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包括卷取卡盘旋转轴和摩擦片,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的一端外壁两侧贴合有旋转摩擦盘,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通过螺丝连接至卡盘外壳上,且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外壁一侧分布有固定摩擦盘,所述摩擦片分布于固定摩擦盘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一侧,且摩擦片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盘。该M‑1带储能器的阻尼器,通过储能器的储能碟簧组合方式不同,而使储能弹力增加,改变了原有阻尼器的摩擦力结构,优化了零部件表面硬性压力储能的弊端,增加了阻尼器恒定摩擦时间,此设计安全系数高,维修成本低,解决了现场频繁调节阻尼器张力的弊端,节省大量时间成本,提高生产工效,有效的降低了安全隐患。
A kind of M-1 manual damper with accu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卷取安全卡盘阻尼器
,具体为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
技术介绍
阻尼器安装于卷取卡盘输出轴上,在卷取卡盘工作过程中,起到调整输出轴在物料运行方向的张力大小,也可起到刹车作用。卷取安全卡盘所配套的阻尼器其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电线电缆、包装、印刷、塑料、皮革、输送带、轮胎制造等行业。现有的卷取卡盘阻尼器的不足之处是需要频繁调节锁紧螺母,以保证相对的恒动摩擦张力,现有阻尼器摩擦原理,是由零件表面产生的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的摩擦张力,故在生产过程中,刚刚调好阻尼器的张力,在物料卷旋转几圈后,由于摩擦片磨损,导致调整螺母压力随摩擦片磨损减薄出现压力减少,从而出现物料卷张力不足,物料卷取松散现象发生,故导致现场工人需频繁的调整旋紧螺母,增加工作时间,浪费工作效率,调整时需进入设备工作范围,增加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卷取卡盘阻尼器的不足之处是需要频繁调节锁紧螺母,以保证相对的恒动摩擦张力,现有阻尼器摩擦原理,是由零件表面产生的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的摩擦张力,故在生产过程中,刚刚调好阻尼器的张力,在物料卷旋转几圈后,由于摩擦片磨损,导致调整螺母压力随摩擦片磨损减薄出现压力减少,从而出现物料卷张力不足,物料卷取松散现象发生,故导致现场工人需频繁的调整旋紧螺母,增加工作时间,浪费工作效率,调整时需进入设备工作范围,增加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包括卷取卡盘旋转轴和摩擦片,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的一端外壁两侧贴合有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且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外壁一侧分布有固定摩擦盘,所述摩擦片分布于固定摩擦盘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一侧,且摩擦片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盘,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两端内部贯穿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外壁贴合有安全罩,所述安全罩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且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的内壁贴合有压力轴承座,所述压力轴承座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压力轴承,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的中部外部贴合有导向滑块,且卷取卡盘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母,所述调整螺母的外壁两端设置有调整手柄。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通过支撑杆与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相连接,且支撑杆沿卷取卡盘旋转轴的中轴线处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旋转摩擦盘的内壁中部贴合有储能器组合碟簧,且旋转摩擦盘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储能器压板,所述旋转摩擦盘、储能器组合碟簧构成储能器压力储备结构。优选的,所述旋转摩擦盘通过卷取卡盘旋转轴上的导向滑块相互连接,且旋转摩擦盘与固定摩擦盘为一静一动式摩擦阻尼。优选的,所述安全罩沿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与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之间的外壁相互贴合,且安全罩的内壁与支撑杆之间相贴合。优选的,所述调整手柄沿调整螺母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调整手柄设置有3个。与现有技术相比,该M-1带储能器的阻尼器,通过储能器的储能碟簧组合方式不同,而使储能弹力增加,改变了原有阻尼器的摩擦力结构,优化了零部件表面硬性压力储能的弊端,增加了阻尼器恒定摩擦时间,此设计安全系数高,维修成本低,解决了现场频繁调节阻尼器张力的弊端,节省大量时间成本,提高生产工效,有效的降低了安全隐患。2.该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通过固定摩擦盘上的储能器组合碟簧与储能器压板的储能方式,确保了张力控制所需压力,通过碟簧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的储能量,能对摩擦片磨损丢失的压力进行补偿,可达到调节恒定张力,阻尼器长时间工作的效果;3.该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通过改变阻尼器储能结构,既能节省大量人工操作时间,又保证了阻尼器的工作时长,此设计简单实用,安全系数高,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机器运转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避免阻尼器张力释放至物料卷取松散损坏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卷取卡盘旋转轴;2、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3、固定摩擦盘;4、摩擦片;5、旋转摩擦盘;6、储能器组合碟簧;7、安全罩;8、支撑杆;9、储能器压板;10、压力轴承;11、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2、压力轴承座;13、调整螺母;14、调整手柄;15、导向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包括卷取卡盘旋转轴1、