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9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前侧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前侧与液压缸的前侧螺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支撑架前侧的中部卡接,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该高效快捷注塑模具,通过切除槽的内壁设置有锯齿以及切除电机带动刀桶的转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切除工件流道处的废料,提高了注塑过程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有存放槽以及液压缸带动切除装置的前后移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将工件流道处的废料切除并取出,提高了注塑模具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注塑过程的便捷性。

An efficient and fast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一般包括有定模和动模,注塑完成后,由动力机构带动动模移动,并由顶针将塑胶制品顶出。一般的注塑模具在完成注塑过程后需要人工使用剪刀将塑胶制品流道处的废料修建掉。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模具不便于对塑胶制品流道处的废料进行修剪,注塑过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模具不便于对塑胶制品流道处的废料进行修剪,注塑过程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前侧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前侧与液压缸的前侧螺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与支撑架前侧的中部卡接,所述支撑架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块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架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正面与齿条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的中部与第一转轴的顶端卡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与支撑架顶部的前侧螺接,所述固定板背面的左侧与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切除装置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切除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工件,所述工件的右侧与动模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切除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定模,所述动模和定模均与基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切除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外表面的左侧与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的左侧与顶盖卡接,所述顶盖的右侧与切除电机的左侧螺接,所述切除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与刀桶的左侧卡接,所述刀桶的右侧穿过保护罩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工件左侧设置有流道,流道的形状为圆台型,所述刀桶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存放槽和切除槽,所述切除槽的直径与流道的最大直径相适配,且切除槽内壁设置有锯齿,所述存放槽的直径略大于切除槽的直径,且存放槽和切除槽的深度均略大于流道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顶盖的表面开设有蜂窝状散热孔,所述保护罩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宽度与滑块的宽度相适配,滑槽的长度略大于连接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齿条的长度略大于切除装置的长度,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为齿条长度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动模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左端位于工件的右侧,移动杆的右端穿过动模并与脱模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脱模液压缸的右端与基座顶部的右侧螺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效快捷注塑模具,通过切除槽的内壁设置有锯齿以及切除电机带动刀桶的转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切除工件流道处的废料,提高了注塑过程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有存放槽以及液压缸带动切除装置的前后移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将工件流道处的废料切除并取出,提高了注塑模具使用的便利性以及注塑过程的便捷性。2、该高效快捷注塑模具,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切除装置的左右移动以及液压缸带动切除装置前后移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对工件流道处的废料进行切除以及收回,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滑块与固定架的滑动连接,使得注塑模具易于对切除装置进行支撑及移动。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除装置结构剖视图。图中:1、基座;2、固定架;3、液压缸;4、推杆;5、支撑架;6、滑块;7、固定板;8、齿条;9、齿轮;10、第一转轴;11、伺服电机;12、连接杆;13、切除装置;1301、保护罩;1302、顶盖;1303、切除电机;1304、第二转轴;1305、刀桶;1306、存放槽;1307、切除槽;14、工件;15、动模;16、定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的前侧与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架2顶部的前侧与液压缸3的前侧螺接,液压缸3的输出端与推杆4的前端固定连接,推杆4的后端与支撑架5前侧的中部卡接,支撑架5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宽度与滑块6的宽度相适配,滑槽的长度略大于连接杆12的长度,两组滑块6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通过滑块6与固定架2的滑动连接,使得注塑模具易于对切除装置13进行支撑及移动,支撑架5的顶部与固定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固定板7的正面与齿条8的背面固定连接,齿条8的长度略大于切除装置13的长度,支撑架5的长度为齿条8长度的两倍,齿条8与齿轮9相互啮合,齿轮9的中部与第一转轴10的顶端卡接,第一转轴10的底端与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1的底部与支撑架5顶部的前侧螺接,通过伺服电机11带动切除装置13的左右移动以及液压缸3带动切除装置13前后移动,使得注塑模具便于对工件14流道处的废料进行切除以及收回,提高了注塑模具的自动化程度,固定板7背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后端与切除装置13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切除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工件14,工件14的右侧与动模15的左侧活动连接,切除装置13的左侧设置有定模16,动模15和定模16均与基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动模15内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左端位于工件14的右侧,移动杆的右端穿过动模15并与脱模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脱模液压缸的右端与基座1顶部的右侧螺接,切除装置13包括保护罩1301,保护罩1301外表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保护罩1301的左侧与顶盖1302卡接,顶盖1302的表面开设有蜂窝状散热孔,保护罩130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顶盖1302的右侧与切除电机1303的左侧螺接,切除电机1303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304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304的右端与刀桶1305的左侧卡接,刀桶1305的右侧穿过保护罩1301的右侧,工件14左侧设置有流道,流道的形状为圆台型,刀桶1305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存放槽1306和切除槽1307,切除槽1307的直径与流道的最大直径相适配,且切除槽1307内壁设置有锯齿,存放槽1306的直径略大于切除槽1307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前侧与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前侧与液压缸(3)的前侧螺接,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与推杆(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的后端与支撑架(5)前侧的中部卡接,所述支撑架(5)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块(6)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与固定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正面与齿条(8)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8)与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齿轮(9)的中部与第一转轴(10)的顶端卡接,所述第一转轴(10)的底端与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底部与支撑架(5)顶部的前侧螺接,所述固定板(7)背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后端与切除装置(13)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切除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工件(14),所述工件(14)的右侧与动模(15)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切除装置(13)的左侧设置有定模(16),所述动模(15)和定模(16)均与基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n所述切除装置(13)包括保护罩(1301),所述保护罩(1301)外表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1301)的左侧与顶盖(1302)卡接,所述顶盖(1302)的右侧与切除电机(1303)的左侧螺接,所述切除电机(1303)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3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04)的右端与刀桶(1305)的左侧卡接,所述刀桶(1305)的右侧穿过保护罩(1301)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的前侧与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顶部的前侧与液压缸(3)的前侧螺接,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与推杆(4)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的后端与支撑架(5)前侧的中部卡接,所述支撑架(5)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均与滑块(6)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块(6)的底部分别与固定架(2)顶部的左侧和右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与固定板(7)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7)的正面与齿条(8)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8)与齿轮(9)相互啮合,所述齿轮(9)的中部与第一转轴(10)的顶端卡接,所述第一转轴(10)的底端与伺服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1)的底部与支撑架(5)顶部的前侧螺接,所述固定板(7)背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的后端与切除装置(13)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切除装置(13)的右侧设置有工件(14),所述工件(14)的右侧与动模(15)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切除装置(13)的左侧设置有定模(16),所述动模(15)和定模(16)均与基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
所述切除装置(13)包括保护罩(1301),所述保护罩(1301)外表面的左侧与连接杆(1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罩(1301)的左侧与顶盖(1302)卡接,所述顶盖(1302)的右侧与切除电机(1303)的左侧螺接,所述切除电机(1303)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3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启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亿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