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多个第一连接件、推杆,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四个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四个角,每一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第一卡扣,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板,第一卡扣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件包括一第一弹性绳、两个第二卡扣,两个第二卡扣分别连接于第一弹性绳的两端,且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上相对应的第一卡扣;推杆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货物从第一支撑板上滑落。
A multifunctional logistics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物流车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物流车。
技术介绍
在对于仓库内的物料、商品或者货物要不断进行搬运,目前一般使用物流车进行货物的搬运,这种物流车一般包括底板、推杆、四个转轮,推杆连接于底板,四个转轮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所述底板的四个角设置,这种物流车存在缺陷,将物品放置在底板上后,通过推杆推动底板转轮朝预定的方向移动,但是推动推杆时,底板由于地面的原因会产生振动,导致部分货物从底板上滑落,特别是靠近底板边缘和远离底板上端的货物容易从底板上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物流车,解决现有技术中货物容易从物流车上滑落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功能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四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个角,每一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多个第一连接件,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第一弹性绳、两个第二卡扣,两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绳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多个转轮,所述转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推杆,所述推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卡扣、第一弹性绳、两个第二卡扣,使得第一弹性绳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支撑杆,当有需要时将第一弹性绳设置于两个第一支撑杆上,通过第一弹性绳的限制作用,能有效防止货物从第一支撑板上滑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物流车,如图1至5所示,包括支撑组件1、多个第一连接件2、多个转轮3、四个缓冲垫4、两个拦截杆5、推杆6、一第二连接件7、多个护套8,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四个第一支撑件13,第二支撑板12与第一支撑板11相互平行且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上方;优选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均向外突出形成有多个第一凸点14,第一凸点14均匀分布于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的上端;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凸点14为圆台,所述圆台的大径端连接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通过设置第一凸点14,货物与多个第一凸点14相接触,能防止货物在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上滑动,且由于第一凸点14为圆台,使得第一凸点14与货物接触点要么为片面要么为斜面,能尽量减少第一凸点14对货物的划伤。四个第一支撑件1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四个角,每一第一支撑件13包括第一支撑杆131、至少两个第一卡扣132,第一支撑杆1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板12,第一卡扣132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31;优选的,第一支撑杆131上的第一卡扣132两个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第一卡扣132位于同一高度;每一第一支撑杆131上设置有四个第一卡扣132,两组第一卡扣132均匀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之间。每一第一连接件2包括一第一弹性绳21、两个第二卡扣22,两个第二卡扣22分别连接于第一弹性绳21的两端,且第二卡扣22可拆卸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31上相对应的第一卡扣132;第一连接件2的数量为多个,一般第一连接件2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件2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四周,当第一支撑板11与第二支撑板12之间的货物过多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第一连接件2的数量;优选的,第一卡扣132为圆环,第二卡扣22为弯勾,第二卡扣22勾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扣132。转轮3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11的底部;优选的,转轮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转轮3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的四个角。两个缓冲垫4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且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1远离推杆6的两个角,另外两个缓冲垫4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2且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12远离推杆6的两个角;优选的,缓冲垫4呈弧形,缓冲垫4为橡胶垫,缓冲垫4沿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的角的周向设置。两个拦截杆5相互平行且设置于推杆6的两侧,拦截杆5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支撑板12并连接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杆131;优选的,所述拦截杆5呈U形。推杆6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杆131,优选的,推杆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拦截杆5,推杆6呈U形,且推杆6的中部的外壁设置有橡胶防滑套9。第二连接件7包括两个第三卡扣71、第二弹性绳72、两个第四卡扣73,两个第三卡扣71分别连接于两个拦截杆5,且设置于拦截杆5远离推杆6的一端;两个第四卡扣73分别设置于第二弹性绳72的两端,且第四卡扣73与第三卡扣71一一对应设置,第四卡扣73可拆卸连接于相对应的第三卡扣71;优选的,第一卡扣132为圆环,第二卡扣22为弯勾,第二卡扣22勾设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扣132。护套8分别套设于四个第一支撑杆131,且每一第一卡扣132的两端均设置有护套8,优选的,每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三个护套8,护套8为海绵制成;通过设置护套8防止第一卡扣132、第二卡扣22划伤人体。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装货物时,取下第一支撑板11一侧的第一弹性绳21、第二卡扣22,将货物放入第一支撑板11上,或者将货物放在第二支撑板12上,当货物堆积到预定的量后,停止上货,将第一弹性绳21两端的两个第二卡扣22挂在相对应的第一卡扣132上,通过推杆6推动第一支撑板11、转轮3、货物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有第一弹性绳21的限制,货物不易从第一支撑板11上滑落,且由于第一弹性绳21的存在,第一支撑板11上能容纳更多的货物,货物接触到第一弹性绳21时,第一弹性绳21由于弹性的存在,既能限制货物的移动,又不会损伤货物;第二支撑板12上,两个拦截杆5、推杆6、第二弹性绳72的共同作用下,能将货物限制在第二支撑板12上,能防止第二支撑板12上的货物滑落;当需要装入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之间的货物过少时,无需卸下第一弹性绳21,拉动第一弹性绳21,将货物直接装入第一支撑板11上。卸货时,第二支撑板12上的货物可以直接取下,取下第一支撑板11上的货物时,将第一弹性绳21取下即可取出第一支撑板11上的货物,或者当第一支撑板11上货物较少时,无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四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个角,每一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n多个第一连接件,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第一弹性绳、两个第二卡扣,两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绳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n多个转轮,所述转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n推杆,所述推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物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四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四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四个角,每一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至少两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卡扣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
多个第一连接件,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第一弹性绳、两个第二卡扣,两个所述第二卡扣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绳的两端,且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扣;
多个转轮,所述转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
推杆,所述推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物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物流车还包括四个缓冲垫,两个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推杆的两个角,另外两个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推杆的两个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宇,刘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宏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