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34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料桶、料桶盖、步进电机、联轴器、螺杆、挤出机外壳、喷头、喷嘴,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出料口处,所述喷嘴连接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3D打印机挤出机构还包括弯头,所述弯头一端与所述料桶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机外壳螺纹连接。采用弯管连接,在料桶向挤出机输送材料的时候,管子受到的阻力减小很多,这样可以使用更小的空气压力的同时推送更硬的泥;材料从储料到最终挤出的过程中输送路径变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变性问题,提高打印质量,并且弯管在清洗的时候更方便。

A 3D printer extru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软质材料的3D打印机挤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技术中,软质材料打印比如陶泥、食品作为新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目前市场上较多的3D打印机挤出机构中供料管和挤出体之间是通过软管连接的,供料管一端与挤出体进料口部位连接,供料管另一端与远端供料装置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操作起来不够方便,而且软质材料只能采用很稀的泥状,这就会导致打印速度慢的问题,而且模型在打印过程中容易塌下来。采用软管,在清洗管子的时候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料桶、料桶盖、步进电机、联轴器、螺杆、挤出机外壳、喷头、喷嘴,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螺杆通过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内,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出料口处,所述喷嘴连接于所述喷头下方,所述3D打印机挤出机构还包括弯头,所述弯头一端与所述料桶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机外壳螺纹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弯头角度范围是40°~12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弯头角度范围是85°~10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挤出机外壳(15)上端内部具有台阶型结构,包括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具有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台上固定设置一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螺杆限位;所述第二凸台上固定设置一密封圈;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挤出机外壳、所述轴承、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所述挤出机外壳内的软质材料溢出。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喷头内部具有一通孔,所述喷头的上端的直径大于下端的直径,所述上端内部具有一锥形空腔,且所述上端具有螺纹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料桶与挤出机外壳之间通过弯管连接,在料桶向挤出机输送材料的时候,管子受到的阻力减小很多,这样可以使用更小的空气压力的同时推送更硬的泥;采用弯管,材料从储料到最终挤出的过程中输送路径变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材料的变性问题,提高打印质量,并且清洗的时候更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挤出机外壳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螺杆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的喷头的示意图;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0-料桶,11-料桶盖,12-弯头,13-步进电机,14-联轴器,15-挤出机外壳,151-轴承,152-圆形孔,153-第一凸台,154-第二凸台,155-第一通孔,156-密封圈,16-喷头,161-通孔,162-喷头上端,163-喷头下端,164-锥形空腔,17-喷嘴,18-螺杆,181-第一螺纹,182-第二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包括料桶10、料桶盖11、步进电机13、联轴器14、螺杆18、挤出机外壳15、喷头16、喷嘴17,所述步进电机13与所述螺杆18通过所述联轴器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8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5内,所述喷头16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出料口处,所述喷嘴17连接于所述喷头16下方,所述3D打印机挤出机构还包括弯头12,所述弯头12一端与所述料桶10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机外壳15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料桶10下端具有一外侧为螺纹的圆形出口,所述弯头12角度范围是40°~120°,进一步所述弯头12角度范围是85°~100°。所述弯头12一端与所述料桶10连接处具有螺纹结构,所述圆形出口与所述弯头12上端可以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所述挤出机外壳15的一侧具有一个圆形孔152(参照图3所示),所述圆形孔152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弯头12另一端的外径,所述弯头12的另一端可以插入所述圆形孔152中然后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弯头12可采用ABS或者金属材质。所述料桶10与所述挤出机外壳15之间通过所述弯管12连接,而不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软管连接,就使得在空气压力作用下,所述料桶向所述挤出机输送材料的时候,管子受到的阻力减小很多,这样可以使用更小的空气压力的同时推送更硬的泥;并且采用所述弯管12,材料从储料到最终挤出的过程中输送路径变短,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材料在较长路程中输送带来的变性变质问题,从而可以提高打印质量,并且清洗的时候更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挤出机外壳15内部是中空的,所述挤出机外壳15上端具有台阶型结构,包括第一凸台153,第二凸台154,所述第二凸台上具有一第一通孔155,所述第一凸台153上固定设置一轴承151,所述轴承151内圈与所述螺杆18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螺杆18限位;所述第二凸台154上固定设置一密封圈156;所述螺杆18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55穿过所述挤出机外壳15、所述轴承151、所述密封圈156,所述密封圈156用于防止所述挤出机外壳15内的软质材料溢出。参照图4所示,所述螺杆18上设置有第一螺纹181,所述第一螺纹181外侧的横截面小于内侧的横截面形成一定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是10°到80°,采用这种倾斜面结构,当所述螺杆18转动时,比较利于材料往下输送。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0)、料桶盖(11)、步进电机(13)、联轴器(14)、螺杆(18)、挤出机外壳(15)、喷头(16)、喷嘴(17),所述步进电机(13)与所述螺杆(18)通过所述联轴器(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8)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5)内,所述喷头(16)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5)出料口处,所述喷嘴(17)连接于所述喷头(16)下方,所述3D打印机挤出机构还包括弯头(12),所述弯头(12)一端与所述料桶(10)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机外壳(15)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0)、料桶盖(11)、步进电机(13)、联轴器(14)、螺杆(18)、挤出机外壳(15)、喷头(16)、喷嘴(17),所述步进电机(13)与所述螺杆(18)通过所述联轴器(14)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8)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5)内,所述喷头(16)设置于所述挤出机外壳(15)出料口处,所述喷嘴(17)连接于所述喷头(16)下方,所述3D打印机挤出机构还包括弯头(12),所述弯头(12)一端与所述料桶(10)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出机外壳(1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12)角度范围是4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3D打印机挤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12)角度范围是85°~100°。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乐成宋可心卢竟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智创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