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641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藏医头部热熨技术为基础,充分结合藏医坛轮疗法的操作流程和临床经验,提供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具有坛轮固定、辅助加热、温度监测与控制、精准给药等功能,并且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操作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旨在为藏医治疗脑病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支撑。装置主要由2个治疗终端、2条支撑臂、人机交互界面和可移动台车四部分组成。

An intelligent head treatment device for Tibetan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藏医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藏医坛轮疗法是藏医外治疗法之一,也称匝脉澄廓疗法,是一种以头部为施治对象、藏药外敷与外部加热相结合的治疗技术,适用于头痛、中风、耳鸣和失眠等脑病及治疗。根据藏医重要经典《四部医典》,该疗法的关键步骤包括:配制藏药并加热,将其中一定比例涂抹至患者头部,其余涂抹到坛轮中,将坛轮加热至所需温度,并固定于患者头部上方适当位置,使药力持续发挥作用于头部。传统藏医坛轮一般采用瓦器、陶器、陶瓷等制成的砂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工艺简陋、操作繁琐、温度不可控、安全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藏医坛轮疗法实施中复杂多样化的临床应用需求。目前虽有适用于头部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装置,但缺乏适合的载药装置及相关的支持结构,无法应用于藏医坛轮疗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藏医头部热熨技术为基础,充分结合藏医坛轮疗法的操作流程和临床经验,提供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具有坛轮固定、辅助加热、温度监测与控制、精准给药等功能,并且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操作智能化控制,操作简单,旨在为藏医治疗脑病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主要由2个治疗终端、2条支撑臂、人机交互界面和可移动台车四部分组成。所述治疗端实现对药物的固定和加热,具有安全监测功能;所述支撑臂伴行电源线和控制电路,起连接移动台车和治疗终端的作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上位机软件执行对治疗终端工作时间、工作温度、工作模式、工作进程的实时控制和管理;所述可移动台车方便移动并且可对溢出的药汽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治疗端是2个帽状结构,每个帽状结构由外保护层、保温层、加热层、中间空气层、4个温度传感器和多孔敷药层组成,并且帽状结构的顶部有防磕碰硅胶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帽状结构的下沿有药汽收集装置、药汽收集装置接入口和药液收集装置;所述加热层由电阻丝和导热壳组成,所述一侧治疗端的加热层导热材料采用传统陶瓷导热,所述另一侧治疗端的加热层的导热材料采用现代工艺以金属片导热。所述加热层上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层的准确温度,当两个温度传感的偏差超过5℃时,装置器自动报警,两个温度传感器增加了装置器的使用安全;所述多孔敷药层为多孔多槽结构,通过电磁铁吸附方式拆卸,控制吸附的电磁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移动台车的侧面,同时帽顶还设计了用于所述敷药层的与帽状结构贴合的锁紧装置,双重拆卸装置,增加了装置器的使用安全性;所述多孔敷药层和加热层之间隔着所述空气层,并且出于装置器使用安全性考虑,也为医生设置治疗参数时提供参考,所述空气层内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空气层的温度,当两个温度传感的偏差超过5℃时,装置器自动报警;所述保温层填充一层保温材料;所述外保护层为防止触摸碰伤;所述防磕碰硅胶防止患者头部直接触碰多孔敷药层;所述工作指示灯用于显示装置器的工作状态。所述2条支撑臂的一级高度通过电机控制其升降,并且每条支撑臂均由两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设有锁紧装置,用于手动调节治疗端的二级高度和左右角度;所述支撑臂还伴行电源线和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支撑臂一级高度的升降调节按钮位于所述移动台车侧边;所述支撑臂还伴行电源线和控制电路。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采用高清数码显示屏,通过上位机控制软件,实现对2个治疗端工作时间、加热温度等参数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人机交互界面通过SQL数据库管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信息。通过位于所述移动台车侧面的通讯接口实现与控制系统之间通讯,具有病例存储、查询、安全性监测等功能。所述可移动台车外部可见一个收纳盒、侧门,电源投入口和电源开关等,所述收纳盒用于存放键盘鼠标等,所述侧门上有拉手和安全锁;所述可移动台车内部包括药汽净化装置、主机及主控板、电机,所述内部各个小单元都以安全隔板隔开;所述净化装置通过一根软管与所述治疗端的汽收集装置接入口连接位于所述治疗端的药汽收集装置,用于净化药物加热溢出的药汽,所述主机及主控板用于控制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支撑臂升降,所述可移动台车通过带自锁脚轮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针对藏医治脑病的临床需求,设计两个治疗端,可同时对两个患者进行治疗,并且两个治疗端加热层分别采用传统陶瓷和现代不锈钢进行导热,使患者接受治疗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二、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可实现不同治疗端工作模式的可选择性,即2个治疗端的工作模式是独立设置的,可独立对每个治疗端的治疗模式和参数进行设置。