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82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向扳手,其包括扳体,所述扳体上转动连接有无齿棘轮,所述扳体上沿所述无齿棘轮径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轨道组;所述轨道组包括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所述无齿棘轮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移动件,所述轨道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呈渐开线形;当其中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另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不同时接触,使得无论朝何方向转动扳体均可正常工作。

A two-way wr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扳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扳手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扳手包括扳体,设置在扳体上的无齿棘轮,以及设置在扳体内环面上的楔形轨道;通过无齿棘轮转动时,带动移动件在楔形轨道内向楔形孔的宽端或窄端移动,实现无齿棘轮与移动件之间的相对锁紧或解锁;当无齿棘轮与移动件之间相对锁紧时,扳体转动产生的力才可以传递给无齿棘轮,从而通过无齿棘轮对螺母或螺帽进行拧紧或拆卸。而现有扳手为单向扳手,即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才能保证无齿棘轮与移动件相对锁紧,若向反方向转动,则会使无齿棘轮与移动件之间解锁,无法对力进行传导。现有技术中的扳手在使用时只能单向转动,当有些用户日常使用的习惯与单向扳手需要转动的方向不一致时,则很容易引起误操作。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向扳手,旨在实现扳手双向转动均可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向扳手,其包括扳体,所述扳体上转动连接有无齿棘轮,其中,所述扳体上沿所述无齿棘轮径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轨道组;所述轨道组包括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所述无齿棘轮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移动件,所述轨道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呈渐开线形;当其中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另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不同时接触。所述双向扳手,其中,当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所述轨道窄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移动件的宽度;所述轨道宽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移动件的宽度。所述双向扳手,其中,当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且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轨道宽的一端时,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以随所述无齿棘轮的转动绕所述无齿棘轮转动。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扳体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锁紧块远离所述无齿棘轮的一侧,并顶持所述锁紧块;所述旋钮可相对于所述扳体转动,以顶持所述锁紧块活动。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锁紧块和所述移动件均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当所述锁紧块靠近其中一个轨道组一侧的外壁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接触时,该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并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为弧形,所述第一侧壁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曲率。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移动件为滚珠。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移动件为滚柱,所述滚柱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无齿棘轮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双向扳手,其中,所述轨道内设置有弧形保持架;所述弧形保持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柱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径向贯穿所述弧形保持架,并沿所述滚柱的轴向延伸;所述滚柱位于所述通孔内,并可相对于所述弧形保持架转动。所述双向扳手,其中,当所述滚柱绕所述无齿棘轮转动时,所述弧形保持架随所述滚柱同步转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当其中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另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不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使得无论朝何方向转动扳体均可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向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扳体、所述无齿棘轮和所述锁紧块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双向扳手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弧形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弧形保持架与所述移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盖板、所述卡簧和所述无齿棘轮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钮逆时针旋转至最大行程时,所述双向扳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扳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双向扳手包括扳体1,如图4所示,所述扳体1上设置有收容孔2,所述收容孔2内设置有无齿棘轮3,所述无齿棘轮3与所述扳体1转动连接。当所述无齿棘轮3具有与螺帽相匹配的花型,使得所述无齿棘轮3套设至螺帽上时,可以与螺帽的圆周方向卡合止动。所述扳体1上设置有锁紧块4,所述锁紧块4与所述扳体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锁紧块可相对于所述扳体活动。所述锁紧块4位于所述无齿棘轮3径向的一侧;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锁紧块4朝向所述无齿棘轮3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轨道组,以下将两个轨道组分别称为第一轨道组1001和第二轨道组1002。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和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沿所述无齿棘轮3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和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与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结构相同。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包括若干个凹槽41,所述若干个凹槽41沿所述无齿棘轮3的圆周方向依次排列布置。如图2所示,每一个凹槽41与所述无齿棘轮3之间均形成轨道5,所述轨道5呈渐开线形,即沿所述无齿棘轮3的圆周方向上,所述轨道5的宽度为由窄变宽或由宽变窄的渐变形。所述轨道5内设置有移动件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轨道5使得所述移动件6提供在解锁和锁紧两种状态之间转变;所述轨道5集成在所述锁紧块4上,成为在所述扳体1上可拆卸、可装配的配件;所述锁紧块4可独立制作,大大简化了加工工艺;即使所述锁紧块4在制作过程中不达标,也只需重新制作所述锁紧块4,而无需将所述扳体1整体返工,大大提升了产品良率。当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4和所述无齿棘轮3接触时,旋转所述扳体1,使得所述无齿棘轮3沿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轨道由宽变窄的方向旋转,则当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移动件移动至所述轨道最窄的一端时,所述扳体1、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移动件和所述无齿棘轮3三者之间无法相对运动,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移动件可以传递扭矩,所述扳体1联动所述无齿棘轮3带动螺帽转动;此时,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的移动件不同时与所述无齿棘轮3和所述锁紧块4接触,即: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的移动件与所述无齿棘轮3接触时,其与所述锁紧块4分离;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的移动件与所述锁紧块4接触时,其与所述无齿棘轮3分离;此时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的移动件无法传递扭矩,即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处于非工作状态。只有沿所述第一轨道组1001的轨道由窄变宽的方向旋转所述扳体1,才能保证所述双向扳手正常工作。当所述第二轨道组100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扳手,其包括扳体,所述扳体上转动连接有无齿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体上沿所述无齿棘轮径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轨道组;所述轨道组包括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所述无齿棘轮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移动件,所述轨道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呈渐开线形;当其中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另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不同时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扳手,其包括扳体,所述扳体上转动连接有无齿棘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体上沿所述无齿棘轮径向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上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轨道组;所述轨道组包括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排列设置的若干个凹槽,凹槽与所述无齿棘轮之间形成轨道,所述轨道内设置有移动件,所述轨道沿所述无齿棘轮的圆周方向呈渐开线形;当其中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同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另一个轨道组的移动件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不同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扳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时,所述轨道窄的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移动件的宽度;所述轨道宽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移动件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扳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且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轨道宽的一端时,所述移动件分别与所述锁紧块和所述无齿棘轮接触,以随所述无齿棘轮的转动绕所述无齿棘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体上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位于所述锁紧块远离所述无齿棘轮的一侧,并顶持所述锁紧块;所述旋钮可相对于所述扳体转动,以顶持所述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子丹向子瑒马正宜陈志超龚城春刘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