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固定摩擦盘3、摩擦片4、旋转摩擦盘5、储能器组合碟簧6、安全罩7、支撑杆8、储能器压板9、压力轴承10、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压力轴承座12、调整螺母13、调整手柄14和导向滑块15,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一端外壁两侧贴合有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且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外壁一侧分布有固定摩擦盘3,摩擦片4分布于固定摩擦盘3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且摩擦片4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盘5,旋转摩擦盘5的内壁中部贴合有储能器组合碟簧6,且旋转摩擦盘5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储能器压板9,旋转摩擦盘5、储能器组合碟簧6构成储能器压力储备结构,通过改变阻尼器储能结构,既能节省大量人工操作时间,又保证了阻尼器的工作时长,此设计简单实用,安全系数高,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机器运转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避免阻尼器张力释放至物料卷取松散损坏的情况发生;旋转摩擦盘5通过卷取卡盘旋转轴1上的导向滑块15相互连接,且旋转摩擦盘5与固定摩擦盘3为一静一动式摩擦阻尼,通过固定摩擦盘3上的储能器组合碟簧6与储能器压板9的储能方式,确保了张力控制所需压力,通过碟簧不同方式组合而形成的储能量,能对摩擦片4磨损丢失的压力进行补偿,可达到调节恒定张力,阻尼器长时间工作的效果;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两端内部贯穿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外壁贴合有安全罩7,安全罩7沿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与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之间的外壁相互贴合,且安全罩7的内壁与支撑杆8之间相贴合,阻尼器周边还设有安全罩7,避免了旋转接触伤人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技术解决了传统阻尼器靠零部件表面弹性压力摩擦的弊端,提高了阻尼器工作效率,生产功效浪费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安全罩7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且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的内壁贴合有压力轴承座12,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通过支撑杆8与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相连接,且支撑杆8沿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中轴线处对称分布,此设计安全系数高,维修成本低,解决了现场频繁调节阻尼器张力的弊端,节省大量时间成本,提高生产工效,有效的降低了安全隐患;压力轴承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包括卷取卡盘旋转轴(1)和摩擦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一端外壁两侧贴合有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且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外壁一侧分布有固定摩擦盘(3),所述摩擦片(4)分布于固定摩擦盘(3)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且摩擦片(4)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盘(5),内置设有储能器组合碟簧(6),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两端内部贯穿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外壁贴合有安全罩(7),所述安全罩(7)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且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的内壁贴合有压力轴承座(12),所述压力轴承座(1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压力轴承(10),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中部外部贴合有导向滑块(15),且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另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母(13),所述调整螺母(13)的外壁两端设置有调整手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包括卷取卡盘旋转轴(1)和摩擦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一端外壁两侧贴合有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且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外壁一侧分布有固定摩擦盘(3),所述摩擦片(4)分布于固定摩擦盘(3)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且摩擦片(4)的另一侧设置有旋转摩擦盘(5),内置设有储能器组合碟簧(6),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两端内部贯穿有支撑杆(8),且支撑杆(8)的外壁贴合有安全罩(7),所述安全罩(7)远离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且第二阻尼器固定端盖(11)的内壁贴合有压力轴承座(12),所述压力轴承座(12)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压力轴承(10),所述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中部外部贴合有导向滑块(15),且卷取卡盘旋转轴(1)的另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母(13),所述调整螺母(13)的外壁两端设置有调整手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1带储能器的手动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固定端盖(2)通过支撑杆(8)与第二阻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王本力,林森,陈守清,
申请(专利权)人:朝阳三创新产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