三、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治疗参数的智能控制和实时监测(如实时温度、治疗时间等),且本专利技术有计时功能,在设置的治疗时间结束时自动关闭加热功能。四、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设置了多个有效的安全保障装置,如多个温度传感器、防磕碰硅胶、多个锁紧装置、安全隔板等。五、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可以通过上位机软件为不同患者设置不同的治疗方案,且对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存储、查询,并根据治疗进程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六、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不同治疗端的高度和角度可以根据不同患者进行调整,使用方便。七、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设置了药液收集装置和药汽净化处理装置,对环境的污染可降到最小或无,为传统藏医坛轮疗法的普适性应用提供了依据。基于以上优点,本专利技术集成了治疗端固定、辅助加热、温度监测与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使藏医医生在通过坛轮疗法对患者进行头部治疗时,更加简便灵活,智能化程度高,同时还可简化操作流程、节省人力,为科学开展藏医坛轮疗法提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附图附图一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整体外观图;附图二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剖面图;附图三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治疗端的局部图;附图四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支撑臂的示意图;其中:1-治疗端;2-支撑臂;3-人机交互界面;4-可移动台车;1-1外保护层;1-2保温层;1-3加热层;1-4中间空气层;1-5多孔敷药层;1-6防磕碰硅胶;1-7工作状态指示灯;1-8药汽收集装置;1-9药汽收集装置接入口;1-10药液收集装置;1-11电磁铁;1-12锁紧装置;1-13电磁铁控制开关;2-1一级高度调节;2-2手动锁紧结构;2-3升降调节按钮;2-4二级左右旋转调节;2-5左右旋转锁紧结构;3-1键盘;3-2鼠标;3-3通讯口;4-1收纳抽屉;4-2侧门等;4-3拉手;4-4安全锁;4-5净化装置;4-6主机及主控板;和4-7电机;4-8安全隔板;4-9自锁脚轮;4-10电源投入口;4-11电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一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的整体外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主要由两个1治疗端、两条2支撑臂、3人机交互界面和4可移动台车四部分组成。所述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主要由2个治疗终端、2条支撑臂、人机交互界面和可移动台车四部分组成;所述治疗端实现对药物的固定和加热,具有安全监测功能;所述支撑臂伴行电源线和控制电路,起连接移动台车和治疗终端的作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上位机软件执行对治疗终端工作时间、工作温度、工作模式、工作进程的实时控制和管理;所述可移动台车方便移动并且可对溢出的药汽进行净化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主要由2个治疗终端、2条支撑臂、人机交互界面和可移动台车四部分组成;所述治疗端实现对药物的固定和加热,具有安全监测功能;所述支撑臂伴行电源线和控制电路,起连接移动台车和治疗终端的作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通过上位机软件执行对治疗终端工作时间、工作温度、工作模式、工作进程的实时控制和管理;所述可移动台车方便移动并且可对溢出的药汽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藏医头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端是2个帽状结构,每个帽状结构由外保护层、保温层、加热层、中间空气层、4个温度传感器和多孔敷药层组成,并且帽状结构的顶部有防磕碰硅胶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帽状结构的下沿有药汽收集装置、药汽收集装置接入口和药液收集装置;所述加热层由电阻丝和导热壳组成,所述一侧治疗端的加热层导热材料采用传统陶瓷导热,所述另一侧治疗端的加热层的导热材料采用现代工艺以金属片导热;所述加热层上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层的准确温度,当两个温度传感的偏差超过5℃时,装置器自动报警,两个温度传感器增加了装置器的使用安全;所述多孔敷药层为多孔多槽结构,通过电磁铁吸附方式拆卸,控制吸附的电磁铁控制开关位于所述移动台车的侧面,同时帽顶还设计了用于所述敷药层的与帽状结构贴合的锁紧装置,双重拆卸装置,增加了装置器的使用安全性;所述多孔敷药层和加热层之间隔着所述空气层,并且出于装置器使用安全性考虑,也为医生设置治疗参数时提供参考,所述空气层内放置两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空气层的温度,当两个温度传感的偏差超过5℃时,装置器自动报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加仲格嘉李宏红胡贤达韩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北京民族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