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59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吸能壁,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第一底板的一侧,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吸能块,吸能块固定于第二底板上;以及吸能机构,连接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吸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以实现吸能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吸能壁与吸能机构配合,当发生斜向碰撞时,通过吸能壁初步调整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能量,接着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进一步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而保证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碰撞时缓冲性能大幅降低或者发生缓冲失效的技术问题。

Multidirectional anti-collision buf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防撞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向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轨道运输、公路运输等便捷、高效的运输及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安全防护问题也变得不容忽视。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行驶中的车辆发生撞击时,作为高速运行的大质量体所携带的巨大动能会在瞬间以多种形式的能量耗散,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如何延长能量耗散时间,在短时间内将大量动能吸收,尤其在斜向碰撞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优良的吸能特性,就成为装置在车辆上的防撞缓冲装置必须攻克的难题。目前,防撞缓冲装置存在多个方面的不足,其中,当受到斜向碰撞时防撞缓冲装置不会按照预定设想的情况发生变形,使缓冲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失效,带来极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碰撞时缓冲性能大幅降低或者发生缓冲失效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吸能壁,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吸能块,所述吸能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以及吸能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所述吸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以实现吸能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可选地,至少两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呈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包括一对第一弯折板,所述一对第一弯折板呈对称分布;以及至少三个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吸能单元,所述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第一主板;以及两个第一侧板,分别相接于所述第一主板的相对两侧,并朝向于配对的另一所述第一弯折板弯折。进一步地,吸能机构还包括:两个导向支架,呈对称分布,并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围合形成容置空间,至少两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弯折管和至少两个支撑管或支撑板,两个所述弯折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个角部连接,两个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个角部连接,至少两个支撑管或支撑板紧固连接于两个所述弯折管之间。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与所述第一底板依次相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二吸能单元包括一对波纹板,所述一对波纹板对称连接,且所述一对波纹板的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底板平行。可选地,所述波纹板上开设有沿所述波纹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可选地,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第三吸能单元,所述第三吸能单元包括吸能筒和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环设于所述吸能筒的内表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吸能单元,所述第四吸能单元包括一对第一弧形板,所述一对第一弧形板呈对称分布;以及至少三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四吸能单元,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四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四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所述吸能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吸能单元组,所述第二吸能单元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之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二吸能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五吸能单元,所述第五吸能单元包括一对第二弧形板,所述一对第二弧形板呈对称分布,所述一对第二弧形板的对称轴与所述一对第一弧形板的对称轴垂直;以及至少三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五吸能单元,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五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五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且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壁还包括:第一蒙皮,包裹于所述吸能块的外侧,所述第一蒙皮的横截面轮廓呈等腰梯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加强梁。本技术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吸能壁与吸能机构配合,当发生斜向碰撞时,通过吸能壁初步调整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能量,接着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进一步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而保证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碰撞时缓冲性能大幅降低或者发生缓冲失效的技术问题,提升了防撞吸能装置的斜向缓冲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中吸能壁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吸能机构中第一吸能单元组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正向撞击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撞击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吸能机构中第一吸能单元组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吸能机构中第一吸能单元组和第三吸能单元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多向防撞缓冲装置、10—第一底板、20—吸能壁、30—吸能机构、21—第二底板、22—吸能块、23—第一蒙皮、24—加强梁、31—第一吸能单元组、32—导向支架、33—第二吸能单元组、311—第一吸能单元、312—连接框架、313—第二吸能单元、314—第三吸能单元、315—第四吸能单元、316—第一隔板、321—弯折管、322—支撑管、331—第五吸能单元、332—第二隔板、3110—第一弯折板、3130—波纹板、3141—吸能筒、3142—加强肋、3150—第一弧形板、3310—第二弧形板、3110a—第一主板、3110b—第一侧板、31300—凹槽、31411—第二弯折板、31412—连接板、31411a—第二主板、31411b—第二侧板、F—碰撞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1.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底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n吸能壁,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吸能块,所述吸能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以及/n吸能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所述吸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以实现吸能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
吸能壁,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底板和吸能块,所述吸能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以及
吸能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所述吸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组以实现吸能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呈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包括一对第一弯折板,所述一对第一弯折板呈对称分布;以及
至少三个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吸能单元,所述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一底板,所述连接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所述第二底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板包括:
第一主板;以及
两个第一侧板,分别相接于所述第一主板的相对两侧,并朝向于配对的另一所述第一弯折板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机构还包括:
两个导向支架,呈对称分布,并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围合形成容置空间,至少两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弯折管和至少两个支撑管或支撑板,两个所述弯折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个角部连接,两个所述弯折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的两个角部连接,至少两个支撑管或支撑板紧固连接于两个所述弯折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与所述第一底板依次相接,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组包括:
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二吸能单元包括一对波纹板,所述一对波纹板对称连接,且所述一对波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于文泽王佳雨李松岩罗昌杰魏伟黄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