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5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门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两侧内壁上均倾斜粘接有两个第一密封片,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内侧壁中部上镶嵌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吸音棉,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第一吸音棉,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外侧壁上粘接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所述第一防腐蚀层上表面中部上粘接固定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缓冲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制成第二防腐蚀层和第一防腐蚀层所使用的全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提高该密封圈的耐腐蚀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吸音棉和第三吸音棉的作用下,能提高该密封圈的防噪音性。

A kind of anti-corrosion door noise seal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车门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
技术介绍
密封条,是将一种东西密封,使其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密封条有橡胶的、纸的、金属的、塑料的等多种材质。从80年代起密封条先后被应用到汽车、门窗、机柜、冰箱、集装箱等各种行业,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先后研发出了特有的汽车密封条、机械密封条、门窗密封条等产品。其中,在汽车的车门上也是少不了密封圈的身影,现有的车门密封圈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防腐蚀性和隔音效果均较差,需要经常更换,因此需要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包括纵截面为倒“U”形的卡合密封圈主体,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两侧内壁上均倾斜粘接有两个第一密封片,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内侧壁中部上镶嵌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吸音棉,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第一吸音棉,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外侧壁上粘接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所述第一防腐蚀层上表面中部上粘接固定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缓冲密封圈,所述缓冲密封圈内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三吸音棉,所述缓冲密封圈外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防腐蚀层,所述第二防腐蚀层外侧壁上对称粘接固定设有两个第三密封片,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的其中一端外侧上粘接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片。优选的,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钢带,且第一吸音棉设置在钢带和第一防腐蚀层之间。优选的,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两顶端上均开设有两个纵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腐蚀层和第二防腐蚀层均由全氟橡胶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片、第二密封片和第三密封片均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所述第三密封片内部设置有多个的空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卡合密封圈主体外部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在缓冲密封圈外部覆盖有第二防腐蚀层,且制成第二防腐蚀层和第一防腐蚀层所使用的全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进而能够提高该密封圈的耐腐蚀性能。2、本技术中卡合密封圈主体和缓冲密封圈自身具有一定的防噪音效果,再加上卡合密封圈主体内部镶嵌固定有第一吸音棉和缓冲密封圈内部粘接的第三吸音棉,第一吸音棉和第三吸音棉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密封圈的防噪音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的左视图。图中:卡合密封圈主体1、缓冲密封圈2、第一吸音棉3、钢带4、第一防腐蚀层5、第一密封片6、第二密封片7、第二吸音棉8、第三吸音棉9、第二防腐蚀层10、第三密封片11、凹槽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包括纵截面为倒“U”形的卡合密封圈主体1,卡合密封圈主体1两顶端上均开设有两个纵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12,卡合密封圈主体1两侧内壁上均倾斜粘接有两个第一密封片6,在实际使用时,将卡合密封圈主体1卡合安装在车门上,利用第一密封片6来增大该装置与车门之间的摩擦力,在利用卡合密封圈主体1两顶端与车门表面的接触,凹槽12相当于吸盘的作用,进而提高该装置安装时的牢固程度。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侧壁中部上镶嵌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吸音棉8,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第一吸音棉3,卡合密封圈主体1外侧壁上粘接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5,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钢带4,且第一吸音棉3设置在钢带4和第一防腐蚀层5之间。钢带4能够提高卡合密封圈主体1的抗拉伸性能,使得卡合密封圈主体1不易发生大的形变,也能够延长卡合密封圈主体1的使用寿命。第一防腐蚀层5上表面中部上粘接固定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缓冲密封圈2,卡合密封圈主体1和缓冲密封圈2均由硫化橡胶制成,硫化橡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缓冲密封圈2内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三吸音棉9,缓冲密封圈2外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防腐蚀层10,第一防腐蚀层5和第二防腐蚀层10均由全氟橡胶制成,第二防腐蚀层10外侧壁上对称粘接固定设有两个第三密封片11,第三密封片11内部设置有多个的空腔,空腔为不规则的形状,空腔具有吸收噪音的功效,卡合密封圈主体1的其中一端外侧上粘接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片7,卡合密封圈主体1和缓冲密封圈2自身具有一定的防噪音效果,再加上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部镶嵌固定有第一吸音棉4和缓冲密封圈2内部粘接的第三吸音棉9,第一吸音棉4和第三吸音棉9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密封圈的防噪音性能。第一密封片6、第二密封片7和第三密封片11均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第一防腐蚀层5和第二防腐蚀层10均由全氟橡胶制成,全氟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进而能够提高该密封圈的耐腐蚀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包括纵截面为倒“U”形的卡合密封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两侧内壁上均倾斜粘接有两个第一密封片(6),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侧壁中部上镶嵌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吸音棉(8),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第一吸音棉(3),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外侧壁上粘接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5),所述第一防腐蚀层(5)上表面中部上粘接固定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缓冲密封圈(2),所述缓冲密封圈(2)内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三吸音棉(9),所述缓冲密封圈(2)外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防腐蚀层(10),所述第二防腐蚀层(10)外侧壁上对称粘接固定设有两个第三密封片(11),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的其中一端外侧上粘接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片(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型车门防噪音密封圈,包括纵截面为倒“U”形的卡合密封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两侧内壁上均倾斜粘接有两个第一密封片(6),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侧壁中部上镶嵌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吸音棉(8),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内部镶嵌固定设有纵截面为倒“U”形的第一吸音棉(3),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外侧壁上粘接覆盖有第一防腐蚀层(5),所述第一防腐蚀层(5)上表面中部上粘接固定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缓冲密封圈(2),所述缓冲密封圈(2)内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三吸音棉(9),所述缓冲密封圈(2)外侧壁上粘接有纵截面为倒“C”形的第二防腐蚀层(10),所述第二防腐蚀层(10)外侧壁上对称粘接固定设有两个第三密封片(11),所述卡合密封圈主体(1)的其中一端外侧上粘接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片(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恒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源泉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