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0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7:21
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包括车板、龙门架、固定栏板、插柱、支撑柱、活动栏板、连接杆、顶杆;每个支撑柱插柱插入插柱顶槽内,实现支撑柱与插柱连接;活动栏板的两侧插入活动栏板滑槽内,活动栏板的两侧底端搁置于栏板支撑块顶面;连接杆一端伸入连接顶筒、栏板筒和连接底桶,实现连接杆与支撑柱、活动栏板的固定设置;顶杆设置于活动栏板和支撑柱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的安装便捷,采用可拆卸组装形式可实现对各部件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

A safety barrier structure of unpowered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挂车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
技术介绍
拖挂车是一种货车,分为半挂和全挂。半挂就是前面是牵引车,后面是拖厢,拖厢前面放在牵引车上的,全挂车就是前面的牵引车拖挂后面的车厢,车厢不是放在牵引车上,是联接一起的。拖挂车形式中,挂车部分中通常设置有栏板结构,栏板结构的作用在于对车板四侧进行防护设置,保护并防止车板上承载的物品偏移滑落出车板外,栏板的结构形式为现有的成熟技术,栏板与挂车车板之间采用可翻转的结构形式,再将多个插柱插接于挂车车板的顶端,将栏板与插柱通过旋转把手进行卡接实现固定,可实现栏板与车板的垂直固定连接。但在现有的技术中,栏板的高度为统一的尺寸高度,当拖挂车需要拉载更高高度货物的时候,堆叠于上方的货物无法受到四侧栏板的保护限位,车在形式过程中易导致货物的散落。现需要将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形式,设计为可加高设置的结构形式,满足对较多货物运载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包括车板、龙门架、固定栏板、插柱、支撑柱、活动栏板、连接杆、顶杆;所述龙门架横向设置于所述车板的顶面,所述龙门架与所述车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栏板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轴实现与所述车板转动设置;所述插柱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且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固定栏板之间,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旋转把手实现固定;每个所述插柱的顶面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插柱顶槽;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每个所述插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呈长方体柱状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支撑柱插柱,每个所述支撑柱插柱插入所述插柱顶槽内,实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插柱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顶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滑槽;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底端设有栏板支撑块,所述栏板支撑块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栏板支撑块通过焊接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一侧壁设有底桶轴承座,所述底桶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底桶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底桶,所述连接底桶的一侧壁与底桶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桶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底桶轴承座内,所述底桶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底桶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连接底桶通过底桶连接轴配合底桶轴承座,实现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侧壁设有顶筒轴承座,所述顶筒轴承座与所述底桶轴承座呈同向设置,所述顶筒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顶筒轴承座同时设计于龙门架的侧壁顶端;所述顶筒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顶筒,所述连接顶筒的一侧壁与顶筒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筒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顶筒轴承座内,所述顶筒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顶筒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支撑柱顶孔;所述活动栏板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活动栏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插入活动栏板滑槽内,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底端搁置于栏板支撑块顶面;所述活动栏板的一侧面中心呈凸起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凸块,所述活动栏板凸块的一侧面呈空腔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空腔,所述活动栏板空腔的内壁四侧呈滑槽状结构,形成空腔滑槽;所述活动栏板内设有栏板筒轴承座,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活动栏板空腔呈滑动设置,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外壁周向呈凸块状结构,形成轴承座限位块,所述轴承座限位块嵌入所述空腔滑槽内,实现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空腔滑槽限位滑动;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一侧设有栏板筒,所述栏板筒的一侧壁与栏板筒连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栏板筒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栏板筒轴承座内,所述栏板筒连接轴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栏板筒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栏板筒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栏板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栏板的顶端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顶孔;所述连接杆呈圆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杆凸块,所述连接杆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顶筒、栏板筒和连接底桶,实现连接杆与支撑柱、活动栏板的固定设置;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活动栏板和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活动栏板顶孔内,实现与两侧所述活动栏板固定设置,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柱顶孔内,实现与两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插柱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柱插柱的尺寸略小于小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形尺寸,所述支撑柱插柱与所述插柱顶槽外形尺寸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栏板支撑块包括支撑侧块和支撑底块,所述支撑侧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块的两侧,每侧所述支撑侧块与所述支撑底块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块与所述支撑柱呈垂直设置,两侧所述支撑侧块与所述支撑底块形成支撑块底槽。进一步的,每侧所述支撑侧块呈“L”形结构,所述每个支撑侧块的内壁面与所述活动栏板滑槽的内壁面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桶的内壁呈螺纹状结构,形成连接底桶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顶筒呈圆筒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顶筒、栏板筒和连接底桶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径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侧壁呈螺纹状结构,形成连接杆外螺纹,所述连接杆外螺纹配合连接底桶内螺纹,实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底桶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喉箍、铆钉、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将插柱竖直插于车板的顶面,将固定栏板和龙门架、插柱固定连接后,将支撑柱通过插柱插入活动栏板滑槽内,将支撑柱与插柱固定;接着将活动栏板自上而下插入两侧的活动栏板滑槽内,活动栏板最终嵌入搁置于支撑块底槽内;接着将连接杆插入连接顶筒内,通过旋转连接顶筒将连接杆进行斜向向下滑动,再将栏板筒从活动栏板空腔内抽出,复位弹簧伸长,轴承座限位孔在空腔滑槽内滑动,接着将连接杆穿过栏板筒内,并伸入连接底桶内,通过旋转连接杆可将连接杆与连接底桶实现螺纹固定,连接杆将龙门架、活动栏板和支撑柱实现限位固定;最终可将顶杆分别插入于活动栏板顶孔和支撑杆顶孔内,同时可将顶杆顶面进行覆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针对与现有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形式,对标准尺寸的栏板结构进行改进,使栏板具有更高的栏板高度,甚至可将车板形式设计为可拆卸加高的结构形式,通过在原有栏板结构形式上加设支撑柱和活动栏板,可实现对拖挂车车板上进行二层封挡,利用顶杆与栏板结构进行配合固定,可实现对车板结构的三层封挡。