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32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其包括进料装置、混料装置、挤出机、口模机以及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混料装置连通,所述混料装置与挤出机连通,所述混料装置侧壁面配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与口模机连通,所述口模机与冷却装置连通,该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设计合理,通过进料装置将原料送入到混料装置内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充分混合,随后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挤出机挤出到口模机内进行定型,经过定型后通过冷却装置对定型后的管材进行冷却通过本生产线中的混料装置可以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有效的解决了在搅拌时搅拌不充分,在侧壁上存在搅拌盲区,这样的搅拌盲区降低了原料的搅拌效果的问题。

A fully automatic PE solid wall pip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管材生产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
技术介绍
PE实壁管的生产需要经过送料、混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冷却等多道工序。其原料的研磨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热溶搅拌,使原料进行加热溶解并且使其搅拌充分,现有的搅拌机中的搅拌浆一般都是由搅拌轴并且固定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组合而成,而搅拌叶片一般是垂直于搅拌轴的横轴,搅拌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横轴作围绕搅拌轴的圆周运动,在搅拌时搅拌不充分,在侧壁上存在搅拌盲区,这样的搅拌盲区降低了原料的搅拌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随有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其包括进料装置、混料装置、挤出机、口模机以及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与混料装置连通,所述混料装置与挤出机连通,所述混料装置侧壁面配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与口模机连通,所述口模机与冷却装置连通,所述进料装置、混料装置、挤出机、口模机以及冷却装置电源输入点均与外部电源相连;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左侧壁面开设有与进料装置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混料箱下壁面开设有与挤出机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混料箱上壁面装配有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向下延伸进入到混料箱内,所述电机驱动端进入混料箱端向下延伸装配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端装配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下端装配有轴承,所述轴承内环固定套装于搅拌轴上,所述轴承外环固定套装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L型杆,所述L型杆一侧直角边与混料箱内腔下壁面接触,且L型杆另一个直角边与混料箱内腔侧壁面接触,所述混料箱内装配有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固定套装于搅拌杆上的二号齿轮以及安装于混料箱内腔右侧壁面的支撑杆,所述二号齿轮位于一号齿轮上端,所述支撑杆上转动安装有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分别与一号齿轮以及二号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混料箱外部下壁面装配有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安装于混料箱下壁面四角处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均装配有锁止板。优选的,所述电机下方装配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混料箱外部上壁面。优选的,所述搅拌叶至少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装配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装配有电磁阀(9)。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混料装置、挤出机、口模机、冷却装置以及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设计合理,通过进料装置将原料送入到混料装置内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充分混合,随后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挤出机挤出到口模机内进行定型,经过定型后通过冷却装置对定型后的管材进行冷却通过本生产线中的混料装置可以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有效的解决了在搅拌时搅拌不充分,在侧壁上存在搅拌盲区,这样的搅拌盲区降低了原料的搅拌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生产线流程图;图2为图1中混料结构结构示意主视图。1-进料装置、2-混料装置、3-挤出机、4-口模机、5-冷却装置、21-混料箱、22-进料口、23-出料口、24-电机、25-搅拌杆、26-搅拌叶、27-轴承、28-一号齿轮、29-连接杆、30-L型杆、31-联动结构、311-二号齿轮、312-支撑杆、313-三号齿轮、6-移动结构、61-万向轮、62-锁止板、7-支撑座、8-出料管、9-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其包括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进料装置1与混料装置2连通,混料装置2与挤出机3连通,混料装置2侧壁面配置有加热装置,挤出机3与口模机4连通,口模机4与冷却装置5连通,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电源输入点均与外部电源相连。通过进料装置1将原料送入到混料装置2内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其充分混合,随后将混合后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3,挤出机3挤出到口模机4内进行定型,经过定型后通过冷却装置5对定型后的管材进行冷却。