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8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和输料管;输料管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与输料管之间同轴设置;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圆筒的内部后与转轴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固定在圆盘的回转中心上;圆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形;凹形的内腔通过短管与输料管相接通;圆盘的顶表面与凹形的内底壁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该结构中能够实现塑料粒从水平高度较低的位置向水平高度较高的位置输送,且通过持续转动的圆盘对粒料加速,防止卡料并且加快粒料进入到输料管的速度。

One time injection molding mechanism for battery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
技术介绍
蓄电池托架用于把蓄电池固定在设备上,保证蓄电池在工作状态下能够稳固;考虑蓄电池托架的工艺以及加工效率,蓄电池托架的成型一般通过注塑成型而成,但由于蓄电池托架的重量较大,但由于注塑机13上储料筒12的储料量有限,所以需要经常对储料筒12加料;而储料筒12一般处于位置较高的位置,工作人员在加料时,需要频繁登上爬梯加料,劳动强度大,且增加了加料工作人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它包括有注塑机、原料提升装置和固定在注塑机顶部的储料桶;所述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和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与输料管之间同轴设置;所述输料管呈倾斜设置;所述输料管的两端均呈密封状;所述输料管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立柱;所述输料管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杆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的管身上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输料管的管身与通过出料管与储料桶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圆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所述圆筒上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密封在加料口上;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圆盘和转轴;所述圆盘的直径等于圆筒的内腔直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圆筒的内部后与转轴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固定在圆盘的回转中心上;所述圆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形;所述凹形的内腔通过短管与输料管相接通;所述圆盘的顶表面与凹形的内底壁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圆盘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条档杆;档杆的末端延伸至圆盘的边缘上。进一步地,所述档杆均沿圆盘的径向方向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和输料管;输料管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与输料管之间同轴设置;螺旋杆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输料管呈倾斜设置;输料管的两端均呈密封状;输料管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立柱;输料管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旋杆一端相固定连接;输料管的管身上设置有出料管;输料管的管身与通过出料管与储料桶的内腔相接通;圆筒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圆筒上设置有筒盖;筒盖密封在加料口上;圆筒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圆筒的内部设置有圆盘和转轴;圆盘的直径等于圆筒的内腔直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伸入到圆筒的内部后与转轴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固定在圆盘的回转中心上;圆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形;凹形的内腔通过短管与输料管相接通;圆盘的顶表面与凹形的内底壁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在使用本技术时,把料从加料口倒入到高度较矮的圆筒内,第一电机驱动后通过转轴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圆筒内靠近圆盘表面的料搅动,防止在短管端口卡料,而且转动的圆盘使得圆盘上表面靠近边缘处的料有做离心运动,并且在凹形的位置往输料管方向甩出;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转动的螺旋杆把输料管内的料往更高的方向输送在出料管处排入到储料桶内;该结构中能够实现塑料粒从水平高度较低的位置向水平高度较高的位置输送,且通过持续转动的圆盘对粒料加速,防止卡料并且加快粒料进入到输料管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圆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电机;2、筒盖;3、圆筒;301、加料口;302、凹形;4、圆盘;401、档杆;5、转轴;6、短管;7、立柱;8、输料管;9、螺旋杆;10、第二电机;11、出料管;12、储料桶;13、注塑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它包括有注塑机13、原料提升装置和固定在注塑机13顶部的储料桶12;所述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3和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9;所述螺旋杆9与输料管8之间同轴设置;螺旋杆9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此不详说;所述输料管8呈倾斜设置;所述输料管8的两端均呈密封状;所述输料管8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立柱7;所述输料管8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杆9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上设置有出料管11;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与通过出料管11与储料桶12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圆筒3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01;所述圆筒3上设置有筒盖2;所述筒盖2密封在加料口301上;所述圆筒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1;所述圆筒3的内部设置有圆盘4和转轴5;所述圆盘4的直径等于圆筒3的内腔直径;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伸入到圆筒3的内部后与转轴5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5另一端固定在圆盘4的回转中心上;所述圆筒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形302;所述凹形302的内腔通过短管6与输料管8相接通;所述圆盘4的顶表面与凹形302的内底壁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工作人员在加料时候,仅需要打开筒盖2,把料从加料口301倒入到高度较矮的圆筒3内,第一电机1驱动后通过转轴5带动圆盘4转动,使得圆筒3内靠近圆盘4表面的料搅动,防止在短管6端口卡料,而且转动的圆盘4使得圆盘4上表面靠近边缘处的料有做离心运动,并且在凹形302的位置往输料管8方向甩出;然后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螺旋杆9转动,转动的螺旋杆9把输料管8内的料往更高的方向输送在出料管11处排入到储料桶12内;该结构中能够实现塑料粒从水平高度较低的位置向水平高度较高的位置输送,且通过持续转动的圆盘4对粒料加速,防止卡料并且加快粒料进入到输料管8的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圆盘4的上表面至少设置有一条档杆401;档杆401的末端延伸至圆盘4的边缘上;档杆401的作用是使得圆盘4上表面的粒料沿档杆滑出,提高出料的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档杆401均沿圆盘4的径向方向延伸。在使用本技术时,把料从加料口倒入到高度较矮的圆筒内,第一电机驱动后通过转轴带动圆盘转动,使得圆筒内靠近圆盘表面的料搅动,防止在短管端口卡料,而且转动的圆盘使得圆盘上表面靠近边缘处的料有做离心运动,并且在凹形的位置往输料管方向甩出;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转动的螺旋杆把输料管内的料往更高的方向输送在出料管处排入到储料桶内;该结构中能够实现塑料粒从水平高度较低的位置向水平高度较高的位置输送,且通过持续转动的圆盘对粒料加速,防止卡料并且加快粒料进入到输料管的速度;档杆的作用是使得圆盘上表面的粒料沿档杆滑出,提高出料的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它包括有注塑机(13)和固定在注塑机(13)顶部的储料桶(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原料提升装置;所述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3)和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9);所述螺旋杆(9)与输料管(8)之间同轴设置;所述输料管(8)呈倾斜设置;所述输料管(8)的两端均呈密封状;所述输料管(8)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立柱(7);所述输料管(8)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杆(9)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上设置有出料管(11);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与通过出料管(11)与储料桶(12)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圆筒(3)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01);所述圆筒(3)上设置有筒盖(2);所述筒盖(2)密封在加料口(301)上;所述圆筒(3)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1);所述圆筒(3)的内部设置有圆盘(4)和转轴(5);所述圆盘(4)的直径等于圆筒(3)的内腔直径;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伸入到圆筒(3)的内部后与转轴(5)一端相固定连接;转轴(5)另一端固定在圆盘(4)的回转中心上;所述圆筒(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形(302);所述凹形(302)的内腔通过短管(6)与输料管(8)相接通;所述圆盘(4)的顶表面与凹形(302)的内底壁设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托架一次成型注塑机构,它包括有注塑机(13)和固定在注塑机(13)顶部的储料桶(1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原料提升装置;所述原料提升装置包括有圆筒(3)和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的内腔设置有螺旋杆(9);所述螺旋杆(9)与输料管(8)之间同轴设置;所述输料管(8)呈倾斜设置;所述输料管(8)的两端均呈密封状;所述输料管(8)的底部固定有若干根立柱(7);所述输料管(8)一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螺旋杆(9)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上设置有出料管(11);所述输料管(8)的管身与通过出料管(11)与储料桶(12)的内腔相接通;所述圆筒(3)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01);所述圆筒(3)上设置有筒盖(2);所述筒盖(2)密封在加料口(301)上;所述圆筒(3)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洋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