栏板结构利用连接杆与连接顶筒、栏板筒和连接底桶的连接设置,可将支撑柱与活动栏板进一步实现辅助定位,对活动栏板进行横向和纵向定位,使栏板结构形成统一整体,稳定性更高。连接杆与栏板筒处采用复位弹簧的柔性连接方式,保护活动栏板结构因车行驶产生剧烈振动损坏栏板筒结构,装置的使用寿命长。整体装置的安装便捷,采用可拆卸组装形式可实现对各部件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包括车板、龙门架、固定栏板、插柱、支撑柱、活动栏板、连接杆、顶杆;/n所述龙门架横向设置于所述车板的顶面,所述龙门架与所述车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栏板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轴实现与所述车板转动设置;所述插柱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且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固定栏板之间,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旋转把手实现固定;/n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柱的顶面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插柱顶槽;/n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每个所述插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呈长方体柱状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支撑柱插柱,每个所述支撑柱插柱插入所述插柱顶槽内,实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插柱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顶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滑槽;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底端设有栏板支撑块,所述栏板支撑块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栏板支撑块通过焊接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一侧壁设有底桶轴承座,所述底桶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底桶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底桶,所述连接底桶的一侧壁与底桶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桶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底桶轴承座内,所述底桶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底桶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连接底桶通过底桶连接轴配合底桶轴承座,实现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侧壁设有顶筒轴承座,所述顶筒轴承座与所述底桶轴承座呈同向设置,所述顶筒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顶筒轴承座同时设计于龙门架的侧壁顶端;所述顶筒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顶筒,所述连接顶筒的一侧壁与顶筒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筒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顶筒轴承座内,所述顶筒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顶筒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支撑柱顶孔;/n所述活动栏板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活动栏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插入活动栏板滑槽内,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底端搁置于栏板支撑块顶面;所述活动栏板的一侧面中心呈凸起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凸块,所述活动栏板凸块的一侧面呈空腔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空腔,所述活动栏板空腔的内壁四侧呈滑槽状结构,形成空腔滑槽;所述活动栏板内设有栏板筒轴承座,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活动栏板空腔呈滑动设置,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外壁周向呈凸块状结构,形成轴承座限位块,所述轴承座限位块嵌入所述空腔滑槽内,实现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空腔滑槽限位滑动;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一侧设有栏板筒,所述栏板筒的一侧壁与栏板筒连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栏板筒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栏板筒轴承座内,所述栏板筒连接轴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栏板筒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栏板筒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栏板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栏板的顶端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顶孔;/n所述连接杆呈圆杆状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连接杆凸块,所述连接杆一端伸入所述连接顶筒、栏板筒和连接底桶,实现连接杆与支撑柱、活动栏板的固定设置;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活动栏板和支撑柱的顶端,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活动栏板顶孔内,实现与两侧所述活动栏板固定设置,所述顶杆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撑柱顶孔内,实现与两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无动力拖挂车的栏板结构,包括车板、龙门架、固定栏板、插柱、支撑柱、活动栏板、连接杆、顶杆;
所述龙门架横向设置于所述车板的顶面,所述龙门架与所述车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栏板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轴实现与所述车板转动设置;所述插柱设置于所述车板的四侧,且设置于所述每个所述固定栏板之间,每个所述固定栏板通过旋转把手实现固定;
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柱的顶面中心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插柱顶槽;
所述支撑柱设置于每个所述插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呈长方体柱状结构,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支撑柱插柱,每个所述支撑柱插柱插入所述插柱顶槽内,实现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插柱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顶面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滑槽;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底端设有栏板支撑块,所述栏板支撑块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栏板支撑块通过焊接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一侧壁设有底桶轴承座,所述底桶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底桶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底桶,所述连接底桶的一侧壁与底桶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桶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底桶轴承座内,所述底桶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底桶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连接底桶通过底桶连接轴配合底桶轴承座,实现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一侧壁设有顶筒轴承座,所述顶筒轴承座与所述底桶轴承座呈同向设置,所述顶筒轴承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柱实现固定;所述顶筒轴承座同时设计于龙门架的侧壁顶端;所述顶筒轴承座的外侧设有连接顶筒,所述连接顶筒的一侧壁与顶筒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筒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顶筒轴承座内,所述顶筒连接轴通过轴承实现与顶筒轴承座转动设置;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呈圆孔状结构,形成支撑柱顶孔;
所述活动栏板设置于两侧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活动栏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插入活动栏板滑槽内,所述活动栏板的两侧底端搁置于栏板支撑块顶面;所述活动栏板的一侧面中心呈凸起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凸块,所述活动栏板凸块的一侧面呈空腔状结构,形成活动栏板空腔,所述活动栏板空腔的内壁四侧呈滑槽状结构,形成空腔滑槽;所述活动栏板内设有栏板筒轴承座,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活动栏板空腔呈滑动设置,所述栏板筒轴承座的外壁周向呈凸块状结构,形成轴承座限位块,所述轴承座限位块嵌入所述空腔滑槽内,实现所述栏板筒轴承座与所述空腔滑槽限位滑动;所述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伟童辉姚敏德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三鑫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