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箱21,混料箱21左侧壁面开设有与进料装置1连通的进料口22,混料箱21下壁面开设有与挤出机3连通的出料口23,混料箱21上壁面装配有电机24,电机24驱动端向下延伸进入到混料箱21内,电机24驱动端进入混料箱21端向下延伸装配有搅拌杆25,搅拌杆25上端装配有搅拌叶26,搅拌杆25下端装配有轴承27,轴承27内环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轴承27外环固定套装有一号齿轮28,一号齿轮28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9,连接杆29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L型杆30,L型杆30一侧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下壁面接触,且L型杆30另一个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侧壁面接触,混料箱21内装配有联动结构31,联动结构31包括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的二号齿轮311以及安装于混料箱21内腔右侧壁面的支撑杆312,二号齿轮311位于一号齿轮28上端,支撑杆312上转动安装有三号齿轮313,三号齿轮313分别与一号齿轮28以及二号齿轮311啮合。通过启动电机24,电机24转动,带动搅拌杆2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26转动,对混料箱2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由于二号齿轮311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二号齿轮311随着搅拌杆25一起转动,带动转动安装于支撑杆312上的三号齿轮313转动,由于一号齿轮28通过轴承27安装于搅拌杆25上,三号齿轮313转动,带动一号齿轮28转动,同时连接杆29与一号齿轮28一起转动,进而带动L型杆30进行转动,L型杆30两侧直角边分别分别与混料箱21内腔侧壁面以及下壁面接触,在转动时,可以对混料箱21内腔侧壁上的搅拌盲区进行搅拌。混料箱21外部下壁面装配有移动结构6,移动结构6包括安装于混料箱21下壁面四角处的万向轮61,万向轮61上均装配有锁止板62。通过万向轮61可以对装置进行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通过锁止板62固定万向轮61,进而固定装置。电机24下方装配有支撑座7,支撑座7安装于混料箱21外部上壁面。通过支撑座7支撑电机24。搅拌叶26至少为两个。出料口23处装配有出料管8,出料管8上装配有电磁阀9。搅拌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电磁阀9,通过出料管8将搅拌后的原料送入到挤出机3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冷却装置5以及电磁阀9均与控制器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所述进料装置(1)与混料装置(2)连通,所述混料装置(2)与挤出机(3)连通,所述混料装置(2)侧壁面配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3)与口模机(4)连通,所述口模机(4)与冷却装置(5)连通,所述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电源输入点均与外部电源相连;/n所述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箱(21),所述混料箱(21)左侧壁面开设有与进料装置(1)连通的进料口(22),所述混料箱(21)下壁面开设有与挤出机(3)连通的出料口(23),所述混料箱(21)上壁面装配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驱动端向下延伸进入到混料箱(21)内,所述电机(24)驱动端进入混料箱(21)端向下延伸装配有搅拌杆(25),所述搅拌杆(25)上端装配有搅拌叶(26),所述搅拌杆(25)下端装配有轴承(27),所述轴承(27)内环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所述轴承(27)外环固定套装有一号齿轮(28),所述一号齿轮(28)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L型杆(30),所述L型杆(30)一侧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下壁面接触,且L型杆(30)另一个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侧壁面接触,所述混料箱(21)内装配有联动结构(31);/n所述联动结构(31)包括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的二号齿轮(311)以及安装于混料箱(21)内腔右侧壁面的支撑杆(312),所述二号齿轮(311)位于一号齿轮(28)上端,所述支撑杆(312)上转动安装有三号齿轮(313),所述三号齿轮(313)分别与一号齿轮(28)以及二号齿轮(311)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PE实壁管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所述进料装置(1)与混料装置(2)连通,所述混料装置(2)与挤出机(3)连通,所述混料装置(2)侧壁面配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挤出机(3)与口模机(4)连通,所述口模机(4)与冷却装置(5)连通,所述进料装置(1)、混料装置(2)、挤出机(3)、口模机(4)以及冷却装置(5)电源输入点均与外部电源相连;
所述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箱(21),所述混料箱(21)左侧壁面开设有与进料装置(1)连通的进料口(22),所述混料箱(21)下壁面开设有与挤出机(3)连通的出料口(23),所述混料箱(21)上壁面装配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驱动端向下延伸进入到混料箱(21)内,所述电机(24)驱动端进入混料箱(21)端向下延伸装配有搅拌杆(25),所述搅拌杆(25)上端装配有搅拌叶(26),所述搅拌杆(25)下端装配有轴承(27),所述轴承(27)内环固定套装于搅拌杆(25)上,所述轴承(27)外环固定套装有一号齿轮(28),所述一号齿轮(28)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左右两侧固定装配有L型杆(30),所述L型杆(30)一侧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下壁面接触,且L型杆(30)另一个直角边与混料箱(21)内腔侧壁面接触,所述混料箱(21)内装配有联动结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如宝褚爱军路圣权陈刚潘素玲丁彩萍张莲陈雄英徐丹林李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