横筋(26)之间设置内模横撑板(41);/n6)挡墙肋板混凝土浇筑:复核墙背外模(30)和墙面内模(29)的安装质量;采用外部混凝土灌注装置向墙背外模(30)、墙面内模(29)与挡墙基础(1)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挡墙肋板(2);待挡墙肋板(2)形成强度后,拆除墙面内模(29);/n7)墙背填充体施工:采用轻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墙背外模(30)与界面增强板(25)之间灌注轻质混凝土,形成墙背填充体(32);在墙背填充体(32)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封闭盖板(33);在挡墙肋板(2)墙面侧的边坡土体(4)上表面设置墙底排水沟(34)。/n...

【技术特征摘要】
1.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现场测绘确定挡墙基础(1)和挡墙肋板(2)的空间位置,勘测确定岩体破碎带(3)的埋深和走向;制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装置;
2)边坡土体坡面处理:对面向挡墙肋板(2)侧的边坡土体(4)进行坡面处理,清除坡面表层的耕植土、软土和碎石土;在边坡土体(4)的上部开挖截水沟(5);在边坡土体(4)的岩体破碎带(3)部位的边坡坡面上设置坡面盖板(6),并在坡面盖板(6)的下表面设置插入岩体破碎带(3)的排水管(7);
3)施工作业平台搭设:在坡脚部位的边坡土体(4)上依次布设找平垫层(8)和装配式底板(9),并使相接的装配式底板(9)通过板榫连接槽(10)和板侧连接榫(11)连接,采用底板紧固筋(12)对装配式底板(9)施加紧固压力;使支架立杆(13)的底端插入支架靴帽(14)内,并在相邻的支架立杆(13)之间设置支架系杆(15),并使底层的支架系杆(15)与支架靴帽(14)连接;在边坡土体(4)的顶部设置顶撑压板(16),并在顶撑压板(16)上设置顶撑吊梁(17);使吊挂横板(18)一端与支架立杆(1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吊梁调节栓(19)与顶撑吊梁(17)连接;在吊挂横板(18)上设置两台卷拉机械(20),并使卷拉机械(20)分别通过控位拉索(21)控制第一挂篮(22)和第二挂篮(23)的标高;
4)界面增强板铺设:在边坡土体(4)内打设挡墙锚筋(24);沿边坡土体(4)的坡面先铺设界面连接层(53),再将界面增强板(25)设于界面连接层(53)的临空面上,使相接的界面增强板(25)通过连接台阶(54)连接,并通过表面敲震使界面连接层(53)的浆液填满浆液嵌入槽(55),并在界面增强板(25)上设置墙背支撑横筋(26),通过连接锚钉(27)将墙背支撑横筋(26)与界面增强板(25)和边坡土体(4)连接牢固;
5)墙面内模和墙背外模支设:挡墙基础(1)施工完成后,将挡墙钢筋笼(28)吊放至挡墙基础(1)的上部,依次将墙面内模(29)和墙背外模(30)吊放至挡墙钢筋笼(28)的内侧和外侧,并在墙面内模(29)与支架立杆(13)之间设置内模调位筋(31),使墙背外模(30)与墙背支撑横筋(26)连接,在墙背外模(30)与墙背支撑横筋(26)之间设置内模横撑板(41);
6)挡墙肋板混凝土浇筑:复核墙背外模(30)和墙面内模(29)的安装质量;采用外部混凝土灌注装置向墙背外模(30)、墙面内模(29)与挡墙基础(1)围合形成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挡墙肋板(2);待挡墙肋板(2)形成强度后,拆除墙面内模(29);
7)墙背填充体施工:采用轻质混凝土灌注设备向墙背外模(30)与界面增强板(25)之间灌注轻质混凝土,形成墙背填充体(32);在墙背填充体(32)的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封闭盖板(33);在挡墙肋板(2)墙面侧的边坡土体(4)上表面设置墙底排水沟(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肋式现浇锚杆高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坡面盖板(6)采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剑唐治国何梅兰袁宏海范军利张莹石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