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36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是由下列组成构成:(a)聚酯树脂,占10~99.99重量份;聚酯树脂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b)亚克力树脂占0.01~60重量份,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介于10,000至80,000;且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聚酯膜物性满足以下条件:宽度方向(TD)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长度方向(MD)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透光率>88%;延伸倍率>150%;150℃、30分钟下收缩率<5%。

A kind of easy to extend modified polyester film used for decorative film i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延伸改性聚酯膜,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其具有高延伸性、高透光性、低收缩(耐高温)等特性。
技术介绍
模内装饰(InMoldDecoration,IMD)是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例如,手机窗口镜片及外壳的表面装饰。更具体而言,模内装饰技术是将文字图案或图像应用于成型制品,是薄膜印刷、热压成型、射出成型等塑料加工的整合工艺。与传统表面技术相较,模内装饰技术的优点,是生产出来的塑料外观漂亮,可以有多种色彩、多种花纹,甚至多样化的触感,较喷漆工艺的外壳耐磨,亮度更高,适合大规模生产,高生产效率,良率高,模印精度高,可转印较复杂的图案,最重要的是无污染,可以取代传统造成环境与工作环境污染的喷涂与电镀技术。如图1所示,模内装饰技术的塑料薄膜(以下简称模内装饰膜)10为一五层结构,包括一基材11、一印刷油墨层12、一接着层13、一离型层14及一防刮(HardCoat)保护层15。其中,基材11选自易延伸聚酯膜,例如,选自易延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酯膜,且需要具备高透光性、高延伸性、防破、低收缩(耐高温)等特性,才适合作为模内装饰膜10中的基材11。现有技术美国专利(US2015299406A1)中提到一种双轴延伸聚酯薄膜,其改性聚酯薄膜为添加60%聚苯二甲酸丁二酯。其改性聚酯薄膜特征在于耐冲击性与弯绕性,其中实施例所表现的延伸率(MD/TD)最高为179%。对于模内装饰技术,此改性聚酯膜的延伸性仍显不足。再进一步,高延伸倍率的聚酯膜,如美国专利(US9,375,902)中提到聚酯膜薄膜有伸度高、成型优良与耐温性等特点,适用于汽车、建筑、家具等的成型聚酯膜。虽然该聚酯膜薄膜延伸性即可达到300%以上,但其聚酯薄膜结构为三层多层组合结构复合膜,以达到高延伸性等特性,因此此技术缺点为工艺上复杂、成本过高等因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是由下列组成构成:(a)聚酯树脂,占10~99.99重量份;聚酯树脂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亚克力树脂占0.01~60重量份,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介于10,000至80,000。且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聚酯膜物性满足以下条件:宽度方向(TD)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长度方向(MD)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透光率>88%;延伸倍率>150%;150℃、30分钟下收缩率<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单一膜层的易延伸聚酯膜,兼具优异延伸性及耐热性(低收缩性)、高透光性外,也具备高温高压冲型的使用用途,适合作为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具有下列特点,可改善模内装饰膜的基材不耐热且延伸性不佳的缺点,适合作为模内装饰膜的基材:1.易延伸聚酯膜光学性质:透光率>88%。2.易延伸聚酯膜100℃下拉力试验:延伸倍率>150%。3.易延伸聚酯膜热稳定性:150℃、30min下收缩率<5%。4.易延伸聚酯膜成型性:可冲型高深宽比与高角度成品并不破膜。更进一步地,聚酯树脂是选自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更进一步地,亚克力树脂为亚克力单体聚合而成,亚克力单体是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丙酯(PA)、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A)、(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HEA)、(甲基)丙烯酸正辛酯(O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IOA)、(甲基)丙烯酸壬酯(NA)、(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A)、(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MOEA)、正丁基-丙烯酸甲酯(n-B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或(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EOMAA)中的一种单独使用或二种以上混合并用。更进一步地,亚克力树脂的熔融指数(MeltFlowIndex,MI),依据ISO1133标准,在温度230℃、3.8公斤下其熔融指数(MI)为每10分钟介于1~40毫升。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内装饰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易延伸聚酯膜以及比较例1的改性聚酯膜,于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的分析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易延伸聚酯膜,具备高延伸性、高透明性、低收缩(耐高温)等特性的改性聚酯膜,适合作为模内装饰膜10的基材11。本专利技术的易延伸聚酯膜,具有优异延伸性与热收缩性,适用在高温高压冲型的环境下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易延伸聚酯膜是由下列组成构成:a)聚酯树脂,占10~99.99重量份;聚酯树脂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b)亚克力树脂占0.01~60重量份,且重量平均分子量(Mw)介于10,000至80,000;依据ISO1133标准,在温度230℃、3.8公斤下其熔融指数(MI)为每10分钟介于1~40毫升。所述聚酯树脂为由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或为由不同种类二元酸或二元醇掺混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优选为选自缩聚而成PET、PBT或PEN聚酯树脂。所述二元酸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联苯甲酸、二苯基乙烷二羧酸、二苯基砜二羧酸、蒽-2,6-二羧酸、1,3-环戊烷二甲酸、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丁二酸、3,3-丁二酸二乙酯、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三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辛二酸和十二烷二酸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六亚甲二醇、新戊二醇、1,2-环己二甲醇、1,4-环己二甲醇、1,10-癸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2-双(4-羟苯基)丙烷和双(4-羟苯)砜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亚克力树脂,为亚克力单体聚合而成,亚克力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IBA)、(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是由下列组成构成:/n(a)聚酯树脂,占10~99.99重量份;所述聚酯树脂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n(b)亚克力树脂占0.01~60重量份,且重量平均分子量介于10,000至80,000;/n且所述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聚酯膜物性满足以下条件:/n宽度方向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长度方向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透光率>88%;延伸倍率>150%;150℃、30分钟下收缩率<5%。/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9 TW 1071368541.一种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是由下列组成构成:
(a)聚酯树脂,占10~99.99重量份;所述聚酯树脂为二元酸和二元醇或其衍生物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及
(b)亚克力树脂占0.01~60重量份,且重量平均分子量介于10,000至80,000;
且所述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聚酯膜物性满足以下条件:
宽度方向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长度方向施予2.0~5.0倍延伸加工透光率>88%;延伸倍率>150%;150℃、30分钟下收缩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内装饰膜的易延伸改性聚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树脂是选自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杨文政袁敬尧杨春成谢育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